永祥粮机脱销疑团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关键字:永祥粮机,新申报稿,美亚光电
  • 发布时间:2014-05-17 13:37

  尽管公司在新申报稿中对此前媒体的诸多质疑作出了解释,但其产销数据仍难以自圆其说,此外,其存货相关指标也与同类的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异。

  2012年就已预披露、主营碾米机械的湖北永祥粮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祥粮机”)近日重新向证监会提交更新后的招股书申报稿(下称“新申报稿”)。

  此前曾有媒体质疑永祥粮机的生产销售数据,此次永祥粮机在新申报稿中做出回应,但《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研究后发现,相关数据仍存在难以解释的疑点。此外,其存货相关指标也与同类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异。

  连续多年脱销背后的秘密

  此前媒体曾报道,根据2012年7月16日披露的申报稿(下称“旧申报稿”),2009年至2011年,永祥粮机连续三年主营产品的销量超过产量,产销率分别为102.07%、104.03%、110.36%。

  媒体质疑称,永祥粮机2009年末的库存商品中,碾米机仅有296台,但2010年和2011年合计销量超过产量694台,数据无法匹配。

  在新申报稿中,永祥粮机新披露了2012年和2013年的产销数据,情况仍旧延续之前3年的供不应求趋势。

  在数据附注中,永祥粮机新增说明称,产销统计数据中的台数是按标准台进行过折算的,而且公司会从外部采购少量单机满足客户特定需要。

  上述说法似乎已经回应了此前媒体的质疑:一方面公司存在外购满足需求的情况,另一方面库存和产销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不能以未经折算为标准台的库存数量来推算产销缺口问题。

  不过新申报稿没有给出2012年和2013年标准台的单价和外购单机的金额。为此,《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根据申报稿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计算。

  由于产销数据中的标准台数量为单独销售的单机和成套设备中的单机之和,而新申报稿中给出了上述两类单机每年各自的销售数额(见新申报稿1-1-248),因而可以算出2012年和2013年标准台的单价分别为4.09万元和4.22万元。

  2012年和2013年,永祥粮机产量分别为5032台、5123台,销量分别为5145台、5274台,即2012年和2013年销量分别超出产量113台、151台。这意味着2012年和2013年的产销缺口为462.17万元、637.22万元。

  根据新申报稿介绍,永祥粮机主要单机产品包括清理去石设备、砻谷设备、谷糙分离设备、碾米机、大米整理设备、抛光设备等碾米机械单机,因此将库存商品中的上述细分类项相加(不包括配件,见新申报稿1-1-231),可由此得出2011年末和2012年末主要单机库存分别为1061.7万元和1792.35万元,若再加上库存商品中的“成套设备或组件”及“其他单机”,2011年末和2012年末的单机产成品库存分别达到1359.73万元和2169.47万元。

  疑问显而易见:2011年末1359.73万元的单机产成品库存,在弥补了2012年462.17万元的产销缺口后,理应剩下897.56万元的单机产成品,但2012年末的单机产成品库存居然高达2169.47万元,多出来的1271.91万元单机产成品显然不可能是自己生产的,唯一可能是从外部采购,而这与公司“从外部采购少量单机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解释明显不符。

  另外,从2012年永祥粮机的前十大供应商中可以发现,采购内容均为钢材和电机、铸件等零配件,没有单机,且对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1358.09万元,对第十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213万元。理论上的一种可能是,永祥粮机向多家单机厂商分别采购单机产成品,且每家采购金额都不超过213万元,无法列入前十大供应商之列。

  那么是否有可能是2012年外部采购的单机没有结转营业成本,导致相应的供应商没有出现在当年的前十大客户中呢?答案是否定的,新申报稿提供的2013年前十大供应商名单中,同样没有一家提供单机产品。

  按照上述测算方法,《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根据新旧申报稿提供的数据,统计了永祥粮机历年标准台单价、产销缺口、单机产成品库存,以及估算外购单机金额。

  按照表格数据,2010年至2013年四年间,永祥粮机累计应对外采购了价值4449.15万元的单机设备,该规模接近于2013年永祥粮机对前十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之和4499.34万元,属于相当显著水平,但永祥粮机在新旧申报稿中对此块采购均无任何具体说明。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就外购单机的供应商和采购成本多次向其证券部以电话、邮件方式提问,截至发稿时未收到答复。

  存货相关指标与同类上市公司差异较大2011年末、2012年末和2013年末,永祥粮机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6800.11万元、9172.39万元和9399.98万元,占同期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52.85%、47.82%和41.17%,占对应年度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4.07%、42.03%和39.67%。

  从存货构成看,2011年末、2012年末和2013年末,在产品占存货比例分别为54.86%、51.67%和48.05%,库存商品占存货比例分别为23.48%、29.68%和33.03%,原材料占存货比例分别为21.66%、18.65%和18.92%。

  对于存货数额较大这一问题,永祥粮机解释称,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单机和成套设备,单机产品从接受订单到产成品完工需经过多道工序,产品生产周期约为3个月,成套设备是多种单机产品的有机组合,同时客户定制化程度较高,生产周期较单机产品更长,因此生产单机的多种半成品和为生产成套产品而预留的各种单机产成品使得各期末存货余额较大。

  另外,永祥粮机还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产品在完成运输、客户验收等程序之前,无法从存货结转至营业成本,这种确认规则也使得那些实际上已经签单准备发货或在途的产品仍旧只能算作存货。

  尽管有上述解释,存货居高不下实在很难令人相信这是一家产品供不应求甚至脱销的公司。同行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以永祥粮机自己引作类比对象的上市公司美亚光电(002690.SZ)为例,后者的主要产品色选机和永祥粮机的碾米机属于同类相似产品。2011年末、2012年末和2013年末,美亚光电存货分别为7697.39万元、6744.96万元和8070.21万元,占对应年度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7.11%、13.02%和14.22%,明显低于永祥粮机30%-40%的水平。

  研究存货周转率,永祥粮机在新申报稿中给出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12次、1.72次和1.58次(见新申报稿1-1-244),明显低于美亚光电对应年份的2.87次、3.45次和3.35次。

  另根据美亚光电2013年年报,2012年和2013年其生产量分别为3597台、3540台,销售量分别为3420台、3461台,销量均低于产量且相差无几。此外,其2012年末和2013年末库存分别为226台和264台。

  本刊记者 王伟/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