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重新聚焦

  民生银行2013年的利润增速大幅放缓,不过同时,其主要战略板块即小微贷款、私人银行依然发展迅速且良好,所以,民生银行的未来看点依然是回归自己的传统业务,即专注于小微、民营、私人财富等的存贷业务。

  由于2013年三、四季度不断压缩同业业务,再加上之前的2012年,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在一些产能过剩领域较为激进的贷款所积累下来的不良贷款,两方因素叠加导致2013年民生银行的利润增速大幅度放缓。但是同时,公司的主要战略板块即小微贷款、私人银行依然发展迅速且良好,更为喜人的是,由小微贷款派生的个人存款开始大幅度增长,增速达到接近30%,增量居主要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首。

  自成立至今,民生银行经历了数次战略转型,现在,民生银行的未来看点依然是回归自己的传统业务,即专注于小微、民营、私人财富等的存贷业务。

  数次转型找定位

  2003-2007年的民生银行是依靠粗放的规模扩张获得超常规发展的。

  期间,民生银行总资产复合增长率为30.2%,在股份制银行中仅次于兴业银行(601166.SH);贷款复合增长率34.2%,在股份制银行中均处于第一;存款复合增长率29.4%,在股份制银行中也处于第一。这种依靠信贷规模超常规扩张的发展模式也造就了民生银行贷款占比高、风险资本权重高、资本消耗大的生息资产结构,2010年6月末,其生息资产中风险权重较大的贷款占比为60.1%,位居股份制银行第3位,与前两位的中信银行(601998.SH,01988.HK)、深发展(现更名平安银行)相差无几;其风险资产权重为69.6%,仅次于中信的70.0%。

  但从2006年开始,由于银行间同质化的竞争以及国有四大行的规模优势,以对公业务为主、高投入扩张的策略开始遇到瓶颈,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始终处于低位,出现了高成本收入比、低ROE、高资本消耗等财务特征。

  股份制银行先天具有无法和四大行媲美的零售弱势,所以,它们在发展初期基本上都选择了对公业务为主,民生银行的这一特征更加明显,2010年6月末,其存款有83.4%来源于对公客户,居股份制银行首位,零售存款占比为16.4%;贷款中对公贷款占比,由于商贷通业务的发展,虽有所下降也达到78.0%,位于股份制银行第4位,零售贷款占比为22.0%,其中按揭贷款占比为11.1%,位于股份制银行的末端,仅高于华夏银行(600015.SH)。

  民生银行的另一个经营特征就是与其高度市场化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密切相关的高投入的成本收入结构,其成本收入比一直显著高于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2009年民生银行人均薪酬费用达到37万元,人均总费用为68万元,网均费用达到4090万元,均居股份制银行首位,且远超其他股份制银行。与高费用投入相对应的是较高的产出,民生银行2009年人均贷款3500万元,人均存款4330万元,位居股份制银行第4位;网均贷款20.35亿元,网均存款25.99亿元,均位居股份制银行第1位。但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策略却体现为财务上的低效率,2009年人均净利润不到46万元,位居股份制银行第4位,网均净利润为2790万元,位居股份制银行首位,但如果剔除2009年处置海通证券股权的收益49.02亿元,这两个数值将会下降至28万元和1660万元,高成本收入比是影响民生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所以,从2006年这个银行业的景气度高峰开始,民生银行又进行战略转型。2009年下半年,民生银行将发展战略最终定位为: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而这一战略意图的实现主要依托两个因素:一个是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的改革,具体而言就是集中经营和后来的事业部制改革;另一个是产品的创新,主要是商贷通产品为其找到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零售业务蓝海。

  2006年到2010年是民生银行的转型阵痛磨合期和战略投入期,事业部改革和商贷通极大地提升了贷款议价能力,服务和客户结构的改善降低了存款成本,共同促进净息差的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迅速;经营效率的提高、收入快速增长都将促使成本收入比下行;多层次风险管理体系促进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对比民生银行和其他银行在2011-2012年的盈利能力数据,可以看出其变化。

  同业凑热闹

  2013年之前,同业业务虽然净利差比较微薄,但由于占用的资本消耗较低,成为各个股份制银行扩张杠杆的主要来源,兴业银行大举开拓,其他股份制银行纷纷跟随,增加了同业业务的配置,包括民生银行。

  年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2013年同业拆放的利息净支出为246亿元,是2012年的近3倍。2013年同业存放的付息率为4.89%,较上年同期的4.51%有所上涨,同业拆入的付息率则由2012年的3.99%降至3.8%,不过,民生银行同业拆入的余额仅为同业存放余额的3.5%左右,几乎可以忽略。另一方面,民生银行同业融出的收益率都出现下降,其中存放同业收益率由2012年的4.56%降至4.15%;拆放同业收益率由2012年的5.04%降至4.62%。付息率的增长及生息率的缩水,均令该行同业拆放业务净支出规模扩大。同时,也可以看到,同业业务这一块已经由2012年的微利转化为实际亏损。由于同业业务拖累,2013 年民生NIS和NIM分别为2.30%和 2.49%,同比均下降45个基点,降幅显著超出同行业。

  同业业务只能是银行根据短期内政策和利率的变化,进行资产配置的一种战术需求,而非长期的战略要求,低资本消耗在新的资本金政策下已经不能和过去相媲美,同时息差低而杠杆高,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到,民生银行的同业业务在2013年已经是亏损业务,是未来需要重点削减的资产配置类别。

  从相关数据来看,民生银行在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一季度已经开始收缩同业相关的配置。其中四季末总资产环比下降2.6%,主要由于买入返售资产下降拉低资产增速 3.2个百分点;总负债环比下降3.1%,主要由于同业存放和存款下降分别拉低负债增速2.4和1.1个百分点。

  核心业务依然运行平稳

  不过,在压缩同业业务的同时,民生银行在其重点的战略资产领域——即小微金融的发展,虽然2013年受到同业业务压缩的连带效应,但是依然运行的非常平稳,综合收益佳,不良率仍然处于低位,尤其是派生的存款增速是一大亮点。

  2013年年末,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047亿元,较年初增长 27.7%,金额增加878亿元,其中上半年增加 691亿元,三季度增加 189亿元,四季度下降2亿元。余额占比25.7%,较年初上升 2.8个百分点。同时,小微客户总数达到 190.4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 91.97%,2-4季度单季客户新增量均在20万以上,其中无贷商户卡客户122.02万户,增幅达 132.41%;“乐收银”装机量超过47万台,结算量超过3万亿元,以上数据显示存款沉淀进一步提升。

  在小微金融的带动下,2013年末其个人存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9.63%,增量居主要股份制银行之首。资产质量方面,小微贷款不良0.48%,仅较年初提高8个基点,资产质量较好。2014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050.25 亿元,较年初持平,占比 24.8%,较年初下降0.9个百分点。小微客户数 210.05万户,较年初增长 10.3%,个人存款余额5555.56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3%,占比为24.62%,比上年末提升0.82个百分点,依然显示了小微金融派生存款的良好增长趋势。另外,小区金融战略得到不断推进,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投入运营的社区支行及自助服务网点达3715家。

  民生银行的另一核心业务,私人银行客户数以及管理金融资产的增长依然迅速。

  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增速2012年为101.91%,2013年为37.39%,在2012年高增长的基数之上依然维持较高的增速;另一方面,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管理金融资产1919亿元,2012年增速为87.38%,2013年为49.76%,依然是在2012年高增速的基础上完成了较高的增长。

  综上所述,民生银行在2013年由于整体经济去杠杆化的需求,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极大地压缩已经实质性亏损的同业业务,导致了二次腾飞之后的调整期,但是由于引发民生银行二次腾飞的核心业务小微金融、私人银行等业务板块依然运行优异,未来只要民生银行重新聚焦,将精力放回核心业务,那么未来稳健的增长是可以预见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社区银行能够派生良好的存款和贷款、符合国家战略,加上与民生银行处于关联关系的中民投等新的关于存贷业务的增长点的出现,在目前低估值之下,民生银行依然值得期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刊特约作者 徐志/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