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未来狂想曲

  现实政策的高压背后,只因比特币不是人民币。可是机构投资者们相当看好比特币低成本的交易优势,便捷的汇兑让大佬们对遭遇非议的比特币开始痴迷,他们已经通过基金、信托等方式对比特币进行产业化设计。

  4月,中国央行的一纸内部通知,让整个比特币市场哀鸿一片。

  中国曾被认为是比特币的天堂:那里,有着全球最大的交易规模;那里,有着在线买卖的最大自由;那里,有着在线交易的最高收益。可惜的是,那段令人兴奋的时光已经远去了。在比特币中国,交易价格跌到了500美元左右,日均交易量还不到2000枚。“大部分投资人都已经离开了这个市场。”知名的比特币投资人李笑来面对媒体时显得很落寂。

  Mt.gox,一个曾在比特币世界如雷贯耳的名字:一度,它的价格就是比特币市场的风向标;一度,它的交易量占到了全球的七成以上。不幸的是,这个平台巨头在2014年2月宣布受到攻击,丢失了744400枚比特币,被迫关闭,随后市场出现其涉嫌诈骗的传闻。

  比特币到底怎么了?有媒体不久前还宣称找到了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的真人,比特币看起来却快消失了,想来既滑稽,又残酷,仿佛一个孩子第一眼见到生父是在自己的葬礼上。有趣的是,现实往往会发生戏剧般的变化,媒体发现的中本聪被证实并非比特币的创造者,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高潮迭起,银行机构开始研究比特币,风投资金开始青睐比特币。

  现实政策高压下的比特币,会不会就此止步?总体上看,这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预期的商业投资利润能否覆盖政策风险?能否通过创新解决政策设置的障碍?其次,广大的参与者的信心、热情在不断严苛的政策下还能保留多少?我们不妨对比特币的金融未来做个极粗略的浏览,“占卜”一下这个尚处于实验性质的新生儿的未来。

  只因为它不叫人民币

  如果,人民币支付不需要双方面对面进行,在任意时间、地点都可以完成,显然每个人都愿意接受。但是,面对一个天生具有这个优势的支付体系,人们却充满了怀疑,只因为它不叫人民币,而叫比特币。

  对于多数人来说,接受历史总是比接受一个全新的概念要容易一些。在太平洋上,有个很小的岛国,名叫雅浦。直到20世纪早期,岛上的居民仍旧使用巨大的石盘作为货币来支付。因为石盘太重了,人们从来不移动它,只通过口述来明确和转移它的所有权。使用石盘来支付,这么不靠谱的事情,竟然真实地发生了。

  相信,习惯用石盘支付的雅浦人,肯定觉得人民币支付是个怪事,就好像我们觉得比特币支付一样,这怎么可能?安全怎么保证?币值这么不稳定,谁要啊?

  比特币体系基于密码学和互联网,它的安全性是由加密技术和网络技术保证的,这一点本质上与传统银行支付体系并无区别。不同的是,比特币体系是开源的,它的安全性是全网保证的,而不是某家第三方机构。

  现阶段,比特币的币值的确谈不上稳定。不过,比特币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其币值稳定性自然不能与主权信用货币相比。何况,即使是被视为国际硬通货的美元,币值波动幅度也不小。20世纪90年代,贸易美元加权指数(trade-weighted dollar,即美元的外币价格)上涨了约50%,随后又下降了约30%;2008年下降了约20%。

  目前,相比于银行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比特币的市值不过70多亿美元,其价格很容易受到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人为操纵也相对容易。随着比特币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币值自然会逐渐趋于稳定。

  不少银行机构看好比特币支付的前景。据说,摩根大通已经申请了类似比特币体系的支付系统专利。瑞银集团也发布报告称,作为一项新的支付技术,比特币有很多好的特质值得银行机构学习。分布式的区块链提供了稳健、安全的客户资金存储模式,不对称加密技术保证了支付的快捷、低成本和安全。

  或者有一天,全球的银行会以分布式区块链的方式,组成一个基于某种共识的账户管理系统。这一转换可以基于既有的比特币技术和网络资源,不要求特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会带来高昂的成本。

  银行记录着所有的账户地址、历史交易及余额。客户掌握私钥,也可以授权银行掌握私钥。不论是使用私钥,还是其他的认证方法,客户可以实现安全支付。

  比特币的支付优势

  也许,未来的一天,传统银行会消失,货币存储和支付都将由专业机构完成。原来,在信用货币的世界里,人们把钱存在银行,至于银行把钱放在哪里,怎么保管,人们并不关心。比特币的世界里也可以一样。大多数人并不需要真正明白比特币钱包的安全保障机制,只要有类似Bitpay、Wallabit这样的支付机构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存储和支付服务就可以了。

  当下,风险资本争相流入比特币支付行业,可见其前景。除了Bitpay、Coinbase等两大行业巨头备受青睐之外,许多后起新秀也表现不俗。CryptexCard,是比特天使联合投资人新近成立的比特币支付公司,拥有全球首台遵守反洗钱规则(AML/KYC)的比特币ATM。支付服务商Gocoin获得了150万美元的天使融资。互联网金融服务商Circle推出比特币钱包业务,获得1700万美元的投资。新加坡比特币ATM生产商Tembusu获得23万美元的种子投资。

  当然,比特币支付的应用除了资本的支持外,还依赖使用者的数量。比如,接受比特币的商户少,则消费者使用比特币支付的积极性就比较低;使用比特币的消费者少,则商户接受的动力就比较小。所以,即使比特币支付的技术完全没有障碍,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如何使公众建立信心。

  比特币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对利润率低,或者是小额支付的行业具有较大吸引力,比如电商。比特币支付模式下,各地的电商都将面对全球的消费者,根据电商提供的地址,消费者可以方便地支付任何数额的货款。即使在第三方机构支付的模式下,比如Bitpay、Coinbase,也被Ebay看做是Paypal的有力竞争对手。

  尽管Paypal支持全球26种货币的支付,但其中存在汇率成本。另外,Paypal向商户收取平均约2%的交易费用,小于12美元的小额支付成本可能更高,小于1美元的支付根本不可行。但是,比特币支付下没有数额门槛,1美元以下的微型支付也可以轻松地实现,比如购买各种App,而且即时到账。

  比特币对于跨境支付也有显著优势,现钞支付会日益发达。银行跨境支付需至少两个工作日,比特币支付几乎是实时到账;银行支付需提供收款人国别、地址、名称、行号、账号等诸多信息,且需要本人实地办理,比特币支付只需要知道地址就能在互联网上完成;除了汇率成本外,银行、速汇公司还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电报费、转汇费等,比特币支付只存在很少的手续费。

  在比特币的社区里,你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文字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打赏:13veEsrUfy3siZyTcriQU7UVukUxLkdjWB”。后面这34位的字符串就是比特币账号。你可以任意为自己的特定收入或支付生成一个唯一的账号。这种阅读后的支付,类似捐赠、赞助或者说自愿的消费后付款。这种现象在传统货币体系中基本看不到,为什么却在比特币圈子中普遍存在?

  有人归结于比特币社区的参与者素质、爱心与相互支持等等。但是,这解释不通:这些人也生活在传统货币体系下,你列上一个银行账号,能收到像比特币账号那样有爱心的结果么?这或许应该归结于个人持有的比特币账户数量可以接近无穷大这样的特点。

  现实中,每个持币人都可以拥有任意多个账号,这种灵活性远非传统银行账号能比。这一特点,对收付双方的财务管理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果有基金会设立比特币账户,接受比特币捐赠,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流向都将清晰可见。如果公司、政府也接受比特币支付,将奖励、补贴资金通过比特币体系发放,那么,其拨付进度、金额、流向都能实现透明、可控。比特币社区的独特文化现象似乎暗示,类似知识产权类的商品的销售,比特币能够带来更有效率的全新商业模式。

  未来的交易狂想曲

  目前,持有比特币的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将其兑换成主权信用货币。现实中,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市场门槛不高,竞争激烈,卷入破产、犯罪等负面新闻的为数不少,政府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比特币甚至因此被带上了投机、洗钱、诈骗、贩毒的帽子,这些好像并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到底,交易平台之路能走多远呢?

  有观点认为,汇兑只是比特币发展早期的市场需求。如同在美国,使用美元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汇兑;在中国,使用人民币是很正常的,也不需要汇兑;未来的比特币世界里,使用比特币也很正常,自然不需要汇兑。那么,提供单纯汇兑服务的交易平台哪里来的市场空间呢?

  不过,以上的观点看起来有些过于乐观,毕竟现实距离比特币的世界还很遥远。但是,逻辑上讲,交易平台之路也行之不远。政府管理比特币,总是以交易平台为抓手,还很有效,美国如此,中国也是如此。如此监管态势下,传统撮合成交的交易平台必然会出现分化,一部分逐渐消失,一部分逐渐转型,成为做市商。

  通过市场信息判断,做市商提供双向连续报价,能够缩短交易等待时间,提高市场活跃度。同时,市场出现短期失衡时,做市商能削峰填谷,及时稳定市场价格。这一转变将有利于增强市场流动性、维持价格稳定、提高交易效率。

  总担心比特币不够用、币值不够稳定的人们,也许还没想到,比特币的世界里也有基金、股票,未来也可能出现比特币债券、期货等衍生产品。这意味着比特币的流动性、风险对冲和价格发现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温克莱沃斯兄弟管理的资本公司已经向美国证监会申请设立比特币信托基金,这份申请如获得通过,个人投资者将可以通过ETF持有比特币头寸。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著名投资集团堡垒(FIG)或将联手其他合伙人建立自己的比特币信托基金,规模可能超过美国股权交易公司Second Market拟于2014年9月份推出的比特币信托基金。

  首家比特币对冲基金在马耳他成立,将为比特币的机构投资者打开大门。当然,这些衍生品设计中,比特币类似于艺术品,只是投资标的,并不是真正的比特币金融。

  但是,早于在基金领域的探索,比特币的股票交易已经开始了,Global Bitcoin Stock Exchange、btct.co、BitFunder都是曾经的行业翘楚。尽管由于监管限制,比特币股票交易所的运行时间都不长,最终也都宣布关停,但毕竟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据媒体报道,类似于现实中的股票交易所,曾经的BitFunder挂牌交易着约40余家比特币公司的股票,通过注册账户,人们可以用比特币买卖这些股票,有关公司的基本信息、股价变动情况都能够清楚地查询。

  有了丰富的金融产品,信贷融资将顺理成章地出现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只是会与传统融资有些不同。

  区别于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在比特币世界里,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将大幅上升。除了股票、债券等市场外,P2P借贷、众筹融资、衍生品销售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也将蓬勃发展,既能降低融资成本、为资金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也能分散金融风险。现阶段的比特币汇兑平台可以转型为做市商,通过向借贷双方提供信息、资信评估、担保赔付等服务,完成资金融通。

  英国众筹协会的负责人Dixon支持了10家比特币创业公司在众筹融资平台上线。Dixon表示:“在过去,向并不富裕的人推销项目是违法的,可能会面临7年的监禁。不仅如此,如果要获得FCA的牌照,还需要付出35000英镑。现在,历史上第一次,英国支持全球最民主的市场融资结构,不论什么类型的投资人,都可以合法地在任何一家公司拥有股份。” 基于比特币支付体系,衍生品销售的互联网模式将使得资金募集更加便利,市场参与更加广泛,规模效应也更为明显。

  相对于传统金融“垒大户”的信贷偏好,小微融资、创意融资等市场缺口将得以填补。

  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用比特币表达对文章、创意、实验、音乐、电影等任何事物的欣赏,且不说这种融资模式前所未有,单就价值评估、权利归属、资金管理等传统金融中难以解决的障碍,都将迎刃而解。信贷资金不会再一味地争抢抵押物覆盖率高、集团规模大、资金流充足的大型企业。成长期的小型企业、无形资产占比高的创意产业,也能获得信贷资金,发行债券、股票。由此,将带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也将随之逐渐缓解。

  本刊特约作者 张原白/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