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状态,简生活

  • 来源:精品家居
  • 关键字:餐厅,素食
  • 发布时间:2014-06-29 14:17

  本案摘要

  项目:上海福和慧健康素食餐厅

  地址:上海市愚园路1037号

  面积:750平方米

  主要材料:黑色大理石、黑色地砖、涂料、织物、胡桃木饰面、UV印刷夹膜玻璃等

  逻辑平面,情感剖面

  从街道上看,餐厅的外立面通过精心设计的窗洞、背后的灯光配以外凸的隔板,在一小片竹林的掩衬之下若隐若现。对室内而言,这些位置和尺寸经由窗户,也成了向外观赏竹林院落和梧桐街区的取景框。穿过院子可以看见主入口背后的人行通廊,作为室外通往餐厅的过渡空间,它依次连接了疏散楼梯、前台、客用电梯和端头一层餐饮区的大门。幽静的通廊传达出静逸深远的第一印象,而它与东侧餐饮区之间的少许半透隔断,为客人在步行的过程中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空间景观。从整体空间布局上,通廊将餐厅清晰地划分为服务空间(东侧的餐饮区域)和公共空间(西侧的走道、垂直交通空间、卫生间等)这两个主体部分,通过穿插、交叠而衍生出大小各异的厅廊,使餐厅布局更为合理的同时,又丰富了空间的尺度感和多样性。

  如果说平面是展示了空间在功能上组织的逻辑性,那么剖面则传递出更多空间设计的情感体验。透过纵向的观察,不难发现除了电梯和疏散楼梯等垂直空间外,餐厅的南北中心区域设置了一道与通廊交错贯穿的天井,配以变化丰富的木格栅作为背景,天井从视觉上将一、二、三层联系成一个整体。室内每层的顶面和立面以白色为基调,采用适当的镂空图案让空间界面在宁静和丰富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天光至上而下,明暗变化的气韵在各层空间中轻轻萦绕,塑造出一种柔和的韵律感,也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书院气息,悠远意境

  曾有哲人说过,空间是可以驻留休憩的,它因限定而生,限定的不是空间的边界,而是万物生长、情感交融的场所。素餐厅的空间承载了更多的书院气息,仿佛静心养性、吐故纳新的休憩地方,在这里品用素食更像是人们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身心处于繁重、束缚之下的一种释然,一种回归本真的轻盈和闲适。

  餐厅的一层餐饮区是相对高大而开阔的空间,布置有可供10多人同时使用的大型开放式餐桌,如同一个端庄正气的厅堂。二层散座餐饮区内采用了实木的隔断和栅板,使空间在自由而开放的同时,营造出更多的书香气韵。三层以原有柱网为轴线,靠窗的两侧采用独立的小包间,形式,并通过一个回廊进行串联。利用轻纱般质感的半透玻璃隔断与实木柜体隔墙、推门之间的对比,让每个小空间都呈现出明暗交叠、若即若离的悠远和空灵。

  静逸空间,关注内心

  轻松安静的休憩不仅仅是为了平衡城市生活的繁重和浮躁,而应该是生活真实存在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素餐厅没有显性的标示,没有清规戒律般的局限,“素”的状态是更多的包容,是对“多”与“繁”的理性制约和收敛。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空间灯光的处理上。通过严格控制人工照明的方式和数量,在有限的部位恰到好处地设置点光源,让人工光和自然光在不同的时段相互交融,创造出静逸和轻盈的感觉,同时也维持了室内白色顶面的完整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地面的处理方式:看似如同青砖交错的地面实际是采用了现代同质砖,经过切片后纵列码砌的方法,兼顾了地面实际耐磨防滑的功能要求和传统青砖地面的真实质感。这一系列处理手法和工艺细节,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追求极致的设计态度。餐厅空间无论是整体意境的营造还是节点方式的取舍上,也都表达了设计师对素食独到的理解:“素”体现在慎密的梳理、细致的取舍、悉心的演绎上。“素”空间更多是对人的感受和内心的尊重以及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关注。

  客人行至于此,三五知己畅叙友情,灯火阑珊细品美食,涉园寻趣怡然自得。体验青黛地面的厚重、白素墙壁的空灵、实木格栅的温暖、半透隔断的轻盈,在对比和融合中相映成趣,唤起了几分被遗忘的书院氛围和自然禅宗气息。

  策划_华石 设计_撰文_吕永中设计事务所 摄影_吴永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