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镇扩权”还是“撤镇设市”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城镇化,强镇扩权,撤镇设市
  • 发布时间:2014-08-05 08:08

  突破省市县三级政府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与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体系,成为社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除了特大型城市的种种弊端令人困扰之外,小型城镇所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也日趋突出。一些小型城镇逐步具备成为城市的基本条件,但由于相应的行政权力不配套,这些小城镇仍然以乡镇模式进行管理,导致其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

  在探索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队伍中,浙江一直走在前列。不久前,浙江省政府出台被称为“强镇扩权”新政的《浙江省强镇扩权改革指导意见》,该省此前划定的200个中心镇将被赋予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县级管理权限。同时,强镇的落户制度全面放开,进城农民将继续保留土地承包权等权益。新政的出台,再度引起舆论关于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之路的议论。

  通过对相关关键词检索发现,有关该条政策的报道最早可追溯至6月22日,当日由中国新闻网发布消息《综述:浙江“强镇扩权”走新城镇化道路》。随后,7月9日,嘉兴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当地按照上述新政开展“强镇扩权”工作。中国新闻网于当日再次发布新闻《农民进城保留土地承包权 浙江强镇走新城镇化道路》。

  舆情监测显示,6月22日及7月9日的两则新闻并未引起舆论过多关注。直至7月21日,纸媒《浙江日报》刊登文章《培育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我省深化强镇扩权改革》,该报道及其相应的政策解读文章《破除小城市“成长烦恼”》被浙江当地门户网站浙江都市网上传至网络,并得到新浪、网易、新华网等多个大型门户网站转载。

  由上述分析可看出,与普通新闻事件传播形式不同,此次舆论传播过程中,网媒在舆论场中的传播能力表现不佳,反而是传统纸媒成为该新闻得以传播的重要推手。由此也可推断,对于这类持续时间较长、政策性较强的新闻,传统纸媒的权威性在舆论传播中作用依然明显,具备网媒难以比拟的优势。

  对于“强镇扩权”政策的作用,公众给予了比较积极的评价,大多数舆论认为,“强镇扩权”将有利于进一步调整理顺市县镇三级政府的权责关系,有利于提高镇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突破省市县三级政府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与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体系,成为社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也有部分评论结合目前一些小城镇试点扩权政策的现状,指出该政策在现实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更加谨慎地执行。“‘强镇扩权’首当其冲的就是放权不合理,放权的内容还值得商榷:一是试点镇需要的部分权限并没有下放,二是有的权限下放了,但缺乏配套措施,使得权限行使起来难度较大。”

  “简单地由县级政府放权给特大镇,难以形成稳定的制度激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特大镇发展自主权问题。激发特大镇的发展活力,根本之道在‘撤镇设市’。”另有一些研究人员进一步表示,“强镇扩权”并不是小城镇行政体系改革的唯一出路,针对这一问题,尚有其他方案可供小城镇的管理者选择。

  文/杨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