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 考验地方执政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舆情,考验,执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28 10:32
本报记者 何源
4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以其勇敢的政府信息公开位居能力排行榜首位,而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因政府应对存在重大缺陷而垫底,并被给予红色警告。
在汹涌澎湃的民主力量中,基层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的前沿阵地。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2009年的中国社会舆情分析显示,在2009年的网络热点事件中,有近一半的原发帖始于市级以下基层网站。“公权力及公权力行使者对公民维权行为的冲突日益激烈,与民意贴得最近的基层正成为网络舆情的释放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网络舆情正在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第一季度的能力排行榜显示出这样的信号——地方政府卷入网络监督已无可避免,而它们对于网络舆情的态度正在悄然分化。
地方应对 两极分化
与去年多数地方政府对网络热点事件保持缄默不同,今年第一季度的网络舆情排行榜显示出,不论是接受红色警告还是处于蓝色安全,各地方政府都做到了在第一时间内回应网络舆情。这较以往是一个进步,也说明网络监督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不可回避的敏感区。然而,是把这个“敏感区”当成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契机,还是看成随时都会引爆的“地雷阵”,不同基层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今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令人寻味的是,白庙乡开支“全裸”后,有3个区级部门主动到白庙乡退还了总金额达1308元的招待费。
同样是在3月,《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记者王克勤的系列报道---“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称山西近百名儿童的死亡、病残,疑与接种了曾暴露在高温下的疫苗有关。尽管5天后山西省政府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但发布会进行不过10多分钟就在记者的大声抗议中草草收场。“疫苗事件中有无贪污等行为?调查如何?”被百名记者层层“围堵”的政府官员们惊慌失措,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波汗如雨下。
一边是勇敢地信息公开,一边是惊恐地落慌而逃。面对网络舆情,不同的地方政府采取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做法。更值得思考的是,位于能力排行榜前几名的地方政府均为地市级,甚至是村级政府,比如河南睢县县委公开承认“茶杯门”事件,并对因为办公桌上的一杯水而肆意拘留村民的乡长蒋友军给予撤职处分;相反地,思想本应更为开明的一级城市甚至是省级政府在面对网络质疑时,却采取回避甚至是抵抗的态度。
尽管已经有像白庙乡这样的地方政府变被动为主动,利用网络舆情开展监督,但是,从排行榜公布的第一季度十大网络事件来看,像白庙乡这样处于“蓝色安全”级别的地方政府仅此一例,处于“橙色三级警报”的网络事件则多达4件,更有“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和山西疫苗两起事件得到了最高级红色警报。总体来说,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仍处于被动。
基层涌现“明星官员”
与以往不同,此次排行榜首次推出了“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江苏常州环保局局长周斌成为“明星官员”。
2009年7月12日,江苏常州网友“认真”在常州中吴网、化龙巷等论坛发帖称该市环保局长不作为,必须引咎辞职。2010年3月11日,常州市环保局通过网络发帖对网友“认真”发动“人肉搜索”。3月15日,“认真”来到了常州市环保局,环保局长周斌向他送上了该市首笔2000元“网络监督奖”,以此感谢他对常州环保工作的监督。
“周斌局长的‘闻过则喜’树立了一个好的例子,当‘批评有奖’不再成为新闻和个案时,才能真正有一个和谐的网络议政环境。”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副秘书长单学刚这样评价。
曾经有专家评价,2009年网络民主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涌现了一批参政议政的网络草根。而从2009年年底到2010年,基层不断涌现的“明星官员”正成为网络舆情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网瘾厅长”闻名的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早在去年云南“躲猫猫”事件中,新官上任的伍皓就从网上报名的500多个人中选派15位民间调查代表组成“舆论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到看守所察访“真相”,并公布“调查报告”。“躲猫猫”事件成为2009年十大“网事”中惟一得网友到正面评价的事件。
2010年,伍皓又成为国内首位实名开微博的厅级官员,“把自己放在阳光下”,公私分明,但凡是公事,都用“微博云南”的账号发帖;但凡是私事,就用“云南伍皓”的账号发帖。“一个自信的政治家或者公务员,是最容得批评的。”新华社记者出身的伍皓已经成为极具个人魅力又倍受争议的“微博明星”。
从伍皓到周斌,正如网络草根风行一样,“明星官员”是政府不断深入介入网络舆情的必然产物。不可否认,这些“明星官员”为网络民主带来了清新的风气,但是,江西“民生博客”短短半年的兴衰史也说明,如果只是把网络舆情当成“个人秀”而不是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明星官员”也必然只是转瞬即逝的流星。
图注:最终依据各项表现综合所得总分,得出蓝、黄、橙、红四色级别,警报程度相应由低到高。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