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发布VS 2010 主攻云计算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微软,发布,主攻,云计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28 10:39
本报记者 李响
“今天我们在全球发布Visual Studio2010,这是一个系列的活动,很高兴中国是全球发布的第一站。”4月12日,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北京宣布微软正式推出全球最受欢迎的开发工具之一Visual Studio 2010。
张亚勤认为,未来是云计算的时代,而云计算并不是孤立的服务器或网络,而是要强调云和端的互动,更佳强调多元化的终端和数据的整合。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工具去开发应用,使得各种不同的应用都可以兼容。而Visual Studio 2010最重要的亮点就是支持云计算的服务。”张亚勤表示,Visual Studio2010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基于Windows Azure开发更多的应用,在丰富微软云计算平台的时候创造更多的商业机遇,迎接云计算时代的更多挑战,使云计算架构迈向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增强特性 让编程更完美
根据微软统计的数字,Visual Studio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开发工具,目前全球有近400多万个软件开发者都在使用Visual Studio。而在中国的150万开发者中,Visual Studio的使用率高达87%。因此,Visual Studio面向所有用户提供了一系列改进功能。
据微软大中华区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谢恩伟介绍,Visual Studio 2010与之前的Visual Studio 2008相比,最突出特性,就在于它支持如今最热门的“云计算”服务。
Visual Studio 2010的开发功能将支持开发者基于微软云操作系统Windows Azure开发更多应用,不断丰富微软云计算平台。“Visual Studio 2010将为开发者提供新的应用软件开发场景、新的应用软件商业模式,让开发者用熟悉的编译语言、开发工具和编译流程,在不同的场景上面做到完美的部署。”而Visual Studio还支持移动与嵌入式装置开发,为“三屏一云”的完美落地带来更多机遇。
其次,Visual Studio 2010前瞻性地引入了当前最热门的敏捷开发方法,大大提高了团队竞争力,并将开发者的工作精力实现最佳分配。升级后的软件测试功能及工具则为软件提供了更严格的审查,为软件质量严格把关。
此外, Visual Studio 2010支持最新 C++ 标准,增强 IDE,切实提高程序员开发效率;还可以与Windows 7、Silverlight 4以及Office SharePoint Server实现无缝协作,并发挥多核并行运算威力,创建美感与效能并重的新一代软件。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中国)总经理潘正磊告诉记者,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有超过100位工程师参与了Visual Studio 2010核心模块的设计,包括在.NET Framework 4.0中为Windows Forms架构设计运行时和设计时的新功能;对SharePoint、Silverlight、WPF、WCF、WF等多个平台提供更多工具支持;C++编译和链接工具、并行开发工具中的调试器和性能探视器;全新的UML建模工作组件、模型浏览器和建模工程等。是该事业部成立以来参与过的最大开发项目。
押宝云计算
据了解,3月初,在微软内部的高层会议上,微软CEO鲍尔默层明确表示,微软的未来都押在云计算上,微软将把90%的资源都来发展这项事业,目标成为云计算时代的领导厂商。而在中国,张亚勤透露,微软中国将投入5亿美元,支持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微软还会推出更多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产品和服务。
对此,谢恩伟表示,为了迎接云计算的时代到来,微软在市场策略上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首先,在收费模式上,云计算时代,微软过去使用的“许可证模式”将不再适用。一方面,在微软新一代云平台Windows Azure上,微软将采取“按需收费”的方式,按照用户实际使用的计算能力收取费用;另一方面,微软还将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合作,采用第三方托管厂商打手的“租赁模式”。
同时,微软在继续与芯片、独立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传统合作伙伴保持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将大力开拓新的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存储、数据中心提供商等硬件厂商,以及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托管企业等。
“我们必须和本地厂商有更多合作。”谢恩伟强调。据他透露,目前,微软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与华为和曙光展开合作。
“观察历史,微软用了两年让IE浏览器成为市场主流,用了3年在HPC领域成为领导厂商。也就是说,微软只要有决心,就能发挥很大能量。而现在,微软在云计算上的投入比以前都多,决心也更足。”谢恩伟因此,信心十足,“现在,只是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