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测评须对号入座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人才,测评,工具
  • 发布时间:2014-08-22 10:25

  目前,人才测评工具种类繁多,各种测验量表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企业人才测评到底该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呢?笔者认为,当以应用为导向,以测评目的、岗位需求、人才选拔、工具特点为出发点,选择适用的人才测评工具,以发挥测评工具的最佳效能,达到人尽其用的最终目标。

  摸清测评工具特点

  每种测评工具都有其适用性与侧重点。笔者对部分测评工具的特点与局限进行了归纳:

  笔试工具,是最传统的一种测评方式,常用于初期人员筛选,尤其是在候选人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轮笔试,将明显不符合要求者筛除,留下基本素质和潜能较高者,减少后期工作量,并使测评更具针对性。

  特点:效度高,操作简便。

  局限:仅限于对个人学习能力的测量,不能对人际沟通、团队管理、执行力等素质进行测量。

  心理测验工具,从测验内容上可分为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工作动机测验、职业兴趣测验、情绪智商测验等几大类,多用于规模化的测评。

  特点:相对客观、标准,可以考察人才的深层次素质。

  局限:对场地要求较高,通常需要计算机和网络;测验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而非判断标准。

  面试工具,是最常用的一种测评方法,常用的有行为化面试和情景化面试。

  评价中心工具(Assessment Center,简称“AC”)是一种包含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管理游戏测评等多种测评方法和技术的综合测评系统。对被测者未来在目标岗位的工作表现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测效度位居所有测评方法之首。其中,公文筐测验更被认为“评价中心”中应用最广、最为有效的一种测评形式。

  特点:方法多样、全面,针对性强;高度情景模拟,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可靠性。

  局限:公文筐、管理游戏测评等工具题本开发和阅卷难度大,耗时长,成本较高。

  360度评估反馈,又称多源反馈调查技术,是由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工作关系的人对被评价者进行匿名评价,通过对多次评价结果的跟踪和记录,帮助被评价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促进成长。

  特点:多角度和多视角,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局限:易受组织文化、评估问卷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客观性受限。

  根据测评目的选择工具

  根据不同的测评目的,测评可分为配置性测评、选拔性测评、考核性测评、发展性测评、诊断性测评五类,每种测评都有其侧重点、理论假设和适用条件。企业在选择测评工具时,要弄清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实现哪些功能,据此选择适宜的测评工具。

  配置性测评,也叫任职测评,有明确的目标岗位。

  社会招聘、内部竞聘、岗位晋升测评均可纳入此范畴。

  关注点:被测评者的知识、技能、能力,及个性、动机是否与岗位特点、企业文化匹配。

  测评目的:实现人岗匹配。

  适用工具:在线素质测评(人格测验、动机测验)、行为化面试等工具。

  选拔性测评,它没有明确的目标岗位,大批量的校园招聘、后备人才选拔均属此类。往往由于被测人数较多,对测评的精度要求不太高,一般采用群体互动式的测评方法。

  关注点:候选人的潜力而非现实工作能力。

  测评目的:实现人与组织匹配。

  适用工具:在线素质测评、笔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工具。

  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年终考评、任期内测评属于此类。它涉及素质表现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总结性的测评,要求所作的评定结论有据可查、充分全面。

  关注点:职业素养、工作态度、行为(管理)风格等“非能力”指标。

  测评目的:考察被测评者是否具备某些素质及该素质程度的深浅。

  适用工具:通常采用多维行为反馈技术(360度评估反馈)、述职答辩等方法。

  发展性测评,注重全面考察被测评者的能力,识别其长处和短板,人才素质盘点、培训需求诊断、职业发展测评等均属此类。

  关注点:能通过培训、辅导、带教等方式获得提升的能力,如基础工作能力、管理能力、领导力等。

  测评目的:通过全面了解被测者的能力特点,为后续的培训与发展工作提供指引。

  适用工具:360度评估反馈、结构化面试、评价中心,以及管理游戏、培训式测评等创新工具。

  诊断性测评,要求测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测评内容或十分精细,或全面广泛。其测评结果一般不公开,只供经营决策层参考。

  测评目的: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适用工具:通常采用评价中心、多维行为反馈、结构化面试等测评工具。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一次测评需兼顾多个测评目的的情况,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最好抓住其中最主要的测评目的来设计测评工具。

  在上述五类测评目的中,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后备人才选拔等是最常见的测评形式,可根据其特点、要求选择适当的测评工具。

  根据测评对象选择工具

  不同岗位测评对象具有不同特点,相应地,对其测评的关注点和所采用的工具也不同。

  首先,按照岗位类别,可分为管理类岗位和非管理类岗位。其中,处于管理岗位的测评对象,不同层级具有不同能力要求,对其采用的测评工具也有所区别:

  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层、公司经营班子),处于金字塔顶端,管理整个企业或多个部门,工作千头万绪,他们更加关注全局性和长远性问题。

  关注点:经营意识、战略思维、决策能力、领导风格等。

  适用工具:公文筐、角色扮演、行为化面试、领导风格测验等工具。

  中层管理人员(部门总监、经理、主任等),是企业的中坚力量,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作用,工作中既要关注全局,又要重视细节。

  关注点:识人用人、团队激励、人际关系建立、组织协调、系统思维、个性特征等。

  适用工具:公文筐、案例分析、行为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行为风格测验等。

  基层管理人员(科长、主管、班组长),既是个人贡献者,又是管理者,注重工作细节和短期性问题。

  关注点:沟通协调、执行推进等能力。

  适用工具:专业知识测试、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个性测验等工具。

  对于非管理类岗位的测评对象,也要根据其岗位、工作内容和性质,选用适合的测评工具:

  职能类岗位(行政、人力资源、财务),具有一定的管理性质。

  关注点:沟通协调、系统思维、大局意识、团队合作、执行推动等素质。

  适用工具:案例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个性测验等工具。

  营销类岗位(销售、市场、品牌、售后服务),常与人打交道,有业绩压力,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关注点:与人际沟通相关的能力,如灵活性、自信心、抗压能力等。

  适用工具:压力面试、情景面试、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讨论、个性测验等工具。

  技术研发类岗位(IT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与事物打交道较多。

  关注点: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适用工具:智力测试、行为化面试、案例分析、个性测验等工具。

  技能类岗位(生产操作工人、劳务人员),多与机器和工具打交道,工作环境艰苦,需要一定体力,吃苦耐劳。

  关注点: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操作技能、情绪稳定性、责任心、主动性等。

  适用工具:行为化面试、心理健康测验、专业面试、现场实操等测评方法。

  除了岗位类别的影响外,参评人数、人员年龄、学历等也是选择测评工具须考虑的因素。如被测者年龄较大,应尽量选择不太复杂的测评工具;若被测者较年轻,则应选择人性化、趣味性的测评工具。在人数较多或对时间和成本有较高要求时,通常采用规模化的测评工具,如在线素质测评、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

  根据测评效果组合使用工具

  通常情况下,进行测评时不会只选择一种工具,不同测评工具需搭配使用,力求获得高效度的测评结果。测评工具之间的组合应坚持以下原则:

  针对性与互补性兼顾

  不同测评指标需要有针对性的测评工具来测量,比如无领导小组讨论,用于测量“沟通能力”较为合适,而用于考察“创新能力”却不太适宜。另外,在进行工具组合时,应尽可能涵盖多种测评技术,如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公文筐结合,既可以考察与人际沟通相关的能力,又可以考察与事相关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综合地对被测评者进行评价。

  效率性与准确性并重

  不同测评工具,其测评时间也有很大差异。总体而言,测评时间不宜过长,采用工具不宜过多,一般每次测评的工具不超过5种。过多的测评形式和内容会加重被测评者负担,导致测评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其真实能力。

  主观性与客观性结合

  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等需要评委做出主观评价的,为主观性测评工具;笔试、心理测验等基本不需要或较少掺杂评委主观评价的,称为客观性测评工具。在实践中,主观性测评工具与客观性测评工具兼用,得出的测评结果往往更全面、准确。

  在人才测评领域,不要期待“一种工具一统天下”的奇迹出现,事实上,十全十美的测评工具并不存在。对于企业而言,多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和掌握各种测评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能用好1-2种适合自身需要的测评工具,如此,才能使测评工具充分发挥效用。

  文/曾双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