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感

  好造型是一种空气感——这是著名的杂货与时尚造型师罔尾美代子说的。在为杂志做服装造型的时候,她会有意无意地将杂货、服装与空间很恰当地融合在一起:“在为一件衣服造型的时候,我考虑的不是衣服这个东西本身,而是穿这件衣服的人会吃什么东西、拿什么样的杯子、睡在什么样的床上……这样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整体,呈现出一种空气感。”我在罔尾位于镰仓的杂货店Long Track Food采访时,她着一身质朴的水洗牛仔蓝衬衫,沏茶吃点心,一物一食都是简单而又日常的,人在桌旁边坐下,很自然地与桌上的杯盘器物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关系,安静、舒服、彼此无扰,我想,这就是她所说的“空气感”吧。

  空气感是一种气味,不冲突,不做作,是一种漫不经心的准确性,这是日本人生活中的日常,非常随意却又有着强烈的一体性。空气感来自于日常使用之物的设计,罔尾说,她喜欢那种没什么设计、整体来说干净简单的东西,那种可以在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的具有long life气质的物品,这些物品的非排他性,是营造空气感的一个重要基础。

  审美体系的一致性,以及个体对于美学观念的培养,决定了在东京很容易在一家店内遇到那种明显的空气感,特别是个性化的小店,这是为什么有时候哪怕什么购物计划都没有,但是走走逛逛那些隐藏在街区角落的小店,就可以学习和体会到各种关于美的理解和表达。那种看似精心设计的细节和气氛,往往以一种非设计的自然性呈现出来。设计变成了非设计,这真是一种高明的手段。所以空气感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其实就是一种好设计。

  东京知名的家具与生活用品品牌Actus两年前出过一本书叫作《123人の家》,介绍了123个公司员工的家,以室内装修与装饰的图片为主,厚达700多页,最近这本书刚出了新一辑,新加入了31位Actus员工家的拍摄(包括5名搬过家的员工新家),以及55位Actus客人的家,还有一本Actus style book,厚达1000多页。我喜欢这个有趣的家居拍摄项目,它所呈现的不是那种非常精美的、经过特别造型的空间,而是那种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地方,可是你在这些普通人的家里,可以看到那种因为审美体系一致性所产生的“空气感”,那种真切舒适的生活状态,在家居物件的搭配上,他们是得心应手、信手拈来的。当然,另一方面来看,资源的发达为各种空间的“造型”和“设计”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除了像Actus这样的家具、家品公司,也有MUJI、LOFT、Tokyu Hands这样种类繁多的国民杂货店,而各种个人经营的生活杂货就更是不计其数。

  各种手工职人(日本人称之为作家)的创作,又为这种个人生活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另一种个性化的选择。我所熟识的陶艺作家井山三希子,她的创作状态就非常具有那种空气感。居住在东京乡下地区八王子的三希子,楼上用来居住,楼下是放置着电窑的工作室,所有的陶艺作品都是她一个人在那个工作室里完成。以食器为主要的创作方向,三希子希望自己所有的陶器可以随意使用于各种食物,“它是能够很日常使用的,不局限于用在特定的什么地方,就像虽然我不制作食器以外的东西,但有的朋友会用茶壶来做花瓶,用茶杯来装零食,它们都能很自然地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刻意而为的“功能设计”,正是让每件器物都能无干扰性地适用于各种地方,与环境、物体相处平安,顺理成章地营造出空气感。

  而同样重要的一点,就是2 0年来三希子的作品都只有黑白两个颜色,虽然她说这是受当时川久保玲为主的时尚界潮流风尚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食器在我眼中其实是道具、工具而已,它是为了衬托食物本身,所以最好不能有颜色和花哨的东西。我对于用颜色来做食器,是有抵抗心理。小时候妈妈很会做饭,我所有吃的东西都记得,但用了什么东西盛的都不记得了,这样也是很好的,因为食物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被用于日常的使用,正是日本数万手工艺人非常一致性的职业内容,他们不是因为艺术的关系而存在,这是他们能长久传承的重要基石,而所有为日常而设计的东西,确实是要在使用之中才能很好地被赋予生命力,参与到空气感的生活构建中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