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营企业接班人问题一直是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更何况是这家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关于华为接班人的讨论永远都是社会热点,因为接班人迟迟不能定下来,外界一直猜测不止。
继承人之争:立储之难
对于一手开创华为今日局面的任正非来说,在接班人的问题上,自己的确是面临一个选择,是否起用自己的子女接替自己的事业一直是个悬疑。
2012年底,华为以派发125亿元人民币、人均约8.33万元的年终奖震惊中国,羡煞无数其他企业员工。
但125亿元年终奖不是重点,在华为2012年度业绩预告媒体见面会上,华为的第二代——任正非之女孟晚舟被推到了台前。
孟晚舟是任正非与前妻的女儿,任正非离婚后,孟晚舟就改随母亲的姓。孟晚舟曾撰写文章回忆小时候的情景:“父母响应党的号召,在深圳艰苦工作。他们住在漏雨的环境里,深圳是多雨地区,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四面透风的屋子里,隔壁邻居说话都能听见。”
孟晚舟1992年大学毕业,最初是在建设银行工作,一年后,由于银行整合,撤销了一个网点,所以就来到了华为。孟晚舟称,自己一开始的工作的确就是外界传言的“电话接线员”,后来又做过秘书,负责打字、制作产品目录、安排展览会务等,“是华为早年仅有的三个秘书之一”。但“虎父无犬女”,孟晚舟历任公司国际会计部总监、香港华为财务总监、账务管理部总裁、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一直到今天的华为CFO,掌握其财政大权,给华为的家族化色彩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曾有报道称,在华为员工眼中,孟晚舟待人随和,毫无老板女儿的架子。在她担任前台的那段时间里,员工们没事时都很喜欢和她聊天。
此外,孟晚舟的思维方式颇具国际化视野。在一些项目上,她坚持拒绝IBM这样的咨询顾问公司像服务其他本土公司那样为华为配置中国顾问,而是要求专业的外籍顾问直接指导华为员工。
当然,孟晚舟并不是唯一的接班人候选者。中国自古以来“子承父业”的观念,自然把任正非的儿子任平推到了风口浪尖。
对于种种传闻和猜测,任正非回应称:“华为有近7万的员工,他们将集体决定公司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一个人决定这个事怎么做呢?华为从创立那一天起,确立的路线就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
严苛待子
任正非有三段婚姻,发妻是孟军,育有一女孟晚舟,一子任平,后两任都是任的秘书,据传还有一女。而任平(传有三个名字:孟平、任孟平、任平),是任唯一的儿子。
任正非对这个唯一的儿子家教甚严。1994年任正非把他送到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习。1997年,当任正非了解到任平经常借用华为合肥办事处的车辆时,他严厉地斥责了当地的华为办事处,并要求绝不允许此类现象再次发生。虽然掌管着一个巨大的企业,但任正非每年都会与老师交流,了解儿子的学习情况,并要求所有老师严加管教。
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任平并没有进入华为,而是在广州创业,创办了一家工程公司。后来,任平进入了华为,并先后在市场部、采购部、中试部等多个部门工作。
任平继承了父亲的霸气。有一次,他在电话里大声地跟任正非说:“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考试我有一门课考了60分。”他曾推荐一个朋友到华为某项目组工作,却被拒绝,他于是拍着桌子大骂李一男。
当年任正非忙于工作,只好将儿子任平交给手下郑宝用看管。任平很调皮,经常闯祸。每当劝说无效的时候,脾气火爆的郑宝用丝毫不拿自己当外人,会对任平皮带“伺候”。
华为接班之谜
任正非在2013年3月的持股员工代表大会上斩钉截铁地说:“我的家族成员永远不会接班。”这成为华为接班的又一大谜题。
任正非说公司不是他个人的,因此接班人不是他说了算,而是大家说了算。他一直认为外界神化了他,其实不是这样:“创业之初,我自视自己能力不行,才选择了任人唯贤。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早些年公司就被历史淘汰了。现在公司这么大了,不会再倒回去选择用人唯亲。由于公司是集体领导,许多成功的事,大家不知道帽子该戴在谁的头上,就摁到了我的头上了。其实我头上戴的是一顶草帽。”
“华为今天的轮值CEO运行得很好,不见得明天的轮值董事会主席就运作不好。华为的董事会并不完全代表资本方,也代表着劳动方。前面的25年的成功,华为平衡发展得很好,不见得未来20年就找不到更好的发展平衡方案。华为这三五年将努力推动行政改革,三五年后,华为会推动治理结构及运作方式的改革。改革太快了,容易撕裂了艰难建立起来的管理。有了沟壑,行进会更加不顺利,欲速而不达。大量的资本流入,会使华为盲目多元化,而失速。”
关于华为,社会上广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20多年前,在兰州用背包带,背着小交换机,坐火车到各县区推广的是任正非的亲人;在西乡工厂做过半年包装工,穿着裤衩,光着上身钉包装箱,后来又在四川装机搬运货物,损伤了腰椎的是任正非的亲人;临产前两三天还在上班,产后半月就恢复上班的是任正非的亲人……
“华为的接班人,除了视野、品格、意志要求之外,还要具备对价值评价的高瞻远瞩和驾驭商业生态环境的能力。华为的接班人,要具有全球市场格局的视野,交易、服务目标执行的能力;以及对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而且不故步自封。”任正非说这些能力他的家人都不具备,因此,他们永远不会进入接班人序列。
过去10多年之中,华为的股权已经变得极其分散。2013年年初任正非个人持有华为的股份仅为1.4%,这似乎也表明“子承父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正非以1.4%的股权达到绝对的治权,靠的是其在华为积累下来的领袖魅力,这一魅力为创业者所独有,柳传志、张瑞敏莫不如是。退一步讲,即使华为家族成员接班在股权问题上不存在障碍,但是任正非的领袖魅力如何传承给后来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