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军刀,可谓是二战捧红的品牌。
从上世纪初,美国钢铁工业兴起以来,美国的刀具制造商就一直热衷于制造豪华的折叠刀具,但是这种刀具,大多只有一个刀刃,工艺虽然越来越精巧,但是功能确实极其有限,这就给了外观简洁、功能强大的瑞士军刀可乘之机。
其实在二战以前,瑞士军刀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到了二战末期,一个决定瑞士军刀前程的决定诞生了,生产军刀的维氏公司开始通过美军福利社向二战中的美国大兵发售他们的军官刀,这样美国大兵顿时便成为瑞士军刀的活广告。
因此二战结束之后,也就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瑞士军刀就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世界上各地的经销商频频告急,而生产瑞士军刀的施维茨山谷却传来令人失望的回音:“对不起,没货,请耐心等待。”他们就是不扩大生产力。
如今,两家正宗的瑞士军刀生产商仍然没有打算将军刀部分生产转移到别国。而这两家分别是1884年建在瑞士中部阿尔卑斯山下的维氏公司和在瑞士德勒蒙特成立于1893年的威戈企业。
细看他们各自生产的瑞士军刀,大同小异,在商标上的区别是:维氏公司是盾牌中嵌瑞士十字国徽,而威戈是圆角正方形中嵌十字,另外在其主刀下端都分别刻有各自的名称Victorinox Switzerland及Wenger Delemont Switzerland,没这些刻字的绝对不是正宗的瑞士军刀。
而在设计上,瑞士军刀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从长度(刀柄)大小上一般都有三种规格,以维氏军刀为例,分别是5.8厘米、9.1厘米及11.1厘米左右的小、中、大三种。小号刀在组合功能上适合女性、少年,和钥匙链别在一起随身携带,多用于家居生活,如“童子军”、“迷你冠军”等。中号刀由于其适中的长度,既可以作为常用工具带到野外旅行,也是家居生活及工作的好帮手。如“经典型”、“董事长”等。而大号刀一般是握手型的刀柄,手感舒适,是野外旅行、登山探险及一些工作的好帮手,如“猎手”、“工作冠军”等型号。
除了大小设计的区别外,瑞士军刀主要针对不同用途及使用组合了上百种型号,有针对野外旅行、探险登山的“露营者”、“攀登者”、“登山家”等等,有适合钓鱼的“垂钓之王”、“渔夫”等;有适合驾车者的“爱车一族”、“工匠”等;有专门为经理们设计的“经理”、“老板”刀等甚至还有专为左撇子设计的适用刀型等等。
至于瑞士军刀的价格,自然不低。一把正宗的瑞士军刀的价格至少在100元人民币以上,而一把30多种功能的“瑞士冠军”至少在300元以上,但如果世人一旦想到,这是一种可以受用一生的商品,也许便不会觉得价格背离了价值。
尽管在常人来看,瑞士军刀价格不菲,但根据目前的统计,在全球刀具产业中,瑞士军刀所占的市场份额是四分之三,仅在美国就占到四分之一的份额。甚至在一些国家,平均每个人能拥有七把瑞士军刀。
更值得称道的是,瑞士外交官和军方高级官员经常向他们所访问的东道国赠送瑞士军刀,而且瑞士军刀对飞行员有种特别的吸引力。
1960年,美国U2侦察机飞行员弗朗西斯在前苏联上空被击落后,俄国人把他身上所有的物品公之于众,其中就有著名的小红瑞士军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也曾预订“瑞士军刀”作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的标准装备。
如今,瑞士军刀已经不仅仅是人们想象中的刀具,而是一种多元化的象征,企业也需要像“瑞士军刀”一样多样化的人才,才能进一步向着“瑞士军刀”式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