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红利”:企业如何闻之起舞?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信用,企业,食品安全
  • 发布时间:2014-09-04 13:18

  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基石,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完善,由诚信红利所释放的效应将不止10万亿元,甚至达到20万亿元

  2014年7月30日,麦当劳北京朝阳区常营店内顾客寥寥,几位客户在无聊地喝着饮品,门口那位爆炸头麦叔叔也布满了灰尘。受上海福喜原料“臭肉门”事件影响,全国的麦当劳餐厅都暂停销售了汉堡等产品。

  公众的反应首先是惊愕,在地沟油泛滥的现实情况下,消费者转寻信用“稍好”的洋快餐,但这次大面积爆发的原料失信事件却使人们伤心不已。麦当劳目前可以看到的损失是,原本乐观的全年销售计划将泡汤,后续消费者的戒备心能否消除,麦当劳掌门人自己都没信心。

  无独有偶,8月中旬,地球人都知道的小米手机又摊上了麻烦事。据台湾媒体报道,小米手机未经用户同意上传用户数据,存在泄露个人隐私风险。此消息一出,即引发小米手机用户恐慌。而此后不久,类似消息又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曝出。这让雷军苦心经营的“饥饿营销”大打折扣。

  这只是企业遭遇信用危机的冰山一角,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商品造假、违规用工等问题使得公众对企业信用愈发没有信心--近日由《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2014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企业信用成为继政府信用、人际信用之后的第三大信用忧虑,而在2013年的调查中,企业信用忧虑仅排在第八位。

  “目前整个国家经济处于下行阶段,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 应收账款持续上升,企业经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企业整体信用风险在加大,这就使得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信用风险频发。”商务部研究院信用与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韩家平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表示。

  而由企业失信所带来的代价也触目惊心--“目前我国每年因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学术不端、食品安全事故等大量不诚信问题,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不久前对媒体表示。

  为失信买单,成为如今很多企业主的无奈之举,当他们发现失信的代价远大于当时追逐的蝇头小利时,直叹“亏大了!”然而这场“失算”的交易阴影往往会伴随企业一生。

  李嘉诚为什么睡不着?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未说真话”。

  85岁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因为担心三件事情而睡不着,其中一件就是因为当下的信任缺失。

  在今年6月26日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李嘉诚以“无心睡眠”为题作了毕业致辞,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忧心,人与人之间欠缺互信;信任是凝聚理性社会一个重要的环节,当它未能成为润泽社会的‘正能量’,当大家总觉得一切在变味,对一切存疑,认为公平公正公义被腐蚀时,政经生态均会走向恶性循环的大滑坡;构建社会信任--是民族最好的无形资产。”

  也正因此,李嘉诚的私人基金“维港投资”,在7月份将巨额资金投向了一家成立于西班牙的“个人信誉网站”--Traity,该网希望透过数据分析,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信誉护照”,证明其本人“信得过”。 其创办人Juan Cartagena表示,“我们希望能建立一个信誉标准,创造一个互信的世界”。

  这让人想起了淘宝网。

  200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立了业务跨越C2C(个人对个人)和B2C(商家对个人)的淘宝网。此后11年里,淘宝网经历了神话般的增长。截至2013年,淘宝网已经拥有5亿的注册用户数,占据了中国C2C电子商务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作家余华,而不是别的商业评论者,在一篇文章里说:“在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里,淘宝网能够迅速壮大的根本原因是马云在2004年创立了支付宝。”

  在余华看来,支付宝有效地解决了网上购物的信用问题之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社会正在失去信用。

  每天,在淘宝上活跃的用户超过6000万,足不出户就可拥有全世界,他们不相信网的对面是一条狗,而相信网的对面是一个诚实的人。每分钟这里就会售出4.8万件商品,从内衣到狗粮,从冰箱到水泥,你想要的大部分东西都会在这里买到。

  阿里巴巴人统计称,每天这里在线商品数超过8亿件,马云的商业王国正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得到差评的人会想尽各种办法讨好或者威胁买家,得到好评的商家更容易让后来者直接下单,这一切皆有赖于“诚信”二字。

  “黑名单”能否刹住失信风

  “在中国,企业没发展起来的时候永远是利润第一,诚信是企业壮大起来后的事情,也许这么说会得罪一些企业家,但这就是现实。”内蒙古信用商会会长、内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张文清在接受《小康》采访时坦言。

  任静(化名)是江苏某美容连锁店的负责人,从当年怀揣极其有限的创业资金,到如今在全国拥有20多家门店,任静的经历总被朋友津津乐道,不过任静本人并不热衷讲述创业史,因为在她心里,总有一根拔不去的刺。

  早期因为资金不足,任静买不起正品高价的品牌美容产品,她原本想着走中低端客户路线节省创业资金--进一些本土美容产品为客户服务,然而同行告诉她,不走“高端”路线,美容店利润太低,根本不足以支付不菲的门店费。利欲熏心下,任静选择和同行一样,从批发市场进了一大批假冒品牌美容产品,高额的利润让她迅速回笼了创业资金。可就在这时候,几个客户因为脸部严重过敏将她告到了消费者协会,协商之后任静支付了全部医药费,从那以后店里的生意冷清了好多。痛定思痛下,任静扔掉了全部假冒产品。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生气的莫过于买到“赝品”--花了正品的钱,还要承担赝品带来的人身伤害,“2014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是消费者最不能容忍的企业失信行为,其次为“质量欺诈、发布虚假信息、泄露客户资料”等,受访者认为“医药行业、食品行业”最不值得信任。

  在很多人看来,企业频频造假失信源于“失信圈”--为了使双方都得益,制假者与售假者可谓狼狈为奸,制假者不但送货上门,而且还采用先供货后收款的赊销方式,或保证补偿售假者因售假行为而被处罚的损失,而目前的法律体系对造假企业很难有“威慑力”--一点小罚后,失信企业照样“东山再起”。

  “如果每个企业都非常注重自己的信用,假冒伪劣产品将会因无人供给而消失。”张文清说。

  即使目前法律层面无法让失信企业“一败涂地”,来自社会层面的惩罚已经让失信企业胆战心惊--沈阳市日前首次向社会发布诚信“红黑榜”,建筑、环保、食品药品行业的112家企业和17名自然人留下了失信污点。因诚实守信而上“红榜”的企业有65家。法院也向社会公布了1868名俗称“老赖”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这些进入黑榜的失信企业和失信者将在出入境、办理贷款、担任企业高管、高消费等方面受到限制。其中,触犯法律的还将受到拘留、移送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的惩戒。

  实际上,各地用黑榜将失信企业昭告天下的形式已蔚然成风,济南建立红黑榜,公布510家涉旅企业信用情况;重庆建立了黑名单惩戒违约制度,市民可登录法院网站查询老赖名单。

  在很多企业家看来,上了黑名单的后果远比经济惩罚更可怕,对于众多求资若渴的中小企业主来说,上了黑名单就意味着资金链断裂,这很有可能会损失一笔大的订单,也会使员工工资支付出现困难,导致又在劳工处挂上黑名单,而最大的损失是,消费者“绝情”而去,在此次《小康》调查中,75%的受访者表示遇到企业严重的失信行为,首先会选择将企业列入黑名单,不与其合作,或不购买该企业产品,其次会向有关部门举报。

  “企业群体失信,会导致交易成本迅速上升,长久下去,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章政对《小康》表示。

  信用红利:外资企业凭啥抢头名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少数失信者因政策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受到制裁,而导致全社会去承担失信者造成的信任成本。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基石,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完善,由诚信红利所释放的效应将不止10万亿元,甚至达到20万亿元,这一大笔红利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再一次腾飞,这就是信任产生的赊销经济。”张文清表示。

  但是,当张文清一次次地向企业主们解释信用红利的概念时,很多人却不以为然地反问:“红利,在哪?我怎么看不见?”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认为,如今国内企业有两大红利正当时,一是创新红利,但另一个信用红利大家只看到了暂时“成本”。“信用的价值一定会越来越贵,谁愿意提前付出有效成本,红利必定滚滚来。”刘东华曾经对媒体表示。

  在很多人看来,很多外企就已经享受到“信用红利”--在此次《小康》的调查中,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最受受访者信赖的企业,其余依次为中央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而私营企业排名较靠后。

  章政分析说,早期进入中国的外商企业多来自信用体系健全国家,这些企业为了商业战略考虑大多诚信经营,主动合规中国法律,所以它留给国人的印象还是比较有信用,这很值得国内企业学习,但这并不表明外企一点问题都没有。

  前述麦当劳的信用危机就充分暴露了外企在信用建设中的不足,实际上此前肯德基、必胜客均有过失信劣迹--2005年,因“苏丹红事件”,肯德基的招牌“新奥尔良烤翅”曾下架数日;2009年,肯德基被曝在煎炸油中添加的“滤油粉”可能对健康有害;2011年,肯德基更是相继出现“黄金蟹斗”疑似使用臭鱼肉的“蟹斗门”事件、纯豆浆使用豆浆粉冲调的“豆浆门”事件,以及煎炸油多日不换的“用油门”事件。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外企因为早期诚信经营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这种“信用金牌”曾经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大获“红利”,而一旦外企出现了失信现象,消费者会更加难以接受,曾经的“红利”一瞬间就变成了“代价”。

  当消费者对外资品牌的狂热逐渐降温时,一些诚信有实力的自主品牌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在此次《小康》调查中,红旗汽车和去年一样,荣登国人“最信赖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榜首--作为国产品牌头牌,国人对红旗轿车有着割舍不掉的民族情结,近年来,红旗轿车也经历了艰难的品牌转型和复兴,但红旗人始终坚守品牌诚信,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在售后服务上恪守诺言,如今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汽车品牌上,不再一味“崇洋媚外”--红旗、奇瑞、长城、比亚迪纷纷得到了国人的青睐。

  “在没有付出诚信成本前当然看不到信用红利,只有主动为诚信买单,才能享受到丰厚的红利回报,企业家千万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当然,这是社会信用健全的结果。”张文清说。

  “政”“商”合力释放信用红利

  “重罚,必须要对企业不诚信问题‘零容忍’,加大处罚力度,政府也要加大监督力度”,这是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为企业提高诚信水平开出的首要药方。

  “政府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建立企业信用调查评级制度、对守信者奖励失信者惩罚的机制等,提高中小企业的商誉、信用意识,管制和约束中小企业的行为。”章政表示。

  其实政府层面也在对失信企业下“狠刀”--湖北省年内将制定并实施《湖北省建筑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企业市场准入和清出,信用状况将会直接决定企业生死。住建部已印发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全国统一的数据库管理办法,要求在明年年底之前,各省份都要建立企业、人员、工程项目三大数据库,实现全国信息共享,目的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陕西则建立了医药企业“一户一档”制度,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基础数据库,并制定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不良行为记录标准、信用记录评价方法,动态更新各类企业信用档案,确保记录的信用信息规范、准确、完整和及时,让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处在阳光监管下。

  值得关注的是,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要求即时公布股东出资、股权变更等信用信息,有关部门要对公示信息进行抽查。设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对不按时公示或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采取信用约束措施,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企业年检制改为报告制后,将在政府内部建立相关的惩罚机制,如工商、税务、金融等建立联网制度,对一些弄虚作假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甚至使其倾家荡产。

  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及企业主呼吁,政府在大力发布企业“黑榜”的同时也要着力推进“红榜”建设,国内有些城市已经行动起来--政府主动宣传和报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减少或者免除日常监督检查和跟踪检查。对守信企业办理行政审批、审核、贷款、科研立项、外贸、商标注册等各种证明和备案手续,参与招标投标,争取技改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便利和支持,建立长效保护和激励机制。

  张文清则表示,企业信用建设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企业本身,对于企业主来说,首先要建立“诚信品牌”的理念,不要把诚信建设当做一件很功利的事。“过去无人愿意在诚信上付出成本,未来付出后将获得诚信红利。”张文清对《小康》说。

  文|《小康》记者 谈乐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