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小慎微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经济,货币政策,A股
  • 发布时间:2014-09-09 07:57

  从近期经济数据与政府行为而来看,过去1-2个月市场行情的几大逻辑可能正在趋于弱化。

  反弹逻辑之一“经济企稳”被证伪。先看与工业相关的发电情况,中旬发电增速降至-7.9%,下旬发电耗煤增速从中旬的-26.7%继续降至-31%,8月发电增速负增长可确定。再看市场关心的地产销售,8月主要21城市地产销量同比上周降幅虽有收窄,但降幅仍高达18%。这些都显示出现了经济仍有极大下行风险。

  本轮反弹的另一条重要逻辑“货币政策全面放水”被极大地削弱。对支农再贷款定向降息,是央行把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由数量转向价格,可实施的重要一步,却并没能背离“只托不举”的定向结构性政策框架,且就短期而言,其影响可忽略。以此而论,市场此前期待的全面放松,虽不能说被证伪,但可说是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之前,我们并不认为会全面放松,往后看,美国加息预期增强,叠加国内始于8月的通胀上行,及稳增长压力因去年四季度经济基数较小而言减小。全面放松(降准、降息)的掣肘在增大,或是动机在减弱,概率越来越小。

  那市场关注的海外资金入场呢?这或许有点随机性,就好比市场至今也没有找到“外资流入规模放量为何出现在7月最后两周”的信服原因。但我们始终认为前两条反弹逻辑才是最基础的。而就近期EPFR数据而言,流入A股、中概股和港股的资金从历史的高位回落。

  展望后市,因经济动能趋弱,中微观数字变得难看,“只托不举”的政策难以大的调整,我们整体上依然保持谨慎。

  改革相关主题仍值得关注,近期的传媒、军工已因改革显示出了一鸣惊人之势。预计市场对中微观难看的数字有所反应之后,10月份焦点将全面转向体制改革。

  文/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 魏凤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