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药业需要改革吗?

  海正药业(600267)主要从事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销售,产品治疗领域涉及抗肿瘤、心血管系统、抗感染、抗寄生虫、内分泌调节、免疫抑制、抗抑郁等。2014年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47.73亿,增长11.69%,净利润1.70亿,增长5.69%,扣除非经常损益净利润1.50亿,增长0.6%,EPS0.20元,符合预期。其中第二季度实现收入24.66亿,增长9.25%,净利润9402万,增长9.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8605万,增长8.53%。

  公司销售毛利此涨彼跌

  公司自产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2.68%,较去年同期下降4.93%,主要系公司抗肿瘤药、心血管药和内分泌药销售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抗肿瘤药收入3.78亿元,下降22.65%;心血管药收入1.4亿元,下降26.98%,内分泌药收入1.2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7.23%,公司的解释主要因为是原料药销量下降所致。由此也可以看出,原料药周期性太强,且受制于人,转型显得尤为重要。

  医药销售板块实现销售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22.94%,其中子公司海正辉瑞实现销售收入23.6亿元,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8%、13.18%。上海百盈营收4340万,净利润524万,保持高增长。

  医药生产和医药销售毛利率分别上升0.11和0.75个百分点。上半年三项费用率26.77%,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14.45%,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0.5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公司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4元,高于每股收益,经营性现金流尚可。

  研发水平与研发管理不一致

  半年报表示公司继续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投入,稳步推进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公司现有4个一类新药处于临床阶段。目前公司大分子药物已有单克隆抗体药物(包括ADC和双价抗体)、重组蛋白、重组多肽、重组因子、重组疫苗等五大门类的20多个在研产品,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品梯队。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授权159项,PCT专利申请44项;报告期内公司申报了11项发明专利,获得了9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国际PCT专利申请6项。这样看来,公司的研发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专利硕果累累。

  虽然海正药业海正的研发水平确是国内一流的,但从研发的质量来看,公司管理是不合格的,研发的产品最终带来有效利润的比例太低了。国企的背景导致公司在各方面管理不尽如人意,往往为了研发而研发,根本无视市场的销售,很多产品虽然好,但或是没有花力气投入销售,或是市场需求小,根本不赚钱。

  改革势在必行

  所以改革对海正来说显得极其重要,不论是体制的改革,制剂的转型,还是和辉瑞合资发展销售,不过转型必然有压力和困难,目前海正背上了重重的包袱,负债率很高,现金紧张,同时大量的建工程结转进一步削减利润,增发还会进一步摊薄股东的利益。面对转型的压力,笔者认为海正需要精简产品线,把一些不赚钱的产品砍掉。

  也正是因为对海正转型困难的预期,海正股价一直低迷,机构不断撤离。这时候买入海正需要很大的勇气,事实上任何困境反转股的投资都需要勇气,要拿出做风投的准备,海正就像拉开的弓,没有回头的箭,一旦失败,或万劫不复,一旦熬过去,则海阔天空。

  海正符合困境反转公司的部分特征:表面一看一大堆问题,很多缺点,但同时有一个优点,就是资源禀赋;从财务指标来看,毛利率很高但是净利润比较低,同时往往按PE估值都较贵。

  海正转型的关键是管理层一定要明确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研发效率。和辉瑞合作是最大的看点,海正最需要就是学习辉瑞的销售能力,这是公司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型的重要一步,这也是未来看多的重要逻辑。

  目前公司聘请了跨国战略咨询公司为其营销改革出谋划策,初步确立了以海正辉瑞主攻医院学术营销及省销售公司负责招商模式的销售双平台。百盈未来将逐步整合以上两个平台。从中报不难看出转型初见成效,销售队伍削繁去冗,费用占比明显降低。

  十大股东退多增少

  最后,十大股东方面,只有一个分红基金加仓,其他基金以退出为主,其中社保603曾在2012年重仓海正,但从2013年开始连续减持,至上一季度仍有500万股,如今彻底退出十大股东,不出意外全部清仓了。不过,一名叫林奇的自然人自2013年底进入十大股东来一直在加仓,十分显眼。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每一个季度基金都在大幅撤离海正,股东人数从2013年初的18000户到2014年3月底的34000户,二季度股东人数小幅减少。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公司2014年度经营目标为:主营业务收入10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47亿,同比分别增长25%和15%。2014年上半年公司实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70亿元,分别达成年度目标的44.58%、48.88%。随着下半年新产能投入,全年业绩估计无问题。

  另外,白骅还在中期业绩报告会上首次提出“大健康”战略,其产品结构与天士力的布局颇为相似,包括“一杯水”、“一杯茶”、“一杯酒”、“一盒药”及“一个健康方案”。不过,他并未透露该战略具体的实施方案。

  海正辉瑞的负责人表示,未来的战略规划之一的“龙项目”,计划未来五年海正辉瑞主打市场将会是人口从10~100万不等的三线至五线城市市场,目标是到2018年,这一市场的销售业绩占到公司总销售的50%。

  另外,根据销售业绩规划,2015年公司将有甲强龙、特治星等两个10亿级产品、艾达生等三个5亿级产品、以及瑞易宁等10个2亿级产品。除了目前海正辉瑞在售的产品之外,辉瑞制药未来有意将更多产品注入公司,但他并未透露具体产品名称和时间表。(雪球ID:价值at风险)。

  雪球财经 供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