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每天贴墙站10分钟/掩耳可缓解头晕 等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低头族,掩耳,头晕
  • 发布时间:2014-10-14 14:18

  低头族每天贴墙站10分钟

  不正确的姿势是造成肩颈酸痛的主要原因,何为“低头族”?“低头族”就是长时间低头玩手机、iPad等的人群。由于长期低头使用电子产品,不只会影响视力,还会让颈椎过度前弯,导致肩颈酸痛,甚至出现手麻、脚麻等情况。

  因此,建议使用台式电脑时,坐姿要端正;使用平板电脑时,最好采取平视角度。同一个姿势不要维持超过40分钟,适度起身转换动作,可以降低肩颈的酸痛感。每天贴墙站10~15分钟,这是简易的自我修复方式。做法是:头部、肩部、臀部、小腿及脚后跟都紧贴于墙上,并且缩下巴,让一整天紧绷的肌肉得以放松。

  (摘自《联合报》 文/王慧瑛)

  掩耳可缓解头晕

  中老年人一不小心风邪入脑或虚火上攻,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等现象。明朝道士冷谦在《修龄要指》中指出,静坐、掩耳可去“头旋”。

  “治之须静坐,升身闭息,以两手掩耳,折头五七次。存想元神,逆上泥丸,以逐其邪,自然风邪散去。”这就是说,防治上述症状,要静坐,挺身闭息,用两手掌掩住两耳,向左右各转头35次。接着意守丹田,意想气从丹田上升至大脑,停留片刻后,抬头呼气,邪气便会自然散去。

  进一步延伸,头晕目眩、头痛、中风等症状,其病机皆可由外感内伤所致。尤其是中风,实则外感邪气、闭阻经脉,虚则肝肾阴亏,虚火上炎,邪中经络。此类病症,眩晕是其主要表现之一,皆可练习上述功法来祛风定眩。练习时,做到存神守意,精神专一。神气入脑,元气充盈,就能驱逐邪气。

  (摘自《快乐老人报》文/郑红斌)

  突然心慌先憋气10秒

  有的老年朋友会出现心慌、心跳加快的症状,一般会持续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去医院检查时,症状却消失了。如果伴有胸闷、胸痛等症状,还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不少人因此而焦虑。

  出现这种症状时,有可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所致,可以先进行自诊。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是突然发生,突然中止,就像被开关控制一样。不发作的时候,和正常人一样,没有异常。发作时,除了心慌,还伴有胸闷、胸痛、出冷汗等症状,有人会觉得脖子两侧有明显的跳动感。没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此时可以先深吸一口气,憋住10秒钟左右,发作有可能停止,症状也会好转。

  2.发作的时候,要自行测量脉搏,脉搏如果跳得特别快(一般每分钟在150~200次左右,少数患者超过200次),但整齐有规律,多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脉搏如果很快,而且很乱、不整齐,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可能是房颤。

  一般来说,在医院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即可确诊,如果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偶尔发作且时间短,可不必治疗。如果为器质性心脏病,要进行药物、手术(比如射频消融)等治疗。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文/刘玉红)

  常拉耳朵 养生防病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人体的每一个器官和部位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代表点——穴位。经常按摩耳朵,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对预防和缓解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以及耳聋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是:

  按摩耳轮:双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下拉耳垂: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手法由轻到重,每次15~20下。

  推摩耳根: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上拉耳廓:用右手绕过头部拉住左耳廓上沿向上拉20次,再用左手以同样的方法拉右耳廓20次。

  按摩耳朵时动作要轻柔,以不感觉疼痛、耳廓发红发热为限,每次3~5分钟。清晨起床和晚上睡前各做1次,长期坚持,可见效果。但耳部有慢性炎症、皮炎、冻疮等疾病时不要按摩。

  (摘自《南京日报》文/胡可)

  忍喷嚏伤耳朵

  打个喷嚏,人们会顿时有种轻松感,但在一些公共场合尤其是重要场合,很多人会为了避免不礼貌而强行压制住自己的喷嚏。

  殊不知捏着鼻子或者是强忍着喷嚏不打出来,对人体是有害而无利的。事实上,喷嚏本身是人的应激性自然反应,当鼻腔中吸入异物或受到刺激时,或因为感冒导致鼻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加时,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喷嚏。通过打喷嚏,人体可以将大量细菌与异物排出体外,保持呼吸道畅通。有研究发现,打喷嚏还能缓解人的情绪,使心情变得更舒畅。

  人的咽部与中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叫“咽鼓管”的管道,由软骨部与骨部两部分所组成,起着平衡中耳与外界压力的作用。但它质地较脆弱,打喷嚏时如果捏鼻、捂嘴,会使咽部压力升高,对“咽鼓管”造成损伤,也容易将细菌由咽鼓管驱向中耳鼓室,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等严重后果。此外,压制喷嚏不仅起不到排毒保持呼吸畅通等作用,还有可能引发鼻出血、鼻窦炎等,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鼻骨断裂,或造成听觉器官受到感染甚至失聪。

  (摘自《饮食与健康》文/郭兮恒)

  懒人养生法

  抓脊 脊柱周围的穴位很多,不管是抓还是拍都有好处,有些老人在公园里以背撞树,取的就是这个原理。在家里,夫妻可以相互做。我的懒办法是,睡觉前相向而卧,互相拍拍后背,几分钟就可。再有就是用脚,看电视时,仰在沙发上,老公坐在脚头位置,用脚掌拍其后背、肩、颈,既可以舒舒服服看电视,还锻炼了腿部肌肉,更是把所有怨气都从脚掌上发了出去。在床上的话,还可以一坐一侧卧,用脚背去拍。

  搓脚心 搓脚心也是很不错的养生之道,用手搓比较麻烦,懒人的办法是,躺到床上后,用一只脚的后跟去搓另一只的脚心,既方便,力量也比手大得多。

  (摘自《大众健康》文/沈长洪)

  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一招:摇头摆尾

  1.缓慢屈膝半蹲成马步,两掌扶于膝盖上方,目视前方。

  2.身体重心右移,上体向右倾,随之俯身,眼睛看右脚。随之,身体重心左移,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这时颈部、尾椎有对拉伸长的感觉。

  3.头向后摇,髋关节向前旋绕,头和髋旋绕的方向相反。然后,恢复到开始时的姿势,再做另一侧。

  做此练习时,摇头的速度要柔和缓慢,以免头晕;摆尾的幅度要大,尾椎骨部位要充分旋绕。摇头可刺激颈后大椎,有疏经泄热的作用,有助于去除心火。摆动髋部,能刺激尾椎附近的长强穴和支配内脏的奇神经节,辅助调节脏腑,有助于气机正常升降,尤其适合久坐伏案人群。

  第二招:背摩精门

  1.合掌于腹前,两掌依次上下拧翻,使得手掌温热,并刺激掌内劳宫穴。

  2.将温热的手掌贴住后腰,上下连续摩擦,以腰部温热为度。

  摩擦刺激劳宫穴,可起到清心泄热的作用。摩擦后腰部,可刺激肾俞穴和腰眼,可温通经络、补益肾精、调理肾气。

  (摘自《生命时报》文/丁丽玲)

  老人改善健忘2法

  健忘是人们在上了年纪或者过度疲劳、身体状况欠佳的时候出现的状态。总是健忘怎么办?试试以下小方法。

  揉搓足指

  坐在地板上将两腿伸直,弯曲左腿的膝盖,将左脚的踝部放在伸直的右边大腿上。左手的拇指挤压涌泉穴(该穴位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皱纹呈人字形交叉的地方)。用右手轻松地逐一揉搓5个脚趾,从趾跟到趾腹,有疼痛处多揉捏一会儿。足趾有着调节人头面部的反射区,这个动作又可以兼做手指运动,对改善健忘颇有效果。

  蟑螂体操

  仰卧在地板上四肢同时高举,用力晃动20~30秒。还可以一边紧握铅笔、核桃、钥匙链,一边练习记忆。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空闲时间里,把拆散的魔方组装起来,尽量达到在1分钟内完成。

  (摘自《健康养生周刊》文/刘达)

  手脚怕冷可在掌心刮痧

  不少人尤其是女性,到了秋冬季节就会手脚冰凉,即使多穿衣服也不能缓解,恨不得整天都抱着暖水袋。中医认为,手足发凉、怕冷是体内脏腑阳气不足、血液流动缓慢的表现。

  手脚怕冷的人不妨试试刮拭全手掌及全足掌。如果手足掌皮肤干燥,可以在刮拭前先涂少量刮痧乳,以保护皮肤。刮拭手掌,采用面刮的方法,即刮痧板与皮肤的夹角在45°左右,由掌根部至指尖,缓缓地、用力轻柔而均匀地刮拭,直到手掌发热。接着,把手翻过来,手背朝上,用刮痧板的凹槽部位分别刮拭各手指的指根部至指尖,手指微微发热就可以了。刮拭脚掌也是采用面刮的方法,从趾尖部到脚跟刮拭,至足底微热。

  手足是人体的缩影,手掌、足掌部位有与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相对应的穴位。当刮拭手掌、足掌到感觉发热时,说明局部血流加快,血液循环畅通,这样不但可以改善手足凉、怕冷的症状,还能促进各脏腑血液循环及全身保健。

  (摘自《生活报》文/张秀勤)

  秋天,给肺做个“大扫除”

  中医认为“燥主秋令,燥邪易伤肺”。所以,秋天来临,一定要好好养肺,到了冬天才能少生病。

  清晨开怀大笑

  笑,也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特别是在清晨时开怀大笑,可使肺吸入足量的大自然中的“清气”,呼出更多废气,让你的心肺气血得到充分调和的同时,还可以让一天的好心情从大笑开始。

  早晚两次呼吸运动

  适度的呼吸运动有助于清肺,你可以尝试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肺部的容量。还有缩唇呼吸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可以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从而使肺部气体的交换更加充分。每天起床和睡觉之前各来一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吧,简简单单地就可以让你的肺部清新起来。

  按摩鼻子也护肺

  入秋后,你的鼻腔黏膜是否对冷空气的刺激感到不适应,特别容易伤风、感冒,动不动就流鼻涕?不妨经常按摩按摩鼻子,将两手拇指外侧互相摩擦到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摩擦40次,再用指尖点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这样简单的小动作既可以调养肺气,还能预防鼻塞、流涕和伤风感冒。

  有事没事咳嗽两下

  在没事的时候,刻意咳嗽几下,可以有效地“清扫”肺部的毒素。每天早、中、晚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做几个深呼吸,吸气时慢慢抬起双臂,然后突然咳嗽,同时垂下双臂,使气流从口鼻中喷出。如此反复8~10遍,每做完一遍,进行数次正常的呼吸,防止过度换气。只要每天坚持做,肺部就可以保持清洁通畅。

  (摘自《人人健康》文/玉洁)

  指尖上的养生

  指尖是触觉最灵敏的地方,同时也是很多经络的终端,按摩指尖,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小指尖端——心脏健康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

  拇指尖端——呼吸系统健康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

  (摘自《健康养生周刊》文/张洋)

  踮脚走路可防痔疮

  有些人深受痔疮的困扰,导致坐立不安。在此,推荐一种走路方法可以预防痔疮。

  具体做法:走路时,双脚后跟抬起,只用脚尖走路。在家中早晚走2次,每次各走100米左右,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此练习能有利于提肛收气,又能让肛门静脉淤血难以形成痔疮。

  需要注意的是,此法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成效。

  (摘自《老人报》文/杨柳)

  挠挠头皮防老花眼

  有意识地用一些方式锻炼双眼,可以推迟老花眼的到来。

  揉搓头皮 即用手指敲打头部各处。经常挠头或者揉搓头皮各处,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从而使头脑清醒、眼睛明亮。

  眨眼活动眼球 平时一有空闲就利用一睁一闭的眨眼来兴奋眼肌,并上下左右滚动眼球,改善眼肌血液循环;同时,每日早晚各远眺1次,尽量远眺绿色的植物,稍停片刻再把视线由远处逐步移近,以改善视力功能,调节眼肌。

  冷热水敷眼 每晚睡前准备一条小毛巾,先浸入温水后敷于双眼上,5分钟后换冷毛巾,最后再换回热毛巾。冷水能促使血管收缩,刺激眼部血液循环,热水能促使血管扩张,促使眼部血液流量增大。二者交替,可以使日间的视力疲劳和近视状况得到改善,推迟视觉功能老化。

  (摘自《老年日报》文/韩清)

  预防老花眼药粥

  中医认为,老花眼是由于人上了年纪后,气血渐衰,肝肾精气亏损,不能荣养眼目所致。若能注意眼睛保健,视力的进一步衰退是可以预防或延缓的。现介绍几则防治老花眼的药粥。

  枸杞粥 枸杞子50克,粳米200克,冰糖少许(根据自身状况也可不用冰糖)。先将粳米加清水煮至六成熟时,放入枸杞子、糖,拌匀后继续煮至米烂粥成,每天早晚食用。

  何首乌粥 何首乌60克,粳米200克,大枣10枚(去核)。先将何首乌加适量清水煎煮半小时,然后去渣留汁,再将粳米、大枣一起加入何首乌汁中煎煮成粥,每天早晚食用。

  女贞子粥 女贞子、枸杞子各30克,粳米200克,冰糖少许。先将女贞子和枸杞子加清水小火煮沸半小时,去渣留汁,再将粳米加入上述药汁中煎煮成粥,入冰糖调味,每天早晚食用。

  黑豆粥 黑豆、粳米各100克,浮小麦50克。先将浮小麦用纱布包好与黑豆一起加水适量煎煮,待黑豆煮开花后,去掉浮小麦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粥,每天早晚食用。

  胡萝卜粥 胡萝卜100克,粳米200克。先将胡萝卜洗净切成小碎粒,再与粳米一起加水适量煮成稀粥,每天早晚食用。此粥若能经常食用,持之以恒,还可防治高血压,增强老年人体质。

  (摘自《养生大世界》文/张瑞珍)

  多做挺胸运动增加肺活量

  人上了年纪肺活量就会下降,有时候爬个楼梯都会觉得喘不过气来。人体中的脊柱长约70厘米,由24块椎骨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柱和中轴,有4个生理性弯曲形成人体美丽的曲线,避免椎骨与椎骨“狭路相逢”。如果长期弯腰驼背,其椎骨向前边的椎间盘组织就会萎缩消失,就成了真正的驼背老人。

  科学家研究发现,挺胸可以使肺活量增加20%左右。肺活量增加了,身体的各部位获得的氧气也增加了,这样人就不容易疲劳。养成抬头挺胸、直腰的良好姿势还可减少腰背酸痛感和脊柱的弯曲。

  (摘自《广州日报》文/奈尔)

  常写“凤”字 巧治颈椎病

  方法:选一靠椅静坐,微闭双眼,以颈椎为笔,按照“凤”字的笔画(繁体更佳),运用意念控制整个颈部、支撑头部来回书写;每日早中晚各3次,每次5分钟左右。患者可根据发病时间、疼痛程度掌握书写时间及运动幅度,以感觉颈部微胀为宜。

  “凤”字笔划,上下左右兼顾均衡,可以有效地牵引整个颈部肌肉,对于长期伏案或长时间以相似的姿势看电脑及驾车的人群来说,可有效缓解颈部疲劳。在书写的过程中,利用书法的概念,可以养成活动规律,增进运动兴趣,达到锻炼与休闲双重效果。

  运用“凤”字法治疗早期颈椎病,一般坚持一周左右即可见效。需要提醒的是,运动贵在坚持,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了伤疤忘了痛,待到颈椎病卷土重来,形成慢性疾病,那样就为时过晚。同时,长时间持续有效的颈椎活动,可以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对防治高血压、近视眼,也有一定效果。

  (摘自《健康养生周刊》文/李振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