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广东七大镇级市今何在?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民国,广东
  • 发布时间:2014-10-20 14:19

  当年的这些小城市,几十年斗转星移、烟花寥落,如今级别高的成了省会城市,级别低的还是镇级建制,无论行政级别大小,其人口规模、经济总量都较当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镇级市”,这个词在中国大陆并不是最近几年才发明的新生事物,早在1949年前的民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不少“镇级市”,如在广东,民国年间即有“七大镇级市”之说。当年设立的这些小城市,几十年斗转星移,如今级别高的成了省会城市,级别低的还是镇级建制,可以说“各有各精彩”,但经济总体水平都较当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混得好的”成了省会大都市

  海口市,海南省省会。如今人口超过200万,管辖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下设四个区。想当年,海口仅仅是琼山县下面的一个小镇,只管辖今天的美兰区的一部分,因为临海有港口,1926年12月从琼山县划出,独立建市,成为民国年间广东七大镇级市之一。

  海口与其他民国镇级市一样,设市及发展经历了一波数折过程。1931年2月,撤销“市政局”建制,重新划回琼山县管辖。海南解放后,1956年,国务院正式将海口划为广东省的地级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海口市成为省会城市。2002年10月,琼山市(县级)并入海口,成为海口市的一个区。

  2013年,海口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约为904.6亿元,经济总量在广东民国七大镇级市里不是最高的,但作为省会城市,谈到政治影响力、区域文化地位、交通地位,却在“七大镇级市”中首屈一指。

  “行得稳的”成了区域中心

  佛山、江门,从今天的角度来分类,应该算是广东民国七大镇级市中的同一类型。即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由镇级城市,到县级城市,再到地级城市,中间虽有反复,但总算“一步一个脚印”稳步上升,现在都是广东著名的经济大市,也是珠三角区域的中心城市之一,放到全中国的城市中比较,也都排在靠前的位置。

  佛山虽然历史悠久,但千百年来都是以一个小镇的规模闻名于世,中国“四大古镇”即有它一份。1924年,佛山成为“镇级市”,当时叫佛山市政厅,建市前归南海县管辖,地盘为今禅城区的一部分。镇级市只设了三年,因为贪污腐败遭撤销,改回佛山镇。1949年解放后,佛山市重新设立,不到一年,又改市为镇;又过了一年,再改镇为市。以后的几十年,历经多次反复,其级别与管辖区域多次变更,最鼎盛时期管辖二十多个县市,包括今天的深圳和珠海等地。如今的佛山市为广东的地级市,下辖五个区,常住人口700多万,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元,连续几年在中国城市排名中位列前二十名,超过了大多数的省会城市。

  江门市最早也是靠“港口”起家的,因港口而发展成为一个小集镇。1925年8月,正式成立镇级江门市,建市前由当时的新会县管辖,其地盘主要是今天蓬江区的一部分。1931年,撤销镇级市,再次成为新会县下面的一个小镇。1951年1月再次成为新会县的“镇级市”,1983年成为地级市,新会县成为其管辖的一个县。2002年,新会撤市(县级)改区,成为江门的一个城区。如今的江门市,管辖三个区和四个县级市,市区人口133万,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并有“中国第一侨乡”美誉。

  也有的“烟花寥落”辉煌不再

  “民国广东七大镇级市”还包括:九江、梅菉、陈村、石龙。这四个当年的镇级市,经过几十年发展变迁,如今还是镇级建制。与历史上的发展相比,无论是从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来看,都是当年无法比拟的。但横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强镇“群雄并起”,“高手如林”,在今天新一轮镇域体制改革中,这些昔日的“镇级市”要想重拾当年荣光,再次竞逐新时期的“镇级市”,辉煌几乎不可能重现。

  九江设市是在1925年,1936年撤销,仍由当时的南海县管辖。在佛山,至今仍流传“两龙不认顺,九江不认南”的说法,即九江人在外从来不说“我是南海(县)九江人”,而是说“我是广东九江人”。九江因临西江,有良好的河港,工业起步较早,九江米酒闻名港澳与东南亚,在港澳工作的九江裔乡亲也很多(包括香港前任行政长官曾荫权,是著名的侨乡)。2013年九江镇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33亿元,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在强镇林立的珠三角位居中等,但放在全国范围看,仍然“富可敌县”。

  陈村设市是在1926年,设市前由当时的南海县管辖。陈村是珠三角著名的鱼米之乡、花卉之地,有“千年花乡”美誉。自明清以来,陈村已发展成为珠三角重要的商业中心。另据考证陈村还是《三字经》作者区适子的故乡。今天的陈村是佛山市顺德区的“北大门”,花卉仍然是其主要产业,另外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也很发达,2013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29.95亿元,常住人口15.4万人。与同区的容桂、北滘等巨型镇相比,只能算“第二梯队”。

  石龙设市是在1927年8月,设市前由当时的东莞县管辖。石龙镇明末清初以来就是广东省著名商埠,与广州、佛山、陈村一起被誉为广东“四大名镇”。石龙历史上曾3次设市,包括1949年刚解放时,即有由镇改市的短暂经历。石龙镇是著名的“举重之乡”,该镇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是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2013年的石龙,在东莞32个镇街中,排在第25名,地区生产总值不到第一名虎门镇的五分之一,在新一轮“镇级市”升格竞争中,石龙基本无望。

  梅菉自古以来就是云、桂及广东省南部土特产与外洋货物的集散地,商业兴旺繁荣,素有“小佛山”之称。茂名与吴川两县曾争着管辖该地,1926年划为独立市,由广东省直管。1947年,设立梅茂县。1952年与吴川县合并,现在是吴川市(县级)的县城所在地。今天的梅菉,工商业仍然十分发达,市镇繁华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但与珠三角众多经济强镇相比,差距明显,“广东七大镇级市”之一的荣誉,已成历史,几乎不可能重现了。

  编辑/余弘阳

  本刊记者 谭海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