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开放。南门作为西安迎宾之门的历史地位将重新凸显。音乐大师谭盾在当地全球首演《交响地图:新丝绸之路-长安》,奏响“新丝绸之路”最强音。
9月6日,西安南门文化广场已向公众免费开放。至此,由南门、月城、瓮城、三大文化广场组成的“一轴三楼三广场”及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已全部精彩亮相。
南门文化广场面积约3.2万平米,整体呈 U形分布,分为主御道、次御道、庆典广场三部分。在庆典广场东西两侧,安放着六根“铜雀”状的巨大灯柱。这些灯柱由铜、石料及照明设备组成,灯柱头部为铜雀造型,通体雕花。在主御道两侧的排水沟、花坛、灯饰以及广场出入口的护栏上,都雕刻着传统中式图腾和祥云,尽显浓浓“中国味道”。月城文化广场面积约3390平米,并以题为“千年城.百年情”西安城墙保护传承成果展在月城博物馆对外开放。瓮城文化广场面积约3500平米,将为南门区域举办重大文化活动提供场地。
三大广场的开放,标志着西安城墙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建成,对市民游客来说,“登城墙寻古探幽,乘游船戏水泛舟”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放,恰逢中秋小长假首日。焕然一新的“大南门”初亮相,即受到热捧。据统计,9月6日南门文化广场接待市民游客达5.7万人次。
3D效果的“中华仿古迎宾第一式”
西安南门入城式以其“天下第一礼”、“中华仿古迎宾第一式”的美誉闻名世界。9月8日《醉长安》在南门正式面世,这个融合文化、旅游和科技手段的全新节目,将成为西安迎接四海宾朋、诠释古都人文底蕴、再现盛世气象的崭新名片。
据悉,全新升级的《醉长安》以“礼仪”、“仪式”为核心理念,以原仿古入城迎宾式为蓝本,运用高科技,以3D裸眼技术和真人演出互动的形式,在120米、270度超大视觉范围内,重现大唐盛世皇宫最高礼节。
《醉长安》总时长约50分钟,分为《宾至盛唐》、《穿越时空》、《天下长安》三个部分,分别在庆典广场、月城文化广场、瓮城文化广场进行。目前,《醉长安》已开始合成联排,准备迎接市民游客的检阅。
千年瓮城 聆听国际西安的交响盛典
说到交响乐,你可能会想到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定音鼓等乐器。然而,中国锣、牛铃、水琴、盒棒、拍板、磬、金属罐这七种特殊的乐器出现在同一场交响乐中,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开放当晚,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与丝路沿线艺术家以及西安交响乐团,携手奏响《新丝绸之路-长安》交响地图音乐会。其中,由谭盾倾心创作的《交响地图:新丝绸之路--长安》正式亮相音乐会,成为该曲的全球首秀。
演出当晚,现场座无虚席,著名音乐家、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中国著名电影剧作家芦苇等嘉宾都出席此次交响地图音乐会。当谭盾携其音乐创作团队来到舞台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谭盾现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荣誉艺术指导、费城交响乐团创意总监,他的音乐对世界乐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曾被《纽约时报》评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称号。
据介绍,作品《交响地图:新丝绸之路--长安》是由西安交响乐团委约谭盾创作。为此,谭盾特邀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音乐家共同打造这部以丝绸之路为创作理念的交响地图音乐盛宴。“谈起委约创作,通常来说是指一方按照一定的主题和概念,委托另一方进行创作的特定作品。在国外,交响乐团向作曲家委约作品早已是常事。但在中国乐坛,尚属罕见。”西安交响乐团的工作人员说。
交响乐作为国际通行的文化语言,此部作品不仅为西安市民以及游客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推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进程。《新丝绸之路--长安》交响地图音乐会的成功演出标志着西安有了国际化新名片。
压轴登场 奏响“新丝绸之路”最强音
既然名为“新丝绸之路”,那么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都--西安是作为此次交响地图音乐会首场的最佳场所。一边是历史悠久的古代城墙,另一边是正襟危坐的高雅艺术,交响盛典在千年古迹前上演。
“通过内心最深处的旋律将丝绸之路用交响乐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新丝绸之路继续走下去。”谭盾说,本场音乐会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痕迹,从日本的《长安--奈良 琵琶行》穿过西部赵季平的“凉州乐”、“龟兹舞”,到达新疆的“阿里木江”、“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跨过俄罗斯“重归苏莲托”直到“古罗马的风与舞”。
作为本场音乐会的压轴戏,谭盾携其音乐创作团队--来自伊朗、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日本等国的六位丝路古乐音乐家共同演绎这部《交响地图:新丝绸之路--长安》。“作品中由中世纪的罗马开始奏响,沿着丝绸之路沿线的不同国家穿越,最后回到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整首乐曲中饱含渴望与美好寓意,衬托出丝绸之路的历史深度和人文内涵,以表达和平之路、发展之路、文明之路和友谊之路。
本次瓮城交响乐的奏响作为西部文博会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重点突出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的主题,同时是西安曲江新区积极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交流的最新举措。
编辑/麦婉华
本刊记者 靳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