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
  • 发布时间:2014-12-09 16:22

  〔摘要〕小学生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更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传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包括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在内的创新性教学理念。旨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 体育课堂 教学创新

  近年来近年来,小学生的体质情况令人堪忧,并随着年级的升高,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不仅引起了学生家长的恐慌,更引起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形式单一、教学死板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因此,小学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及改革势在必行。

  1 传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虽然我国已经大范围内推行新课程改革,但很多学校只拘泥于形式,只做表面的文章,而没有做实质性的变革。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关于相关的实施政策及理念宣传的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学校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透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及实质。针对小学体育学科来说,很少能够引起学校的重视,导致教学质量不达标、教学水平低下等。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很多老师认为体育教学就是“玩”的教学,不必教授太多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玩”好就是主要教学内容,还有一些老师将成绩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让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自然也就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

  1.2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落后。在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及理念的影响下,很多体育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教师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不仅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更磨灭了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自主学习性,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缺少必要的思考与创新。这种教育方法通常理论大于实践,而实践的形式又相对比较简单,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更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引导者,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但是,对于体育这一学科来说,很多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由于缺少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及正确认识,并没有按照招聘标准进行招聘,导致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水平有限、教学能力一般,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保证不了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应有的学习及训练。

  2 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方式

  2.1 对教学思想的创新。

  2.1.1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简单的安排活动进行教学,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在接受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这对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都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对体育教学方式作出了深层次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全面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尝试一些新的活动项目,并为学生多提供一些锻炼学习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从而实现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

  2.1.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小学生存在活泼好动、自制力及判断力相对薄弱的年纪,所以对事物的认知与判辨还未能很好的把握。因此,教学过程中,在保障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保证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这种引导包括学习的引导及兴趣的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发挥其引导作用。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此外,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放下身段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更可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2.2 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2.2.1 采用情景教学法。新课改中对于情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小学生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及情感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将体育课堂变成适合小学生思维、情感、心理发展的学习乐园。帮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不通过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更能掌握一些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不但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更开拓了创新能力,在提升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完成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2.2.2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数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认可。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在突破传统“黑板式”教学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饱满。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主要起着教学、指导、示范的作用,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体育运动,即使每个动作都重复示范若干次,还是会有学生看不明白,既达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而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巧妙地配合起来,可以直观地给出学生正确的示范案例,可以从各个角度向学生展示所教的动作,进行全方位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有效接收。

  2.2.3 采用分组教学法。每个人都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小学生也会因为年龄、性格、兴趣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这种个体差异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兴趣爱好等特点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实施差异性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兴趣爱好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分在一组,或将身体素质相差不大的学生安排在一组,通过这类的分组方式进行针对性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训练教学,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开矿.关于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之路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213~214

  2 刘兵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趣味生活化的研究[J].运动,2013(9):76

  3 张萍萍.新时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探析[J].教师,2011(28):42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十师北屯中学

  □牛志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