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门票”背后的网络消费陷阱

  • 来源:消费者报道
  • 关键字:一元门票,网络消费,同程网
  • 发布时间:2014-12-10 14:06

  11月,同程网、携程网等多家在线旅游网站都推出了“一元门票”活动。

  这很吸引眼球,但真相到底如何?

  “一元门票”系多赢?

  同程网打出的宣传语是“一元玩景点,百元游世界”,活动中可“一元玩”的景区共有500家;携程网推出了“约会双十一,门票一元起”活动,范围涵盖福建、贵州、山东、上海等地的景区。此外,艺龙、去哪儿、驴妈妈、途牛等在线旅游网站也都推出了类似的促销活动。

  其实,在线旅游网站的促销大战一直未曾停歇。今年8月,途牛网曾推出过“1块去旅游”主题活动,范围涵盖跟团游、自助游、自驾游、邮轮游等多种产品。今年9月初,同程旅游宣布垫资50亿元,派发1亿张“一元门票”。

  如此众多的“一元门票”活动带来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同程网为例,其运作模式是旅游网站、银行或支付工具、合作伙伴(比如京东、大众点评)和旅游景区等四方出资,共同分担门票的成本。旅游网站可借此推动APP客户端的下载和使用,银行或者支付工具带来的是用户,合作伙伴获得了置换的资源,景区带来了吃、住、行、游、娱、购等附带消费,消费者只需付一元钱就能购买原价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门票,显然也获得了实惠。

  从表面可见,这是一种多赢的结果,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但是,不得不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这类商业模式创新的背后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消费陷阱。

  四大消费陷阱需注意

  根据笔者的观察及接到的投诉、咨询,至少有四类消费陷阱。

  其一,有的“一元门票”活动只是一种营销噱头,其实低价门票数量有限,还需要限时抢购,甚至采取“秒杀”形式,真正能抢购低价门票的只是极少数消费者,大多数消费者凑的是“人场”,帮助网站增加了人气。有的消费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虽然幸运地抢购到低价门票,联系相关的景区时却被告知活动已经结束,不过,愿意给消费者退款。

  其二,绝大多数“一元门票”的购买资格都包括事先下载安装某类APP,或在开通使用某种产品的功能,作为一种商业行为,若事先告知消费者倒也无可厚非,但是有的应用或者产品还需要用户填写大量的个人资料。更有甚者,有的商家以低价门票为诱饵,主要目的即是获取用户信息,便于后续通过发送短信、邮件等方式推广其他产品,消费者一旦购买低价门票,可能会不断收到各类垃圾短信和垃圾邮件。

  其三,“一元门票”几乎都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比如只能在某些非旅游旺季或者非周末时间使用,只能在旅游景区的部分区域使用,进入景区之后还有各种“剥洋葱”式的收费,即“大门好进,小门难开”。甚至,有的“一元门票”活动卖的不是门票,只是购买门票的部分代金券,若要进入景区,还需另外支付部分费用,这种情况若不事先标明,涉嫌构成欺诈。

  其四,购买“一元门票”去景区游玩过程中有各种附加的收费项目,有的甚至是强制性消费,虽然这并非在线旅游网站的过错,也非其所能控制,更多是景区的独立行为,但对消费者而言,不得不提防购买低价门票之后可能存在的消费陷阱。

  除了上述几类可能存在的陷阱之外,还会存在其他纠纷的可能。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关键的是,对于“一元门票”促销活动应该有理智的认识,不宜盲目相信低价,而应该对于相关的活动规则有详细的理解,对所欲游玩的景区的服务项目、内容、价格等做足功课,根据自己旅游的实际需要去理性选择购买低价门票,以防落入消费陷阱。

  文/赵占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