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还是不说

  权势人物喜欢做大度的姿态,也会说“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之类的豪言,可是真的触及逆鳞,顿时脸就变色了。天确实没有塌下来,只是说话的人不知哪里去了。

  “祸从口出”是中国的古训,长辈常会拿它来告诫晚辈。这一种性质的教训在一部分古代文献中假托的名头异常之大——黄帝和孔子,以表明它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引今已失传的《太公金匮》一书,其中提到“黄帝居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为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金人”是用金或铜(上古铜亦称为金)铸的人像;“三缄其口”是说金人的嘴上贴了三层封条,一副“打死我也不说”的神气。黄帝遣这样一尊金人,说是为了提醒自己。

  据说金人背后而还铸有铭文。《孔子家语》记述,孔子曾经进入周室的太庙,看到在“堂右阶之前”有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背后有铭文三四百字,警告人“无多言,多言多败”云云。孔子当场教导学生要牢记这个教训,为人处世,要像《诗经》中所说的那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周太庙的金人是黄帝传下来的吗?《孔子家语》没有说。

  从《金人铭》的全文来看,它既是一种政治性的告诫,要求统治者为事须谨慎、说话要小心,又是一种普泛性的人生经验之谈。孔夫子借以教导学生,主要是从后一种意义上着眼的吧。不管怎么说,它让人感觉到政治是充满危险的,人类社会也是充满危险的,紧闭嘴巴、睁大眼睛很重要,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危险会从什么地方来。

  《太公金匮》当然是伪托之书,《孔子家语》的可靠性也有很多问题。所以《金人铭》到底产生于什么年代,还须推究。至少西晋有位文士叫孙楚的,就不相信这种让人闭嘴的教训会是古圣贤之意。他特地写了一篇《反金人铭》来驳斥它,并宣扬另一种完全相反的人生态度。

  依孙楚之见,在政治开明的时代,譬如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统治者唯恐听不到民间的批评,要想出各种办法鼓励人们说话,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只有到了“末叶陵迟,礼教弥衰”之际,也就是政治恶化的时代,才会出现容不得不同念头、“承旨则顺,忤意则违”的情形。而正是由于一旦触犯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就必定遭殃,唯有紧闲嘴巴才能逃避灾祸,才会出现《金人铭》这种无奈的伪托之作。

  因而在《反金人铭》中,孙楚也假称在晋太庙中有一“大张其口”的石人即石刻雕像,它的胸刻着这样的文字:“我古之多言人也。无少言,无少事!少言少事,则后生何述焉!”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大嘴巴。那么为什么要做一个大嘴巴呢?孙楚认为,如果一个人读过那么多的书,思考过那么深的道理,就应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用现代语言来说,这是精英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

  “铭”是一种有警诫意义的文体,而《金人铭》和《反金人铭》提出了二种相反的人生取向。而到底哪一种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大概是不需要多说的。“三缄其口”是人人熟悉的格言,“大张其口”知道的人不多,就是知道了也大抵报以惊讶或者嘲笑。就根本的情形而言,中国历史上能够容忍政治异见的光景较为少见,“尧悬诛鼓,舜置谤木”云云,只是儒士的童话。权势人物喜欢做大度的姿态,也会说“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之类的豪言,可是真的触及逆鳞,顿时脸就变色了。天确实没有塌下来,只是说话的人不知哪里去了。

  如果说今天的社会较以前有重要的发展进步,标志之一就是较能容忍大嘴巴的存在。真正的精英有说话责任,读那么多书,想那么多道理,不该紧闭嘴,让它烂在肚子里。当然,大嘴巴未必就说得对,过激的意见会有,信口开河或许也难免,但这终究是社会开放、文化多元的标志,有总是比没有好。以正统自居的人看见大嘴巴就要到处告发,恨不得手持封条一路贴过去,他们心目中的“盏世”其实是孙楚说的“末叶陵迟”,照那个样子走下去不会有出路的。

  就算宋祖德那样的大嘴巴,也是一种社会景观。说吧,太离谱了,罚款就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