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下午,在《总裁读书会》电视节目录制现场,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给观众推荐了美国作家迈克·尤西姆写的《登顶:CEO必修课》一书。随后,他和参加本次总裁读书会的一些嘉宾,包括本报总编姜洪军,进行了对话。
问:最近,雷军推出了小米公寓、小米家装。您怎样看待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怎样看待互联网思维?
黄怒波:登山的时候,你首先会想,我怎么活着回来?你绝不会想死在那儿算了。那就必须有科学的计划,比如,装备、向导的选择、路线以及危险处理办法。
互联网思维是好东西,大家可以无限地想象。现在的问题是所有人都认为互联网时代到来了,我们干什么都行,但你怎么知道互联网不会再有一次泡沫?不是有过一次吗?所有的人都想创业,都认为自己能够成功。这就好比登山,一开始,大家都在想象自己一定能够到达顶峰。然而,真正登山的人,这时会想登不上去怎么办?他有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现在互联网思维欠缺的就是这种风险意识。互联网纵有无限创新的可行性,但创新的成果能够保持多长时间呢?
因为你很快又会变化,所以你的预案在哪里?我认为互联网思维里找不出来。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应该看看《登顶》这本书。
问:是不是企业家、CEO要通过登山这种极限运动,才会有丰满的经历,才会对他的企业运营有所帮助呢?
黄怒波:登山探险毕竟是少数人的事,这跟做企业家一样,企业家是社会稀缺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能够登顶高山的也应该算是稀缺运动。另外,超人的意志、缜密的计划,在这里也是相通的。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做企业家,同样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登山,但是我们可以从企业家的身上看出成败,并悟出人生的道理,可以从登山的企业家身上看出他登山的动机和原因。不过,最关键的还是从两者身上可以学到什么东西。
我经常讲一个例子,就是波伏瓦写的一本长篇小说———《人总是要死的》。其中的主人公是个帅哥,六百年不死,但是后来他太痛苦了,为什么?因为他的人生永远没有悲哀、没有生死,他只能活着,这个时候他就说:“唉呀,我怎么才能死啊,羡慕那些生生死死。”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活着其实是很幸福的,因为我们有挑战、有痛苦,你也知道会死,当面临死的时候,你才知道活着是有多么的不容易,你就会珍惜它。这就告诉我们没登山也没做企业的人,活着是要挑战的,不要庸庸碌碌地活,不要无所作为地活。登山也好,做企业也好,都是很跌宕,并富有激情的。这本书对我们不登山不做企业的人也有很大启发,起码可以把你对生活的激情呼唤出来。
问:做企业也是这样,有些企业家顺应某种趋势,有些则挑战自己的极限。作为有过登山经验的企业家,你认为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黄怒波:通过登山,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没那么了不起。我在2012年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以后,因为我觉得不会再回来了,所以就写了一首诗。我在山下向珠峰磕了三个头,感谢山神放生回来,没有把我留在山上。这时,我对自然充满敬畏。
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认为自己可以战胜一切,现在人受到报复了,对吧?挣那么多的钱,得到那么多以前没得到的东西,我们仍然不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人已经丧失了自我。我们登山有一条,出发时要敬山神,走到一个高度要喊一喊,从内心敬畏自然。现在有些企业家没有敬畏之心,认为什么都能干,认为自己什么都能突破,最后这个企业家就疯狂地干完这个,再干那个,恨不得要干完全世界的事,这就丧失了自我。
登山能让你知道,山是多么伟大。走在山上,你有什么了不起的。雪莲无声无息的生长了几百年,就连一块小小的石头也都存在了几亿年。这个时候,人是渺小的,要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是得“乘风”起啊!猪能飞起来也是因为乘风,它不能造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在三十年的发展之后,我们可从登山体验反思如何做企业。
问:登山和做企业一样都要面对不确定性,在登山和企业经营中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影响?
黄怒波:中国的民营企业生命力特别顽强,能够面对许多的不确定性。世界变得越来越快了,尤其新经济状况下,变得更快。马云说过:“我所有担心的事都发生了,我所有不担心的事也都发生了。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对手在哪,也不知道五年以后我们还在不在?”
我们当下永远要面对不确定性。当你知道不确定性是你的宿命的时候,你反而能很好地面对不确定性。就跟登山一样,当你知道最终会有生或死两种结果的时候,你就有可能活着回来,因为你知道风险,你就会有预案。所以我认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要有强大的心理支撑。你会想自己这一生追求的到底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是要像个战士一样勇往直前。海明威的那句话我特别喜欢:“人可以被杀死,不能被打败。”
问:谈到对抗不确定性,在您的企业管理中有什么例子可借鉴?
黄怒波:2006年,房地产行业特别火热。2008年房价一路上升的时候,我看到了风险。当所有人往顶峰去的时候,我会选择避开,所以在每次登顶的高峰期,我都会选择远离大部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的风险特别高。有的人到第二个台阶就上不去了,上不去的后果是什么呢?很多人就得站在那等,结果很多人氧气就没了。
所以说,所有人都走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一点。我的办法就是要么比大家还早,要么就等大家都走完。最后到顶峰的时候,他们都在争相照相的时候,我就坐在那儿,等他们都照完走了,我一个人上去照相,因为山顶的面积很小,但下去的时候我能很快超越他们。做企业也是这样,房地产那么火热的时候,每个人都进来,这时候风险就已经存在了。当公牛都闯进瓷器店的时候,你还在里边,就要小心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具备风险意识。
写在最后
总裁读书会成功举办后,黄怒波向到会的嘉宾赠送了自己撰写的系列图书,本报总编姜洪军也向黄怒波赠送了自己所出版的《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雷军: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两本图书。
本报记者 姜洪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