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兴起 谁将成为下一代BAT

  过去20年,以消费为主线,互联网迅速渗透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但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受到消费互联网公司的巨大冲击,传统企业欲借力于互联网思维与手段求变转型;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与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产业互联网在我国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

  蕴藏10万亿元背后的蓝海

  产业互联网区别于消费互联网,泛指以生产者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应用。体现在互联网对各产业的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改造。从硬件环境来说,消费互联网的普及是由个人电脑、智能终端、网络连接成本的下降所推动的,产业互联网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传感器、数据存储和更快的数据分析能力所推动的。

  从推动因素来说,消费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是因为个人生活体验借助互联网得到了极大大提升,购物、阅读、娱乐、出行等方面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产业互联网将会因为更高的生产、资源配置、交易效率而得到快速推进。有专家将“消费型互联网”时期比喻为眼球经济、流量经济,那么,产业互联网将体现出更强的价值创造特征。

  虽然,互联网在产业领域的拓展尚属于初步阶段,但是市场巨大!需求的信息和计算量亟需互联网的支持,根据GE白皮书测算,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五个领域如果引入互联网支持,假设只提高1%的效率,那么在未来15#年中预计可节省近300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需求,造就了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无限机遇。业内专家指出,今后的20年,将有力量正在改变和塑造所有的产业,银行、医院、教育、交通等,这些所谓关键领域都要被互联网化。如果说过去20年,消费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那么,未来20年,消费互联网的增长将逐渐放缓,产业互联网将异军突起,创造下一个20年的辉煌。

  群雄逐鹿

  争夺产业互联网市场

  中国两化进程与互联网化浪潮叠加的独特节奏、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BAT等互联网巨头虎视眈眈的威胁都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外,阿里和腾讯虽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牛气冲天,但是在产业互联网应用的尝试均未取得好的效果。由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客户积累和运营经验主要集中在个人客户,其向产业互联网拓展过程中优势将不再明显,产业互联网仍是一片蓝海。

  然而,产业互联网其魅力之一在于其相对于消费互联网来说壁垒较高,不存在赢者通吃的局面,在特定领域里深度经营可以修建较高的城墙,这就为在固有领域有优势产业资源地位、有企业用户资源、具备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服务能力的企业带来了机会。

  传统软件企业谁能胜出?

  我们看到诸如用友软件、软控股份、广联达、瑞茂通、汉得信息、保税科技、农产品、康美药业等诸多公司在各自领域的产业互联网都有一定的应用尝试。

  其中用友软件更在日前发布更名为用友网络的公告,另外专门成立信息技术公司用友优普,彰显其进军企业互联网方面决心。另外,基于人才竞争激烈的局面,用友优普也打出了“打造产业互联网富一代”的口号,借助大量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来争抢互联网精英人才。开设面试直通车、定制面试、远程面试、极速入职甚至包括面试官评价机制等招聘流程的设置,无不体现出用友优普的创新招聘思维。

  在人才激励培养等方面,用友优普也打出了自己的特色,员工不论层级只要有想法即可成立自己的项目组,如果后期项目培育成熟,还可申请成立子公司,独立运作。“我们一再强调将互联网思维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用真正互联网的方式去做优普,以期在未来企业互联网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实,转型不难,关键在于是否将互联网思维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用真正互联网的方式做传统企业。

  传统企业如何迎接?

  产业互联网环境下产业链中传统的优势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从而在产业链中的优势被放大,因此产业互联网环境下的微笑曲线将会变得更加陡峭。企业必须尽快加强互联网的产业应用,以提升并巩固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互联网对产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入的,从细分领域来说可以从生产、销售流通、融资、交付四个大的领域进行分析。

  互联网本身的高效实时、跨区域、普惠等特征与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的结合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而互联网更是产业优势平台价值的催化剂,拥有线下优势资源的平台,借助互联网可以实现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定价平台等多重功能,进一步增强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例如,海尔的全套定制家电,瞄准个性化需求,采用在线定制,F2C的模式,为客户量身打造合适的家电产品,是一个有力的尝试。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高智能可联网通讯的制造装备在柔性化、个性化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中将尤为重要。德国提出的工业4.0与美国GE所倡导的工业互联网主要强调就是对制造过程的互联网改造。

  相关链接

  2015互联网产业呈现几大趋势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更加广泛、深刻。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纵深发展。产业互联网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互联网技术向传统产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产品销售等全过程渗透。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在原材料、装备制造、军工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工程,加快生产流程创新与突破。

  互联网金融服务于产业发展

  面向实体经济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2015年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将继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逐步面向小微企业、“三农”服务。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快速聚集数据信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电子商务布局迈入新阶段

  电子商务纵向县域延展,促进城镇资源快速流转。电子商务横向跨境布局,促进全球消费资源优化。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产品逐步向多品类延伸,交易对象向多区域拓展。各地产业集群积极通过电子商务升级转型。

  网络安全产业前景看好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快速普及,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络安全问题逐渐从PC端转移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安全产业面临新机遇。

  确保国家网络安全,大力发展自主可控的安全产业。为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具有自主可控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产业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 张苗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