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新常态下广东外贸增长新动力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新常态,广东,外贸
  • 发布时间:2015-03-10 14:11

  广东应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贸增长动力机制,力争在品牌、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外贸竞争核心优势,抢占标准制高点,增强规则话语权。这对提高广东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推动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贸易保护层出不穷,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这些都给广东外贸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2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15年首月进出口数据,1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0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8%。其中,出口值为1.23万亿元,同比下降3.2%;进口值0.86万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9.7%。

  因此,做好今后外贸工作需要把握发展新常态,激活新常态下外贸发展的增长动力,争取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提升广东第一外贸大省的地位。

  构建外贸增长动力机制

  构建外贸增长动力机制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广东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经济新常态不仅仅是增长速度变化,更是经济增长动力的变化。因此,抓住新机遇、培育新增长动力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今后10年,全球经济结构面临深度调整,围绕制度、规则、技术、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应对新挑战和把握新机遇,争取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是广东新一轮外贸发展战略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因此,广东应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贸增长动力机制,力争在品牌、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外贸竞争核心优势,抢占标准制高点,增强规则话语权。这对提高广东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推动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广东过去的外贸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特点。为谋求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广东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为此,广东要着力优化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提升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绿色低碳产品出口,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附加值;优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构,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提高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现端倪,欧美等国重振制造业优势的“再工业化”政策已初见成效,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广东必须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努力形成一批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此,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力争在品牌、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外贸竞争核心优势。引导和鼓励企业将专利和核心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从而有效地锁定技术标准的使用者。同时要促使名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抢占标准制高点,增强产业规则话语权。

  加强进口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广东对外贸易发展进入了出口与进口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只有坚持在稳定出口增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实现进口、出口“比翼齐飞”,广东对外贸易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广东进口仍存在贸易体制和政策不尽完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进口组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因此,广东要继续加强进口体制的改革:一是采取措施鼓励部分资源性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二是择机增加进口国内短缺、长期以来进口的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充实国家战略储备;三是建立和完善进口促进体系,加强对促进进口的金融政策支持,促进广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服务,同时积极做好进口信息服务和引导工作;四是要进一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放市场,清理妨碍进口的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五是加快广东服务业开放步伐,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居民赴美欧旅游、留学消费。

  进一步落实“走出去”战略

  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要求广东外贸企业学会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

  一是促进广东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收购国外企业、专利和品牌,建立自主品牌营销网络体系;

  二是把一部分加工环节转移到境外,改变原产地标签对广东出口贸易扩大的制约;

  三是鼓励广东家电、轻工、纺织服装等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走出去”,通过境外投资设立企业和机构,把省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市场;

  四是在国外投资建设广东有短缺趋势的战略性资源和初级产品稳定供应基地,如油气、矿产、木材和纸浆生产基地;

  五是借鉴日、韩等国经验,在不对广东产业、出口和就业造成重大影响的前提下,鼓励广东企业转移后道加工能力,带动广东部分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立足当地市场直接向欧美出口,转移部分贸易顺差。

  应对各种贸易保护挑战

  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出现外部需求萎缩、保护主义盛行等新矛盾,这些新矛盾将长期困扰广东外贸发展。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规则的博弈已成为今后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美国正在推动TPP谈判和美欧准备启动TTIP谈判所带来的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TPP和TTIP所采用的技术、安全标准很可能会成为全球贸易标准。因此,新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中最为复杂、手段最为广泛、标准最为繁多的壁垒形式,必将成为广东外贸出口的主要障碍。

  广东要密切跟踪国际规则新变化,做好长期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准备,广东应该将TPP和TTIP带来的压力转化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促进加工贸易优化升级

  过去实行了几十年的加工贸易对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取得功不可没,但走到今天转型升级在所难免,必须加快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质量经济”提升广东外贸核心竞争力。广东要加快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稳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为广东外贸结构实现“凤凰涅槃”做出新的贡献。

  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优化升级。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技术转移、委托开发、联合开发、产业联盟等多种形式,加快对国外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提高自身从事委托加工制造的能力(OEM),并向委托设计制造(ODM)和自主品牌加工制造(OB M)发展。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和从事深加工结转业务,从而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提高本地产业竞争力。

  优化广东加工贸易产业布局。珠三角地区要重点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东西两翼和山区要充分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主动承接简单装配业和传统加工工业的产业转移,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同时,利用后发优势注重高起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加快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服务贸易是近年来后金融危机时代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也是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强劲、前景最广阔的领域之一。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对于广东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加快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香港是广东省最大服务贸易伙伴,是广东省最大的服务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粤港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超过一半。要充分发挥香港作为世界上重要的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澳门作为世界上具有吸引力的博彩、旅游中心这一区域性的商贸服务平台,制定港澳服务业投资广东的促进政策,完善CEPA框架下港澳服务业进入广东的便利化措施,利用港澳的服务贸易优势促进广东的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2.重点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在现代服务贸易方面,要重点推动信息技术服务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服务产业,完善信用、物流、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建立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技术进出口交易平台。加快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环境和节能服务。

  3.培育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建立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辐射珠三角的服务贸易发展基地,发展与广东制造业配套的金融、保险、法律、会计、会展、管理咨询、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开拓信息网络服务、视听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与专利服务、软件设计、信息服务外包、技术转让等新兴领域。同时,支持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先行先试,高起点做好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推动服务外包企业进园入区集聚发展。

  4.鼓励承接服务业外包业务。

  以承接软件外包业务为重点进入国际服务外包市场,逐步拓展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引导广东企业与国外大型外包公司进行分包合作,逐步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利用香港、新加坡等服务业发达地区的语言、技术等优势,建立香港、新加坡等地接单,省内交单的业务模式,共同开拓国际服务业外包市场;引进国外服务业外包企业来广东建立国际服务业外包基地,逐步形成国际服务业外包的完整产业链。

  提高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提高外贸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1.提升制造业国际化水平。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增强产业配套和协同发展能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2.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密切跟踪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绿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战略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3.利用全球资源促进创新。

  鼓励国内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自建、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发挥技术进出口交易促进平台的作用,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大型骨干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依托,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广东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4.扩大科技对外开放。

  鼓励跨国公司在广东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与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成果的国际市场。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积极融入科技全球化进程,在国外申请专利,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5.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促进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和“广东服务”跨越。推动出口从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新的核心竞争优势转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自我转型的内生动力,夯实出口的产业和技术基础,鼓励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培育出口品牌,支持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鼓励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资本运营中心,使香港成为“走出去”的信息平台和融资平台。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文/郭楚 编辑/杨瑞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