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人才如何创造?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软件,人才,如何,创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29 16:01
本报记者 汤浔芳
6月,又是一年的毕业季。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管系电子商务班2010届毕业生尹国鹏拿到了惠普的Offer。和他一样,7月,将有3000多名学生将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毕业,绝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工作。据了解,今年仅英特尔就从这所学校要了十几名学生去做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其他的“订户”还有惠普、SAP、NEC、东软等多家知名IT企业。
今年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立10周年,而十年来,这里总共培养了17000名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都超过90%。缘何一个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却能够深受IT名企的青睐?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专访时,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院长温涛表示,这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IT应用型大学定位大有关联。
人才三步曲
中国的软件人才缺口巨大早已是业界不争的事实。有数据表明,未来十年,国内每年软件人才缺口将达到20万。但是由于大学教育体制的原因,培养出来的应届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与业界脱节”,企业对大学应届毕业生“不感冒”。“现在70%以上的企业都认为,不经过一定的培训,大学毕业生难以尽快融入工作岗位。”IT教育专家、计算机世界大学副校长金鹏指出。
对于软件企业来说,大量需要的是基础性软件开发程序员,这些员工在公司中的比例最大,需要规模化培养。温涛认为,大学是规模化培养人才的一个基地,应该培养大量中低端软件技术人才,这个工作只企业是不行的。
目前,东软、文思创新、软通动力、海辉软件等外包企业都针对大学生进行免费培训。在培训之前,这些企业往往通过合作机构、大学挑选一些优秀的大学生。“企业一般根据岗位需求来确定人才标准、地域、人才数量,作为人才服务机构,我们再来划定目标院校的层次、范围和专业,通过相关的高校组织选拨准人才。”金鹏说道。
一般来说,企业进行人才培训包含4个方面,一是技术培训,针对不同业务类型、不同岗位进行培训;二是相关工作规范的培训,如文档编写格式;三是外语培训;四是职业规划的培训。这样的培训短的需要1个月的时间,更多的需要3~5个月的时间。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并且,企业在人才培训上的更多精力是着眼于内部员工。因为企业需要建立其人才梯队,要选拔培养大量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曾经IT培训机构在弥补高校IT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发展到了现在,IT培训机构很多是“拉大旗,作虎皮”。学费昂贵、宣传忽悠成分高、学习效果不佳等不利因素让IT培训的路越走越窄,在人才培养上越来越边缘化。
以北京某知名IT培训班为例,学制10个月,学费16900元,办毕业证还要另交4000元。这相当于一所普通大学的四年学费。不仅收费不菲,很多时候还无法保证内容。有些机构的“对日软件外包培训班”,在半年的培训时间里,有4个多月在学日语,教的技术却只是皮毛。
“培训机构如果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做好长期的规划,不短视,那么它在整个软件人才培养环节中还是大有可为的。”金鹏指出。
金鹏还强调,在软件人才培养上,大学、人才服务机构、企业这三者之间可以扮演互为辅助的作用。大学需要挑大梁,进行基础性的通识教育,服务机构更适合针对特定的方向进行招聘的组织及拓展培训,企业则是为本身的员工或潜在员工建立成长通道。
创新教育模式
大学的IT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这个现象已经是个人尽皆知的事情。虽然许多大学也通过与企业交流、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大学等方式积极适应社会需求,但是效果却始终差强人意。有业内人士指出,很多高校与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都“有名无实”,企业更多的是借它来做品牌宣传,而人才培养几乎是空谈。
这一点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似乎有所不同。依托于东软集团这个软件外包的龙头企业,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得以与企业进行“亲密接触”。据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与英特尔、IBM、SAP、惠普、思科、微软、东芝等企业共同设计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开发、资源建设。这使得整个教学能够跟得上业界的节奏,毕业生能够适应IT产业的需求。
温涛表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既是东软发展的人才蓄水池,又是大连软件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而现在这两个方面的比例在发生变化。据了解,现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每年有3000多名毕业生中,大约只有100人最后会到东软工作。
据了解,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所有的专业设置都与IT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EHR为重点、电子商务专业以软件开发为优势,就连日语和英语等语言类专业也要用两年的时间学习计算机的相关应用。这样的设置既是学院定位为IT的需要,也让学生学习了多元化的知识,不像国内很多高校在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明明是工科强,却死活要发展文科,以图综合大学的名气。
当然,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最负胜名的是它TOPCARES-CDIO教学方式和SOVO(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大学生创业中心)。在国际上最新的工程教育改革成果——CDIO基础上,东软的TOPCARES-CDIO包含了8大指标体系,分别为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社会价值。于2002年创建的SOVO有30余家学生虚拟公司,由学生自己管理运营,这在很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行业人士指出,SOVO能够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问题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
另外,“双师、双语、双岗”也是这这所学校培养人才的制胜之道。教师在学校教学了一段时间后,再去企业里面当工程师来“锻炼”,接触业界动态和最新的技术。“教计算机的,如果不接触工程,过几年,你就会对整个工程生疏了,对IT的最新技术就不懂了。”温涛认为,IT教师一定要跟得上技术更新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