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推动远程医疗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Web 2.0,推动,远程,医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29 16:08
病人过视频会议、网络电话、即时通信、Web2.0社交网站等方式与医生进行远程医疗,这在美国大受欢迎,是发展势头很迅猛的一个潮流。
沈建苗编译
Janel Wood是一位职业母亲,她9岁的儿子患有偏头痛的毛病。最近,当儿子偏头痛发作时,Wood采用了一种新方式来给儿子看病——通过视频会议、网络电话和即时通信等方式,与医生进行联络。
趁儿子回来吃午饭的空当,Wood登录到了当地一家诊所的网站,通过视频会议和即时通信与值班医生进行联系,随后值班医生在网上查看孩子的电子病历,发给Wood一些关于偏头痛日常护理的文章链接以及播客,最后嘱咐孩子多喝水。几天后,孩子的病就慢慢好了。
Wood说:“网上看病非常快捷,而且高效。我们利用午饭休息的空当给孩子看病,他没有落下一节课,为此他还有点不高兴呢,原以为能在家里休息几天不用去上课。”
远程医疗受青睐
很多人认为,远程医疗似乎是一种冷冰冰、没有人情味的病人护理方法,但医生们表示事实恰恰相反。他们正迅速、积极地采用这种方法,通过远程医疗,医生能与病人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并且在病人就诊前指导他们如何处理病情。
明尼苏达大学医学中心急诊室助理医疗主任Eric Christianson医生说:“我们发现,病人对远程医疗的反馈非常好。”这家医院现在有36名医生在试用针对病人的Web 2.0服务,这些医生轮流值班,承诺为病人提供网上会诊服务。上班时间是: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周末的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这些服务由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商American Well公司提供。
American Well与微软合作,利用微软的HealthVault电子病历服务。有了这项服务,病人就可以把自己的完整病史安全地保存在网上,检查结果和放射照片也可以上传到网上档案。病人控制着对其信息的访问,必须指定谁可以查看这些档案。Google Health是另一项很流行的网上电子病历服务,也用于网上访问病人信息。
明尼苏达的蓝十字和蓝盾组织向众多雇主提供网上病人服务,再由各雇主提供给雇员。会费约为10美元或20美元,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非会员每使用一次服务,需付50美元。而在其他州,蓝十字和蓝盾组织向所有会员提供这项服务,不管雇主是谁。
社交网站参与其中
用来促进医生与病人联络的工具不只是安全的视频会议、即时通信或电子邮件。众多诊所和医院还在使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用来发布健康信息,建立便于病人们相互交流的网上社区。
Jeff Livingston是得克萨斯州欧文市的一名妇产科医生,他说他所在的诊所拥有10名医生,总共约有600名Facebook粉丝和1500多个Twitter关注者。他们不但使用社交网络服务,通过文本消息来进行联络,还能阅读有关避孕、母乳喂养及其他各种保健话题的帖子,并发表看法。
新妈妈们还可以通过由其诊所的病人自行建立的Facebook社区网页MacArthur OB/GYN,分享宝宝照片,这个社区网页人气很旺。MacArthur OB/GYN的Facebook粉丝还可以通过这个社交网站彼此联系,讨论在接受医疗程序方面有什么体会。
MacArthur使用了Kryptiq公司开发的安全消息发送和加密病人的门户网站,让病人可以查看自己的全部图表、预约医生、领取检查结果,并与医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咨询个人健康方面的问题。该门户网站和安全消息系统符合《健康保险可携性及责任性法案》(HIPAA)的相关规则,这让诊所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联系既安全,又易于跟踪。
Livingston表示,他通过Facebook或Twitter给予病人的指导越多,病人来就诊时准备得越充分。他说:“如果你想一想现在看医生的情况,会发现有点儿本末倒置 。如果就诊花十分钟,那么六七分钟用于了解基本情况,比如服了什么药,身体有什么问题。然后我们迅速体检,检查一番,然后在最后几秒钟告诉病人该怎么做。”
比如,经常有年轻病人向Livingston咨询如何避孕。如果他们从来没咨询过这问题,那么Livingston通常就要多花点时间,解释各种避孕措施的利弊。不过,要是他能指导病人查阅一些网上资源,比如他制作的播客或Facebook上的链接,那么大多数病人来就诊时就已经心里有数了。
更让人高兴的是,“事先对病情有所了解的病人所作的决定,与我会为他们做出的决定常常完全一样。”
Livingston表示,他希望病人把他的Facebook和Twitter页面看作是某种“知识库”。Livingston说:“我们的Facebook页面非常本地化,这是病人与我们诊所进行联系的平台。利用Twitter,我可以指导病人看哪些文章、博文以及OB/GYN觉得有意义的内容。但使用Twitter后,该页面其实变成了国际化。我们的关注者遍布世界各地,他们觉得我们是一个可靠的女性健康内容资源。”
尽管Livingston表示,很难确切表明在维护网页上投入的时间带来了多少回报,但是社交网站无疑带来了无形收益,包括病人的忠诚度,还提高了诊所的工作效率。“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变了就诊方式。如果你让病人积极关注自身健康,他们会做出很合理的决定。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个新概念。”
病人授权给医生查看病历
Donita Gano是名护士,住在夏威夷。去年秋天,她在比格岛附近的一座火山远足时摔倒,结果引起手臂感染。她通过夏威夷医疗服务协会(HMSA)享用政府资助的保险方案,接受手臂感染后的治疗。
Gano家里的旧电脑没有视频会议功能,于是她通过网络电话与当地医院负责其保险方案的急诊室医生通话。她授权这位医生可以查看其电子病历,那样医生就能查看其病史。然后,医院以电子方式把药方开给药房,领取抗生素药,Gano当天就能拿到药。“这太好了!我喜欢医生可以查看我的整个病史,你要把查看病史的电子权限授予医生。”Gano说,“我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不愿意这么做,这么做很有意义。”
HMSA在一年前启用Online Care系统,明尼苏达蓝十字和蓝盾组织也使用该系统。OptumHealth是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UnitedHealth集团旗下的部门,今年早些时候它开始在得克萨斯州提供虚拟医生服务NowClinic,打算今年晚些时候向全美推广。纽约北部地区的蓝十字和蓝盾保险组织已公布从今年夏天开始,为会员提供虚拟医生就诊服务的计划,纽约州由此成为提供私密网上聊天或语音电话咨询服务的第四个州。
电子健康政策研究所的执行董事Neal Neuberger表示,医生通过社交网站与病人联系是发展势头很迅猛的潮流。市面上还出现了针对iPhone等设备的一大批应用软件,那样病人就可以联系医生,或者查找当地的医疗服务。“这类应用软件多达数百种。”
隐私是问题吗?
“目前,很多医生在隐私问题和政府补助问题上心存疑虑,这让他们没有积极使用Web 2.0技术。”Neuberger强调,“即使得不到补助,还是有许多医生觉得有必要消除其中的一些问题和顾虑,能够与病人进行远程互动。”
Livingston表示,他很清楚潜在的隐私问题,但是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小题大做。在我看来这非常简单。你无法在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诊断、治疗,或讨论任何个人健康信息。所以要是病人在Facebook上问我一个非常私密的问题,出于法律上的原因,我不会作答。”
行医过程中采用Web 2.0技术的医生应该关注网上那些宽泛的保健话题,这些话题不涉及任何具体的治疗。Livingston说:“病人在遵守规则方面其实做得很好。上Facebook的人了解Facebook,他们才不会在留言墙上发布‘我觉得自己患了性病’这样的内容,免得天下人看见。”
据国际性内容聚集和医生协作网站MedTechIQ的创始合伙人Conrad Clyburn声称,促使医生采用Web 2.0工具的另一个因素是,电子病历提供商正开始把短信和视频会议工具直接嵌入到软件中。
SaaS模式受医生欢迎
Web 2.0并不只是用来医生与病人进行联络。现已开发出一大批企业2.0软件,让医生可以彼此联系,或者医生组织之间共享最佳实践和新兴技术方面的心得体会。
Neuberger是美国远程医疗协会政策委员会会长,他说:“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开始使用这些工具来解决与推广新型、复杂的健康信息技术有关的问题。”事实证明,企业2.0软件和服务特别有助于小型诊所推广电子健康档案,而美国大部分医生在这些诊所工作。现在美国大约有788000名医生,其中512000人在医院外面行医。
全国协调员办公室负责管理通过《促进经济和临床健康的健康信息技术法案》(HITECH)拨放的约460亿美元资金,该法案已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为了让部署的电子健康技术获得上万美元的政府补助,医生及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必须证明在有意义地使用了网上健康档案系统。
Clyburn表示,现在约45家厂商提供处理医生问题的博客或微博网站,最紧迫的问题涉及电子健康档案的实施。其中比较受欢迎的网站是Sermo.com和Webicina.com。这些网站之所以大受欢迎,原因主要是负责推广电子病历技术的医生大多数经营小型诊所,在实施这类技术方面缺乏经验,也基本上没有多少IT人员。
因而,比较小的诊所倾向于为电子病历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比如免费服务Practice Fusion和NoMoreClipboard。Clyburn表示,这两项服务都“相当好用。”
Clyburn说:“今后几年,这种模式的服务会备受关注。当前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医生倾向于使用低成本解决方案。我认为,低成本解决方案将是SaaS模式,这种模式非常适合通过发送消息和我们在云环境所习惯的其他方式,实现网上互动和病人就诊。”
微软医疗将重点主推数据集成平台,这与一年多来主推HIS的做法略有变化。微软医疗中国负责人首度亮相,阐明思路。
微软医疗中国路径清晰化
本报记者 朱小兵
微软医疗在中国的路径变得越来越清晰。继2009年微软医疗选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合作部署其Amalga HIS之后,最近浮出水面的另一个项目——北京协和医院实施微软Amalga UIS(统一智能系统),代表了这一变化的基本方向。
“如果还按照原先的思路推HIS,会有一些问题。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真的再去重复捆绑式的HIS,也会把我们陷入到一个很难的境地。” 5月下旬,几个月前才到任的微软医疗行业大中华区总经理徐晖首次出现在《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面前。2008年年底微软医疗首次在中国浮出水面。经过两年多的寻觅,微软医疗中国的领军人终于得以敲定。
协和部署UIS
继去年选择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合作测试微软医疗的三大产品线之一的Amalga HIS之后,微软在国内医疗行业的合作案例就鲜有新的动静。近来北京协和医院正在全线实施Amalga UIS整合平台的消息,着实引发业内关注。
“我们已经在开始做实施,而且逐步在上线。工作还没有做完,但是目前整体的部署状况令人满意。”徐晖透露。这一案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微软医疗中国的基本策略。“UIS将是我们在中国市场重点推广的产品线。”徐晖表示。
之所以更倚重信息整合平台,是因为大多数医院已经拥有很多的应用系统。北京协和医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些系统的厂商很多,沉淀了大量的信息。接下来医院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坚信,信息整合和利用,将会转变为医院的生产力。”
徐晖认为,以前业界都希望将HIS作为医院整体的信息平台,这无形之中偏离了HIS最初的功能诉求。大家很自然地想在HIS系统加入很多的功能,如分析、数据处理功能等,HIS系统也不堪重负。这无形之中给众多HIS厂商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有更好的独立的信息整合平台,能够脱离HIS,不仅可以让HIS的功能回归到一个简单的范畴,同时也给其他系统信息的集成和利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和灵活性。以一个平台来整合信息,让HIS回归到原来——UIS平台就是希望带来这种新想法、新思路,从而有望真正把医院的信息更好地解放出来。
徐晖表示,产品在协和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这是毫无疑问的。协和在全国医疗方面的领先性,意味着它的运作模式和流程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一般医院。“我们有信心去迎接挑战,而且实施当中发生一些困难,我们不会特别惊讶或沮丧。反而觉得这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机会。”
夯实基础
戏称自己在海外呆了半辈子的徐晖,却用了很多国内企业常用的“练内功”三个字,对自己走马上任几个月以来的工作做了极其简洁而低调的概括。
徐晖说,医疗是微软一个比较独特的部门,甚至是唯一一个面向细分行业应用的特例。微软计划从做产品到平台,最终可以演变成做服务。对于医疗行业,微软一方面决心很大,舍得投入——比尔?盖茨基金在中国主要的两大方向就是是医疗和教育;另外一方面,微软医疗仍处于谨慎练内功的阶段。
“我们要从技术、产品和人员等各个方面,针对医疗行业开展基础建设,通过人员逐步的到位和培训,产品逐步落地和本地化,针对医疗行业的特点形成一些特定的技术优势。”徐晖说,“对于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并不是把产品卖出去就可以放手了,而是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微软医疗关注的不是单纯一个产品,而是中国医疗发展的需要。微软医疗的角色,是从工具和支持者的角度顺应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顺应政府和医疗机构的潮流。”
徐晖说,“如果我们真的站在CIO或院长的角度去看,他们要解决医院整体的信息化,其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单纯地要换HIS,而是如何真正地解放医院的信息,更好地帮助医院收集和利用信息。”
拓展渠道以及IT服务合作伙伴,也是徐晖考虑加强的重要的方面。他表示,作为技术原厂商,微软更乐意与医疗行业的集成服务商进行开放的合作。
移植产品化经验
产品化能力是微软的进入医疗重要依托。“也许微软最开始进入一个行业时,会遇到很多不熟悉的领域,但是微软有一个很强大的力量,能够深层次地和有预见性地分析提炼客户的需求,能够把客户复杂的需求简单化,变成一个产品。”徐晖说。
医疗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有着自身的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比如流程的特异性和地域上的特异性。徐晖表示,在产品化过程中,要真正把适用的技术带到国内,再把国内种种的需求把握好,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努力在于把我们的研发团队在中国本土化,我们在中国已经有超过百人的研发团队;同时,我们要逐步去理解中国医院管理背后的需求。”
对于微软的另一条产品线——面向个人健康管理的Health Vault,徐晖的态度是,“我觉得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并且不一定很遥远。Health Vault平台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个人是否方便和有无积极性参与个人健康管理;另一方面是做好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这将取决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方、甚至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共享。”
每周卫事:
卫生部:农村儿童大病医保将全国试点
日前,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优先选择几种危及农村儿童生命健康、医疗费用高、经积极治疗愈后较好的重大疾病开展试点,提高儿童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可先从解决0~14周岁儿童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类重大疾病入手。
原则上,新农合对试点病种的补偿比例应达到本省(区、市)限定费用的70%左右,医疗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再行补偿,补偿比例不低于限定费用的20%。(来源:《京华时报》)
北京医改新政今日部署 将提高医保报销比例
6月12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医改大会,《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最终亮相。计划两年内由政府总投资337亿元,并提出改革成果要惠及在京常住居民,包括来京务工人员、驻华机构人员等。北京将加大公立医院的建设投入,尤其让大型公立医院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并且20家医院实施双休日全天门诊和节假日门诊服务,更好地服务各层次人群。
此外,北京将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水平,2010年各类参保人员参保率将达90%以上,并于今年实现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即时结算。为了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的上涨,北京将探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探索药品销售价格差别率管理试点,即在不突破15%的前提下,低价药品差价率从高,高价药品差价率从低。(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市定点医院月底前全部开通社保卡
日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第11批持卡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名单,持卡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再增加104家,此次公布的定点医疗机构多数是社区医院。至此,全市已经开通的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384家,约占到全部1800多家医院中的八成。6月底前,所有定点医院将全部开通社保卡,完成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社保卡的发放。(来源:《新京报》)
……
沈建苗编译
Janel Wood是一位职业母亲,她9岁的儿子患有偏头痛的毛病。最近,当儿子偏头痛发作时,Wood采用了一种新方式来给儿子看病——通过视频会议、网络电话和即时通信等方式,与医生进行联络。
趁儿子回来吃午饭的空当,Wood登录到了当地一家诊所的网站,通过视频会议和即时通信与值班医生进行联系,随后值班医生在网上查看孩子的电子病历,发给Wood一些关于偏头痛日常护理的文章链接以及播客,最后嘱咐孩子多喝水。几天后,孩子的病就慢慢好了。
Wood说:“网上看病非常快捷,而且高效。我们利用午饭休息的空当给孩子看病,他没有落下一节课,为此他还有点不高兴呢,原以为能在家里休息几天不用去上课。”
远程医疗受青睐
很多人认为,远程医疗似乎是一种冷冰冰、没有人情味的病人护理方法,但医生们表示事实恰恰相反。他们正迅速、积极地采用这种方法,通过远程医疗,医生能与病人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并且在病人就诊前指导他们如何处理病情。
明尼苏达大学医学中心急诊室助理医疗主任Eric Christianson医生说:“我们发现,病人对远程医疗的反馈非常好。”这家医院现在有36名医生在试用针对病人的Web 2.0服务,这些医生轮流值班,承诺为病人提供网上会诊服务。上班时间是: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周末的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这些服务由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商American Well公司提供。
American Well与微软合作,利用微软的HealthVault电子病历服务。有了这项服务,病人就可以把自己的完整病史安全地保存在网上,检查结果和放射照片也可以上传到网上档案。病人控制着对其信息的访问,必须指定谁可以查看这些档案。Google Health是另一项很流行的网上电子病历服务,也用于网上访问病人信息。
明尼苏达的蓝十字和蓝盾组织向众多雇主提供网上病人服务,再由各雇主提供给雇员。会费约为10美元或20美元,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非会员每使用一次服务,需付50美元。而在其他州,蓝十字和蓝盾组织向所有会员提供这项服务,不管雇主是谁。
社交网站参与其中
用来促进医生与病人联络的工具不只是安全的视频会议、即时通信或电子邮件。众多诊所和医院还在使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用来发布健康信息,建立便于病人们相互交流的网上社区。
Jeff Livingston是得克萨斯州欧文市的一名妇产科医生,他说他所在的诊所拥有10名医生,总共约有600名Facebook粉丝和1500多个Twitter关注者。他们不但使用社交网络服务,通过文本消息来进行联络,还能阅读有关避孕、母乳喂养及其他各种保健话题的帖子,并发表看法。
新妈妈们还可以通过由其诊所的病人自行建立的Facebook社区网页MacArthur OB/GYN,分享宝宝照片,这个社区网页人气很旺。MacArthur OB/GYN的Facebook粉丝还可以通过这个社交网站彼此联系,讨论在接受医疗程序方面有什么体会。
MacArthur使用了Kryptiq公司开发的安全消息发送和加密病人的门户网站,让病人可以查看自己的全部图表、预约医生、领取检查结果,并与医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咨询个人健康方面的问题。该门户网站和安全消息系统符合《健康保险可携性及责任性法案》(HIPAA)的相关规则,这让诊所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联系既安全,又易于跟踪。
Livingston表示,他通过Facebook或Twitter给予病人的指导越多,病人来就诊时准备得越充分。他说:“如果你想一想现在看医生的情况,会发现有点儿本末倒置 。如果就诊花十分钟,那么六七分钟用于了解基本情况,比如服了什么药,身体有什么问题。然后我们迅速体检,检查一番,然后在最后几秒钟告诉病人该怎么做。”
比如,经常有年轻病人向Livingston咨询如何避孕。如果他们从来没咨询过这问题,那么Livingston通常就要多花点时间,解释各种避孕措施的利弊。不过,要是他能指导病人查阅一些网上资源,比如他制作的播客或Facebook上的链接,那么大多数病人来就诊时就已经心里有数了。
更让人高兴的是,“事先对病情有所了解的病人所作的决定,与我会为他们做出的决定常常完全一样。”
Livingston表示,他希望病人把他的Facebook和Twitter页面看作是某种“知识库”。Livingston说:“我们的Facebook页面非常本地化,这是病人与我们诊所进行联系的平台。利用Twitter,我可以指导病人看哪些文章、博文以及OB/GYN觉得有意义的内容。但使用Twitter后,该页面其实变成了国际化。我们的关注者遍布世界各地,他们觉得我们是一个可靠的女性健康内容资源。”
尽管Livingston表示,很难确切表明在维护网页上投入的时间带来了多少回报,但是社交网站无疑带来了无形收益,包括病人的忠诚度,还提高了诊所的工作效率。“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变了就诊方式。如果你让病人积极关注自身健康,他们会做出很合理的决定。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个新概念。”
病人授权给医生查看病历
Donita Gano是名护士,住在夏威夷。去年秋天,她在比格岛附近的一座火山远足时摔倒,结果引起手臂感染。她通过夏威夷医疗服务协会(HMSA)享用政府资助的保险方案,接受手臂感染后的治疗。
Gano家里的旧电脑没有视频会议功能,于是她通过网络电话与当地医院负责其保险方案的急诊室医生通话。她授权这位医生可以查看其电子病历,那样医生就能查看其病史。然后,医院以电子方式把药方开给药房,领取抗生素药,Gano当天就能拿到药。“这太好了!我喜欢医生可以查看我的整个病史,你要把查看病史的电子权限授予医生。”Gano说,“我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不愿意这么做,这么做很有意义。”
HMSA在一年前启用Online Care系统,明尼苏达蓝十字和蓝盾组织也使用该系统。OptumHealth是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UnitedHealth集团旗下的部门,今年早些时候它开始在得克萨斯州提供虚拟医生服务NowClinic,打算今年晚些时候向全美推广。纽约北部地区的蓝十字和蓝盾保险组织已公布从今年夏天开始,为会员提供虚拟医生就诊服务的计划,纽约州由此成为提供私密网上聊天或语音电话咨询服务的第四个州。
电子健康政策研究所的执行董事Neal Neuberger表示,医生通过社交网站与病人联系是发展势头很迅猛的潮流。市面上还出现了针对iPhone等设备的一大批应用软件,那样病人就可以联系医生,或者查找当地的医疗服务。“这类应用软件多达数百种。”
隐私是问题吗?
“目前,很多医生在隐私问题和政府补助问题上心存疑虑,这让他们没有积极使用Web 2.0技术。”Neuberger强调,“即使得不到补助,还是有许多医生觉得有必要消除其中的一些问题和顾虑,能够与病人进行远程互动。”
Livingston表示,他很清楚潜在的隐私问题,但是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小题大做。在我看来这非常简单。你无法在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诊断、治疗,或讨论任何个人健康信息。所以要是病人在Facebook上问我一个非常私密的问题,出于法律上的原因,我不会作答。”
行医过程中采用Web 2.0技术的医生应该关注网上那些宽泛的保健话题,这些话题不涉及任何具体的治疗。Livingston说:“病人在遵守规则方面其实做得很好。上Facebook的人了解Facebook,他们才不会在留言墙上发布‘我觉得自己患了性病’这样的内容,免得天下人看见。”
据国际性内容聚集和医生协作网站MedTechIQ的创始合伙人Conrad Clyburn声称,促使医生采用Web 2.0工具的另一个因素是,电子病历提供商正开始把短信和视频会议工具直接嵌入到软件中。
SaaS模式受医生欢迎
Web 2.0并不只是用来医生与病人进行联络。现已开发出一大批企业2.0软件,让医生可以彼此联系,或者医生组织之间共享最佳实践和新兴技术方面的心得体会。
Neuberger是美国远程医疗协会政策委员会会长,他说:“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开始使用这些工具来解决与推广新型、复杂的健康信息技术有关的问题。”事实证明,企业2.0软件和服务特别有助于小型诊所推广电子健康档案,而美国大部分医生在这些诊所工作。现在美国大约有788000名医生,其中512000人在医院外面行医。
全国协调员办公室负责管理通过《促进经济和临床健康的健康信息技术法案》(HITECH)拨放的约460亿美元资金,该法案已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为了让部署的电子健康技术获得上万美元的政府补助,医生及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必须证明在有意义地使用了网上健康档案系统。
Clyburn表示,现在约45家厂商提供处理医生问题的博客或微博网站,最紧迫的问题涉及电子健康档案的实施。其中比较受欢迎的网站是Sermo.com和Webicina.com。这些网站之所以大受欢迎,原因主要是负责推广电子病历技术的医生大多数经营小型诊所,在实施这类技术方面缺乏经验,也基本上没有多少IT人员。
因而,比较小的诊所倾向于为电子病历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比如免费服务Practice Fusion和NoMoreClipboard。Clyburn表示,这两项服务都“相当好用。”
Clyburn说:“今后几年,这种模式的服务会备受关注。当前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医生倾向于使用低成本解决方案。我认为,低成本解决方案将是SaaS模式,这种模式非常适合通过发送消息和我们在云环境所习惯的其他方式,实现网上互动和病人就诊。”
微软医疗将重点主推数据集成平台,这与一年多来主推HIS的做法略有变化。微软医疗中国负责人首度亮相,阐明思路。
微软医疗中国路径清晰化
本报记者 朱小兵
微软医疗在中国的路径变得越来越清晰。继2009年微软医疗选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合作部署其Amalga HIS之后,最近浮出水面的另一个项目——北京协和医院实施微软Amalga UIS(统一智能系统),代表了这一变化的基本方向。
“如果还按照原先的思路推HIS,会有一些问题。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真的再去重复捆绑式的HIS,也会把我们陷入到一个很难的境地。” 5月下旬,几个月前才到任的微软医疗行业大中华区总经理徐晖首次出现在《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面前。2008年年底微软医疗首次在中国浮出水面。经过两年多的寻觅,微软医疗中国的领军人终于得以敲定。
协和部署UIS
继去年选择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合作测试微软医疗的三大产品线之一的Amalga HIS之后,微软在国内医疗行业的合作案例就鲜有新的动静。近来北京协和医院正在全线实施Amalga UIS整合平台的消息,着实引发业内关注。
“我们已经在开始做实施,而且逐步在上线。工作还没有做完,但是目前整体的部署状况令人满意。”徐晖透露。这一案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微软医疗中国的基本策略。“UIS将是我们在中国市场重点推广的产品线。”徐晖表示。
之所以更倚重信息整合平台,是因为大多数医院已经拥有很多的应用系统。北京协和医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些系统的厂商很多,沉淀了大量的信息。接下来医院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坚信,信息整合和利用,将会转变为医院的生产力。”
徐晖认为,以前业界都希望将HIS作为医院整体的信息平台,这无形之中偏离了HIS最初的功能诉求。大家很自然地想在HIS系统加入很多的功能,如分析、数据处理功能等,HIS系统也不堪重负。这无形之中给众多HIS厂商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有更好的独立的信息整合平台,能够脱离HIS,不仅可以让HIS的功能回归到一个简单的范畴,同时也给其他系统信息的集成和利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和灵活性。以一个平台来整合信息,让HIS回归到原来——UIS平台就是希望带来这种新想法、新思路,从而有望真正把医院的信息更好地解放出来。
徐晖表示,产品在协和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这是毫无疑问的。协和在全国医疗方面的领先性,意味着它的运作模式和流程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一般医院。“我们有信心去迎接挑战,而且实施当中发生一些困难,我们不会特别惊讶或沮丧。反而觉得这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机会。”
夯实基础
戏称自己在海外呆了半辈子的徐晖,却用了很多国内企业常用的“练内功”三个字,对自己走马上任几个月以来的工作做了极其简洁而低调的概括。
徐晖说,医疗是微软一个比较独特的部门,甚至是唯一一个面向细分行业应用的特例。微软计划从做产品到平台,最终可以演变成做服务。对于医疗行业,微软一方面决心很大,舍得投入——比尔?盖茨基金在中国主要的两大方向就是是医疗和教育;另外一方面,微软医疗仍处于谨慎练内功的阶段。
“我们要从技术、产品和人员等各个方面,针对医疗行业开展基础建设,通过人员逐步的到位和培训,产品逐步落地和本地化,针对医疗行业的特点形成一些特定的技术优势。”徐晖说,“对于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并不是把产品卖出去就可以放手了,而是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微软医疗关注的不是单纯一个产品,而是中国医疗发展的需要。微软医疗的角色,是从工具和支持者的角度顺应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顺应政府和医疗机构的潮流。”
徐晖说,“如果我们真的站在CIO或院长的角度去看,他们要解决医院整体的信息化,其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单纯地要换HIS,而是如何真正地解放医院的信息,更好地帮助医院收集和利用信息。”
拓展渠道以及IT服务合作伙伴,也是徐晖考虑加强的重要的方面。他表示,作为技术原厂商,微软更乐意与医疗行业的集成服务商进行开放的合作。
移植产品化经验
产品化能力是微软的进入医疗重要依托。“也许微软最开始进入一个行业时,会遇到很多不熟悉的领域,但是微软有一个很强大的力量,能够深层次地和有预见性地分析提炼客户的需求,能够把客户复杂的需求简单化,变成一个产品。”徐晖说。
医疗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有着自身的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比如流程的特异性和地域上的特异性。徐晖表示,在产品化过程中,要真正把适用的技术带到国内,再把国内种种的需求把握好,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努力在于把我们的研发团队在中国本土化,我们在中国已经有超过百人的研发团队;同时,我们要逐步去理解中国医院管理背后的需求。”
对于微软的另一条产品线——面向个人健康管理的Health Vault,徐晖的态度是,“我觉得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并且不一定很遥远。Health Vault平台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个人是否方便和有无积极性参与个人健康管理;另一方面是做好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这将取决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方、甚至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共享。”
每周卫事:
卫生部:农村儿童大病医保将全国试点
日前,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优先选择几种危及农村儿童生命健康、医疗费用高、经积极治疗愈后较好的重大疾病开展试点,提高儿童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可先从解决0~14周岁儿童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类重大疾病入手。
原则上,新农合对试点病种的补偿比例应达到本省(区、市)限定费用的70%左右,医疗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再行补偿,补偿比例不低于限定费用的20%。(来源:《京华时报》)
北京医改新政今日部署 将提高医保报销比例
6月12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医改大会,《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最终亮相。计划两年内由政府总投资337亿元,并提出改革成果要惠及在京常住居民,包括来京务工人员、驻华机构人员等。北京将加大公立医院的建设投入,尤其让大型公立医院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并且20家医院实施双休日全天门诊和节假日门诊服务,更好地服务各层次人群。
此外,北京将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水平,2010年各类参保人员参保率将达90%以上,并于今年实现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即时结算。为了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的上涨,北京将探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探索药品销售价格差别率管理试点,即在不突破15%的前提下,低价药品差价率从高,高价药品差价率从低。(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市定点医院月底前全部开通社保卡
日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第11批持卡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名单,持卡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再增加104家,此次公布的定点医疗机构多数是社区医院。至此,全市已经开通的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384家,约占到全部1800多家医院中的八成。6月底前,所有定点医院将全部开通社保卡,完成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社保卡的发放。(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