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拒绝克隆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数字,城市,拒绝,克隆
  • 发布时间:2010-06-29 16:26
  数字城市建设有多热?看看上海世博会上有多少个场馆有相关演示就知道了。可是热归热,数字城市的建设最忌盲目跟风。如何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城市建设战略目标,打造个性化的“数字城市”?让我们听听经验丰富的IT服务提供商、数字城市建设专家达科公司怎么说。

  本报记者 李智鹏

  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同学通过网络、“面对面”一起庆祝生日;还在家里待产的孕妇,能够让医院的医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心跳、血压、脉搏等指标,并接受医生的指导,同时方便地预定产房;道路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拥堵时,驾驶员能够收到实时交通信息,自动选择交通流量小的最佳路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里或者教室之外的任何地方上课;等候公共汽车时,通过公交站牌可以查询城市的最新演出信息然后订票。。。。。。

  这些令人心动的场景,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思科馆里展示的未来数字城市(Digital City)生活小景。

  数字城市的蓝图如此美妙,以至于当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数字城市”的建设热潮。

  数字城市热浪来袭

  美国副总统戈尔在1998年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全世界的专家、学者、城市建设和管理者都认识到“数字地球”战略将是推动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此后,与“数字地球”相关、相似的各种概念也层出不穷,其中以“数字城市”流传最为广泛,各个国家的不同城市近年来纷纷进行“数字城市”的建设或立项。

  “数字城市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技术背景,是IT技术、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首先,视频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得语音、数据、视频应用的合一成为可能,并且逐渐普及;其次,云计算浪潮使人们对于信息、资源、计算工具等可以仅仅使用而不需拥有;第三,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地使用网络。”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IT服务提供商达科(Datacraft)亚洲公司首席执行官Bill Padfield告诉记者。

  伴随全球的数字城市建设,一股数字城市的建设热潮也在我国悄然兴起。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广州等地已经相继提出了数字城市建设规划,并开始进行试点建设,各地都把建设数字城市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措施。可是,在数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当前普遍存在着“缺乏总体框架,没有标准可依”的问题;各地、各部门分头建设,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许多地方对建设数字城市存在盲目性,不知从何下手,甚至盲目模仿其他城市。

  其实,数字城市不是一个单纯的项目或系统,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或发展战略。要为数字城市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难,因为人们很难界定究竟哪些是数字城市的具体内容、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可以看作是实现了数字城市。不过,数字城市并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它将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划根火柴,就有火焰

  “打造一个数字城市时,必须要关注六个基本要素——信息通信技术、政府预算、市场结构和竞争、应用程序和内容、政策和法规,以及公私基础设施投资。这六大要素是打造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实现数字城市的基础。在这六个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鼓励城市的领导人去考虑未来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以及它将会为人们提供何种服务。人们对数字城市的认知度以及人本身,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达科新西兰公司战略与联盟部业务经理Nick Boag认为。

  当前数字城市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各个城市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战略目标,切忌盲目跟风、甚至克隆别的城市。“不同城市之间是有区别的,每个城市关注的重点不同,出发点也不同。如果一个城市非常关注医疗健康,那它的数字城市建设可能会从医疗健康做起,让人们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医疗健康服务;有的城市认为技术是将来经济的推动点,那这些城市可能就会非常关注技术和创新的投入。总而言之,数字城市建设需要以最终结果为目标,要有确定性,就像人们划着一根火柴,就一定会产生火焰。”

  以达科公司在新西兰建设的one.govt政府网络项目为例,该项目就是针对新西兰各政府部门之间需要更好地联网、协同办公的特点,建设一个满足政府部门需求的网络,使新西兰政府14个部门300多个办事处都能够在同一个政府网络内自由沟通、交换信息。达科公司还为该项目制作了一个路线图,下一步将实现新西兰各政府部门不仅在新西兰本国、在全球范围内也可以进行互通。“上海和新西兰是完全不同的城市,需要考虑的重点可能也是完全不一样的。”Nick Boag表示。

  夯实数字城市基础

  围绕数字城市建设,思科在此次上海世博会上重点展示了其“智能+互联社区”计划,内容包括为城市提供包括公共事业、安全保障、互联建筑、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学习、体育场馆和政府服务等各类智能互联解决方案。作为思科多年的“亲密战友”、亚洲区惟一一家金牌认证合作伙伴,达科公司则推出了与思科馆展示主旨完美契合的数字城市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工作中心和智能交通管理解决方案,可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建设智能社区打造一个能推动社会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

  数字城市建设涉及各行各业,达科公司业务涉及的五大核心行业包括金融服务、媒体通信、制造、旅行/运输、房地产及公共事业部门,全部都和数字城市密切相关。“达科在不同领域为不同层面的数字城市建设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包括: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在基础设施之上的高级服务,包括安全、数据中心整合等,当前热门的统一通信和网真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达科公司现有的解决方案中;此外,达科也非常重视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服务,如:公共云、私有云等。”Nick Boag称。

  Bill Padfield表示,达科公司将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达科公司在中国现有6个分支机构,今年将再增加5个。通过达科公司的解决方案,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政府部门将享受到统一通信、网真等先进应用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更快跨向数字城市的美好未来。

  链接:

  数字城市涉及的关键技术:

  一、宽带网络

  “数字城市”涉及到大量图形、影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数据量非常大,因此需要非常好的宽带基础网络来承载。

  二、海量存贮

  除了网络外,计算机服务器与存贮设备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数字城市”涉及地理数据,数据量大,一个大中型城市的数据可能以TB计,因此“数字城市”的数据存贮可能是采用多服务器,分布式管理,如何将它们有效连接和协调管理将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

  三、联邦数据库

  联邦数据库(Federated DataBase)的概念有别于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除了包含分布式的概念以外,还指异构数据库和空间数据的多比例尺数据库。“数字城市”中的数据一般包含五种类型:二维矢量图形数据、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属性表格数据、城市三维图形与纹理数据。由于城市各部门的应用不同,它们可能还是多比例尺的和分布式的,所以需要用到“邦联数据库”。

  四、数据共享与互操作

  数据共享是“数字城市”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除了政策和行政协调外,技术上仍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数据共享有多种方法,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数据转换,不同的部门分别建立不同的系统,当要进行数据集成或综合应用时,先将数据进行转换,转为本系统的内部数据格式再进行应用。建立“数字城市”应该追求直接的、实时的数据共享,就是说用户可以任意调用“数字城市”各系统的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实现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五、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数字城市”的基础之一是地理空间数据,这就为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提供了一个展示丰富多彩现实世界的机会。“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包括二维数据和三维数据。目前二维数据的可视化问题已基本解决,剩余的问题属于艺术加工的范畴;三维数据的可视化或者说虚拟现实技术目前仍是一个难点。

  六、超链接技术

  “数字城市”有很多的系统,或者说很多网站,需要把它们超链接起来。从硬件技术和网络协议上说,超文本链接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数字城市”涉及到图形、图象等数据,远没有超文本链接那么简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