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宝马X1城市越野车似乎处于人气上升期,个头虽小但不乏一定越野能力,价格虽贵但不乏舒适体验,更重要的是小身材在低油耗的前提下实现了全功能值得称赞。在发布了酷睿i7/i5/i3后,英特尔这个“IT宝马”也开始强调低能耗和它的多功能性。
酷睿i7代表了超强的性能,就像宝马7系加长版一样,采用酷睿i7的笔记本电脑个头也都不小;酷睿i5为一中庸产品,针对兼顾性能和体积的笔记本电脑而设计;酷睿i3则偏重于提供高性价比,因此只是全新酷睿家族中的入门产品。
在汽车领域中,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近期逐渐被广泛采用,大排量的豪华车也能借此技术降低油耗。可是IT领域中的燃料电池技术迟迟难以实用化,要想降低功耗还得从“芯”开始,CPU这个笔记本电脑的发动机又成为焦点。
众所周知,处理器的功耗主要是对电力的消耗,消耗电力的同时又产生了大量热量,因此电力消耗的降低不仅实现了功率的降低,同时也会使得发热量降低,因此仅需较小的散热器和风扇就可以将温度维持在安全范围内。那么,如何实现电力消耗的降低呢?一方面在于CPU制造工艺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在于CPU工作电压的降低。32纳米制程技术的特点已是老生常谈,在此我们锁定超低电压处理器产品(ULV)。
超低电压处理器和低电压处理器(LV)的历史已经相当悠久,但是限于采用这些产品的价格非常高昂,因此它们未能流行起来。迫于笔记本电脑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谓的“消费级”超低电压处理器(CULV)的概念被抛了出来,而采用这些产品的笔记本电脑不仅各个机身轻盈,而且价格也十分划算。但是从计算机世界实验室所进行的CULV产品性能测试中我们也看到,对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的用户并没有太多选择,好在酷睿i7-660UM诞生后性能和功耗可以进一步兼顾。
我们在对普通酷睿i7处理器的测试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其强大的性能,但45瓦的TDP功耗决定了它不可能出现在一台超轻薄型笔记本电脑上,而酷睿i7-660UM的18瓦TDP功耗改变了这个现状,酷睿i7-540UM和酷睿i3-330UM则具有更好的性价比。
对于仅需要在笔记本电脑上观看高清视频、玩普通网络游戏的用户,处理器所整合的显示功能已经够用,而且相对于独立显卡来说它具有价格低廉、低功耗的特性,毕竟对笔记本电脑来说重量和电池续航时间往往比性能更重要。(李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