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芳 网络大V如此生活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花千芳,网络,媒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0 08:26
习主席文艺工作座谈会受邀网络作家
“习主席文艺工作座谈会传达的理念和我希望的方向是一样的。”花千芳自去年10月15日参加习主席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后,接受了上百家媒体的采访,他愿意用自身行动去传递正能量。
他是农民草根,也是网络红人,这两个身份和谐地落在他身上,朴实、坦率、狡黠、思辨,都是他。
你以为他是网络、电脑迷,充满好奇心地钻研一切与电脑、网络相关的事物时,他却说他不网购,他嫌支付宝麻烦,花嫂子帮他网购。他最近好久没玩儿游戏了,几年前他用养鸡挣的钱在县城全款买了房,再用当时仅剩的3000元买电脑时,只考虑够写字够上网,甚至硬盘空间都不用太大。他一不小心就露出文艺范儿。他其实是文艺青年,热爱生活的部分方式就是在网络上表达观点。与其说网络改变了他的生活,不如说网络常态让新时代文艺青年有了更多发声的机会。
他独立思考,他充满正能量。
一批鸡苗进栏后,大约需要52天全出栏。花千芳在这50多天里不会有太多外出走动,他怕带回来病菌,因为鸡苗太容易生病了。花千芳会比平时有更多时间耗费在网上,打游戏,看电影,看小说,看论坛,看资讯,聊天……边养小鸡儿边上网,大概是新时代农民的生活方式。
大唐无双,网游的;烽火战国,网页的;帝国时代,单机的。花千芳掰着手指头数,说他什么样儿的都玩儿过。网游游戏中,他打过满级,网页游戏中,他有一阵儿当过会长,他们那个会曾经在三个区域都是第一。他不会沉迷于游戏,只是偶尔会上瘾。
他攒的第一台电脑考虑了玩游戏需要的电脑配置,双核的,光机箱就花了3000多块钱。2006年,整个村庄刚刚装上网络机房。花家小妹在县城电信公司工作,一天回家跟花千芳说,你用的这个网络机房几十万呢!那时,村里就他一个人用电脑上网,相当于整个网络机房只为他一个人服务,他对妹妹说,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收回这成本啊。他一年交宽带费400元,偶尔网络出现状况,他打一个电话,2小时左右就有人上门来。
花千芳理想中的生活,是在一个人少的地方,能有自己的一家农场,过那种田园般的生活。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他觉得吃炒鸡蛋就挺好,后来就想有一大片房子,养一大群鸡。这算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大目标。他初中毕业后出门打工前前后后接近10年,刷碗,摘菜,切菜,在工厂干过操作工,建筑工地干过水电工……没有一份工作干得超过1年,有时工资就几百块。他觉得无论多努力也不太能轻易立足,更不用谈理想中的农场生活,于是选择回家务农。
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花去了多半时间与电脑在一起,但可以搞清楚其构造的人不多,花千芳不像新千年时那些年轻的电脑迷,把电脑拆了装,装了又拆,自己可以攒个电脑,他不会攒电脑,甚至连重装系统也不会,装软件,杀毒啊,也只是“勉强够用”。有时电脑出了故障没法用,他需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花30元左右找人重装系统,后来村里通了柏油路,坐车来回的费用大概是80元,他觉得实在不值,逼得没辙了,自己慢慢也会了。花千芳的家在长白山余脉,从县里到他家,需要一圈一圈绕着山路走,大概有20公里山路,修柏油路时,他的发小跟他说,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走上这样的路。花千芳在外面打工的时间长,知道村村通公路早晚会到自己家,但当他听到发小的真实感受时,也觉得很感慨。
花千芳说,对于山民来说一辈子遇到的有意思的事儿也就那么几件,有人可能在山里捡了个袍子都会说上好多年好多遍。他多年前到天津打工期间,他走到一个大厦门口,门自动打开,当时吓他一跳,他从两扇门之间穿过时还战战兢兢,生怕门再合上,这是他第一次遇见自动门。他过年回家把这个经历告诉乡亲们,他们说,你脑子有毛病吧,怎么可能你走到门口,门自己就开了呢。
他们的村庄地广人稀,没有太多户人家,他就用上网打发时间。他觉得在网上闲聊,看论坛发表观点,比打游戏更轻松,不用一个一个的角色去练号,不用去升级装备,不用去打造武器,也丰满了他的精神世界。花千芳早早就感受到,网络虚拟空间肯定是虚拟的,但网络上电脑前坐着的人是真实的,他一直相信,自己表达的话起码是要负责任的,不能以为反正谁也不知道我,就胡说八道。
“网络能改变你的世界观?”
“那当然了,绝对是改变了。完全的不一样了。网络是能让我变化最大的地方。”
养小鸡很关键的一点是,不能让小鸡生病。花千芳身边的一个朋友盖鸡棚挣到钱,跟他们当地开阔的地理条件有关。每批鸡苗接手过来,只要把鸡苗养大,就一定会有人回收。花千芳想着这样的生意稳赚不赔,就于2006年投资6万盖了鸡棚。他2004年结婚时,父母给了他4万5千,除去结婚的开销,还剩4万,他又问妹妹借了2万,凑齐了这6万元。他养小鸡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他们家有50亩玉米地,当然,用自家玉米饲料喂养小鸡,也要给他父母买玉米的费用。
每年4月,花千芳会在玉米地播种,随着半机械化耕作方式的实现,播种时间越来越短,半个月播种完后,一年之内只需要隔些时间去打药。在收割玉米地之前,他会抽出几个整段时间来养鸡。他将鸡棚调到33度,让6000只鸡苗进棚,之后每天调低半度,直到这批鸡出棚。在养鸡的过程中,鸡多半会生病。通常一只鸡需要的药费是3元左右,因为场地的条件,花千芳采用中药调理,这样一只鸡的药费只需要5毛钱。本来每只鸡养大能挣3元,花千芳采用中药的方式,一批鸡能挣到2批鸡的利润。
在收割完玉米后的冬天,花千芳会以天气太冷不易为鸡棚升温控温为由,跟老婆说,冬天就不养鸡了。这样,他可以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收割季节构思,可以在整个深冬写字,也可以边养小鸡边写字,自然也可以在农作不忙的时候写字。13岁时他看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发现原来有人可以把武侠写得这么有趣,立志当作家。之后,一来因为家里穷,一来认为自己有些成熟了,对未来的事情想得更多,还因为想去写武侠小说,初中毕业时曾经全村成绩第一的他没参加中考。网络小说的兴起,让他又可以回归作家的梦想。
他至少可以用写网络小说打发时间,他觉得反正自己有大把的时间。他从起点网开始写,有时候1个月写3万字,有时候写30万字。大部分网络小说的盈利模式是网站先免费给读者阅读10到20万字,读者需要订阅才能把一部小说看完。作者再与网站分成。起初至少有2年,他挣不到任何钱。他仍然用此打发时间,他认为总有一天能挣到钱,他还觉得自己能出书。小说只要在网络上火了,就会有出版社找来出书。他不爱看网络小说,他用自己曾看过50遍的《红楼梦》,看过的鲁迅的书,王朔的书,金庸的书等作为依据去创作。他认为网络是传统小说的另一种传播途径。写到第4年时,“我们的末日”连载让他慢慢挣到了钱,有时一月几百,有时一月几千。但是他觉得这样好累,每天要写5000字以上,他还现写现编过200万字的小说,而这跟他养鸡的回报比起来好少。在养鸡方面,他1年挣10多万,可能第2年因小鸡生病全赔,第3年又能挣回10多万,时赔时挣,也不妨碍他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他在网络上对国际资讯的了解也能帮助他更好的致富。比如国产大豆是1块8毛的时候,进口到港的南美大豆才1块4毛多,如果他看到南美今年大豆欠收,他会赶紧多买点饲料屯着,因为它马上就会涨价。饲料相对便宜了,成本降低,赚的钱自然会更多。比如鸡苗价格越贵,证明他放的量越多,因为物以稀为贵,而因为贵大家就会放更多量。这就证明,这批鸡长大了之后走向市场,货就多了,而货多的时候就便宜了。
花千芳认为自己在编故事上不是高手,他认为写网络小说与传统文学也不一样,他举例说,传统小说需要的文字精练在网络小说上不一定用得上,写网络小说遇到精彩情节就该拖长,加大笔墨敞开来写,二者写作技法就有很多不同之处,网络也不一定是传统文学新的传播途径。当他明白这些道理时,已经5年过去了。
2012年元旦,他放弃了写网络小说,更放弃了出本书。他有时候想,畅销书发行量有的就几万本,多的几十万本,而网络上点击量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影响力很大。“点击量几百万,那都不是什么事儿。”他说,只有出书才能成为作家,这个想法可能也是有局限性的。
花千芳有事儿没事儿爱去论坛闲逛,以前是为写作查些资料,后来就成了习惯,遇到好的观点会表达赞赏,遇到不好的,他也会出来跟人理论。一次,他看到一人文字写得好看,但是一琢磨说的不对,他觉得那人在给政府抹黑,他就跟人理论,争论激烈时两人对骂,只是,花千芳本身就写作,懂得在版规范围之内跟人理论,那人骂出来的话却不合适。用不着花千芳投诉,那人就被版主给封了。花千芳也遇到过语言水平不错的,真能把事拧起来说,看起来还挺有道理,他需要琢磨好久才能反驳对方。
论坛上有些人会用逗乐的方式写东西。比如,“逆光飞行”,“青春配小四”,花千芳一直想写中国近代史,当他看到这些萌化体后,决定用轻松、逗乐,让人愿意往下看的方式,用他许多年来逐渐成形的观点与视角,来写近代史,写大国之间的事情。为方便人们阅读,他一段一段地写,贴到论坛上,11天时间,中间还休息了1天,他写了近300段,15万字。“那是在2012年3月,我已经不想写网络小说了,也不想写成书的事儿了,就是在论坛上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把我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看法写出来,很真实。以前有人跟我说过,放下名利心,反而能写出更好的东西,我没有体会过,这次完全就是这种情况。”他说。
《星辰大海》的点击量很高,有的篇章几万,有的篇章几百万,在天涯论坛首发后,被其他论坛纷纷转载,其中,美言网专门开设花千芳专栏,名为花儿朵朵。花千芳成了论坛红人。“花通华,《说文解字》里说,草本为花,木本为花,花与华其实是一个意思。所谓华夏民族,就是像花一样美丽的民族。千是千千万万,芳是芳香。”这是花千芳在文章中为自己的笔名做的解释。原名宁学明。
2014年12月,花千芳的作品《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得以出版。因为《星辰大海》中摘取了几百句网友对每篇文章的评论,他将自己定义为“编著”。
花千芳在鲁迅文学院的房间还留有他与同学们玩儿过的痕迹,他的同学们,几乎都是网络作家,好几个年薪上千万的,好些年薪几百万的。不到一个月的文学研修班,不只就文字而说文字,还教音乐、舞蹈、画作等艺术赏析。本刊采访他时,距离2014年10月15日参加习主席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花千芳接受了上百家媒体的采访,即使他回到东北老家,也有5,6个记者扛着摄像机到他家里,拍摄一天,他按他们的要求做出不同的动作。
花千芳问一旁的摄影记者是否抽烟,然后递给他一支烟,两人抽了起来。采访间隙,他接了几个电话,有约采访的有约聚餐的。他对记者说,估计未来半年,甚至2年之内,依然会采访不断。
“有那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吗?”
“肯定是啊。而且是好大的馅饼。我没被这个馅饼一下打趴下,我就很厉害了。像我现在这种情况属于极其特殊的一个事件。它的出现是因为如今我们处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交汇点,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太快了,我们交流的速度变快了,政府的管理需要跟上,才会把我和周小平两个纯草根拎到这个位置上。”他说。
在参加习主席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时,花千芳没料到竟从习主席口中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当时的原话是:‘我们的会上还来了两位网络作家,周小平和花千芳,在哪儿坐着呢?’那一刻简直不知所措,不由自主地就站了起来,举手说:‘习大大好!’总书记微笑点头……”花千芳在微博里记录下这一刻。
他说:“习总书记点我名字时,我没有感觉到紧张。总书记特别亲和,感觉就像是邻家大叔。习大大一点也不胖,而是非常壮实魁梧,他的话语和动作,给人感觉十分踏实。”
最初有人问他见到习主席这件事对他生活的影响时,他会告诉人家没什么变化,只是会多了一些采访,不太耽误码字。其实,2014年整年,作为网络正能量作家、网络大V,他因为参加国信部的一些活动,参加一些国际性的会议,都在这样的生活中度过。只是,当他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每个人告诉他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时,他不太能确定自己的生活是否会依然不变。有人希望他多写几本书,有人希望他多看几本书,有人建议他多出去讲讲课,有人希望他帮助一些网站做一些事情,还有人希望他给大家讲讲怎么在网上少摔跟头……
“将来怎么发展不是没有想清楚,我压根儿就不知道。”他说。
“不过,我还真有一个大规划,但我现在不方便说,反正是好事儿,而且好几件好事儿。”他笑。
文:本刊记者 陈珂 摄影: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