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 才情很多有点麻烦(上)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吴海燕,才情,音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0 08:31
在中国美术学院一位老师的家中,吴海燕听到了她想要的音乐。
她与同学们在敦煌莫高窟上一起追太阳。每天爬到山坡上,看到太阳,直至它落下,他们往前跑,又看到太阳。又一个太阳落下后,他们会往前追下一个,追到很远。
他们往回走,散步在莫高窟空旷的沙漠上,尽头处沙漠与天际相连,前方开始打雷下雨。远古情景就在眼前。
她有10年时间都不知道拿什么表达丝绸之路的深邃、沙漠的空旷、中华文化的博大,这些来自大三夏季毕业实习旅行带给她的震撼,班里每个人都曾在洞窟里拿手电筒照着壁画,临摹了一个礼拜——据说这是敦煌最后一次对大学生开放临摹。
时隔30年,吴海燕至今仍能体会到1983年快毕业时的创作激情。“那个时候很年轻也很幼稚,总想在设计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做凤凰图案的壁挂,画一些图却没法实现,还学了很多技艺,10年都在摸索,总想做成什么大事儿,其实真没那么简单。”她说。
吴海燕去音响店找有雷声的音乐,人家说,哪有雷声的音乐?除非去录下来。她说要能表现空旷的音乐,现实的雷声不够空旷。1993年,恩雅的音乐还没进入中国。吴海燕在一位老师的家中听到了从国外带回来的恩雅唱片,立刻确定:“我要的就是这个音乐效果,声音从远处滚过来!”
帽檐弯度与中国古建筑的弯度类同,蜡烛的灯光、丝绸的飘逸、手绘的工艺、敦煌的文化,这些元素都在服装与设想的模特表演上得到体现,只是她以敦煌之行为灵感,并将作品命名为“鼎盛时代”,需要相符合的音乐匹配她脑海里构思的整体动态感。得到恩雅唱片时,离参赛时间已经很接近了。
1993年5月7日,北京国际饭店表演厅内,灯光渐暗。突然,如豆的灯火从后台闪出,渐行渐明,8位模特手持流苏低垂的竹编灯笼,头戴竹编檐翅高翘的帽子,身着手绘的丝绸服装,就像从远古飘来的飞天,翩翩出现在T型台上,资料记载了这一经典画面。在首届兄弟杯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宣布吴海燕获得唯一金奖时,她还在后台拼命地找自己好不容易用竹子编的手镯、帽子,害怕它们被踩坏了。
另外一名参赛选手以创新的几何图案与她共同成为金奖争夺者,只是国际评委坚持认为,他们见过太多几何创意了,金奖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对丝绸的探索把她引向竹编与丝绸的融合时,她还没有来得及探究丝与竹的历史渊源。全世界有300多个丝竹社,丝绸承载了很多故事,竹子有节节高的精神,也被赋予了很多寓意。总是怀有兴趣,便总会有疑问,总会解开神秘,以致总有全新认识。
她首先是在外婆的手中认识丝绸。外婆每年夏天都要把箱子里的一些衣服拿出来晒晒,吴海燕觉得很好奇,为什么它们是亮亮的?再大一点时,她开始喜欢养蚕宝宝,儿时一直搞不懂,蚕宝宝吐出来的丝怎么会变成服装?她后来在书上看到丝绸织造,知道丝绸织品需要考虑地域资源,桑树一定要在水气条件好的地域种植,桑叶长得好,蚕宝宝才养得很好。每个地方的桑叶不一样,丝的品种也有很多,杭州丝绸美名远扬。她在大学课本上看到,能保留下中国纺织品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丝绸,因为材料好,因为织造工艺,还因为精美的图案。
她庆幸自己的专业与丝绸之路的辉煌,与丝绸上传奇的图案有关,她开始关注产业链,关注丝绸的遭遇。然而,她能够看到的中国丝绸遭遇却往往是“二进二出”、“三进二出”。丝绸刚刚织出来,在白坯的时候就被国外品牌买走,要印染的时候又运到中国来,污染在中国。印好了又回去做时装,再高价卖到中国来。一次她在法国埃菲尔铁塔上的礼品店里看到一个丝绸头巾,还与服务员就其是中国丝绸还是法国丝绸理论了起来……她那时强烈感受到,中国几千年文化中有许多特有的本质上的东西,需要后人通过科技的手段通过创新去重新解读。她浓浓的爱国情怀因此被激发了出来。
吴海燕在1998年发表过一篇文章,希望兴起丝绸的第三次浪潮。在她的观点里,如果说大漠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是中国丝绸的第一次辉煌,张骞出使到欧洲之后,西方人把丝绸当成软黄金,那么第二次浪潮的结果是失败的,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全世界都用丝绸,外国人都到中国来采购丝绸,最后变成了在美国地摊上都能买到丝绸沙滩裤,丝绸水洗裤,1美元1件的衣服。
她设计制作丝绸百工图,在杭州展示厅常年展示,她将丝绸百工图印在头巾上,印在本子上,制作成文化礼品。2003年她曾极力呼吁杭州政府尽快梳理丝绸产业链,重视丝绸女装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研究。如今,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她一直坚持中国文化“活化”当下设计,坚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强调年轻人“一手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与技艺、一手把握世界先进文化与科技”。她告诉学生,毕业设计考察就应该亲身走走丝绸之路那条线,这会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
吴海燕在1993年获奖后,第一次跟随当时中国纺织部部长杜钰洲先生考察香港时,她的许多丝绸作品早已跟随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杭州喜得宝公司赴前苏联、捷克、新加坡、美国等多次展演与交流。
1984年留校任教时,系主任与老教师们给她定位:“我院要开设服装设计这门专业,你一个女孩子比较适合,慢慢把这个专业做起来吧。”在那个时代她发现没有任何有关这方面的教材,权威性的杂志也只有《中国服装》。她从第一个学期开始跑工厂跑企业,发现工厂有国际著名品牌加工的纹样与服装,而且往往提前一年或半年的信息,她一边寻找最新的信息一边寻找练手的机会,反过来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总结并及时反馈于教学中。浙江省丝绸进出口公司每年都要出口很多丝绸服装,需要拍一些比成衣更概念的服装做广告或封面,这在当时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吴海燕凭着自己的实力与努力,使得公司在众多选择中连着五六年请她设计丝绸服装。时至今日,她一直感谢当初公司给她的练手机会。那几年,在杭州喜得宝丝绸公司、杭州凯地丝绸公司、杭州丝绸联合印染公司也不断有她的身影出现……今天,有些企业已然消失,有些企业重组了,但最初10多年合作过的那些企业让她在实践的层面懂得了服装是什么。
服装是为人设计的,做服装需要定位,这些服装生意的基本观念在90年代已然非常清晰。服装生意人对服装的认识彼此相互影响,在品牌的概念还没有那么强烈时,大家有一阵子普遍将自己的服装用年龄来定位,有的定位在20岁,有的定位在50岁。吴海燕懵懂地感到,衣服是要有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可能从年轻到年长的人都会喜欢,比如休闲或是优雅,只是体型、尺寸的不同而已。“我记得当时在杭州凯地丝绸公司做总设计师的时候,设计一批定位在成熟年龄层面的丝绸服装放到专卖店销售,我专门到店里站柜台,发现年轻人也喜欢我设计的服装,这下坚定了我的判断,如果把服装用年龄来定位,那就做窄了。应该是风格定位。”她凭借满身热情往前冲,边教学边做设计,对服装学的方方面面,常常会有独到的见解。
“我愿意去做事情。”她评价自己。
这次发布会的作品没有那么天马行空,更具成衣化,是成衣与艺术的结合。吴海燕是这么想的,其他人也是这么评价的。从第一次获奖到1997年底,吴海燕做了很多次发布,有趋势性的,有表演性的,有成衣化的。个人的设计才能在她心里,也在熟知她的人心里,是闪亮的符号。1997-1998年,中国服装在转型,品牌运作、百年品牌成为焦点词眼,很多商业品牌获得极大成功。吴海燕为角逐1997年首届中国国际时装周金顶奖而准备的以“进化”为主题的发布会,也是应了服装表演越来越成衣化的趋势。
她与首届金顶奖擦肩而过,与她相比,当年金顶奖设计师张肇达从海外回国做设计,并为著名的杉杉集团创造了很大的效益。
如果说1993年是一个转折点,让吴海燕从杭州走向全国,那么1997年是一个更大的转折,她真正意识到,设计师需要深入行业,融入社会,需要好的平台发挥才干。
时装周闭幕的当天晚上,中国服装集团的老总电话邀请吴海燕出任该集团的总设计师,并于第二天随集团一行人同去长白山考察时,她马上就答应了。而在时装周开始的前几天,吴海燕收到的是日本三菱公司的岛林先生的合同书。那年年初,岛林先生在杭州凯地丝绸公司看中了吴海燕设计能力,跟她说:“你的作品很像日本著名设计师森英惠的作品。你是否愿意把你的作品打到世界去?我想成立一个吴海燕国际服装公司,把你的作品推到国际上,你将会成为中国的森英惠!”交流了几个月后,双方谈判顺利,岛林准备调运游艇与吉普车到杭州为吴海燕在西湖拍摄大片,并规划了公司的策划与包装方案,半年的交流使吴海燕从岛林言传身教处学到了国际上如何进行品牌定位、规划与包装,吴海燕希望参加了时装周以后与对方签约。
在岛林送来合同后,吴海燕深思熟虑并反思,做品牌就必须离开教学岗位,今后所有作品的著作权肖像权等都将属于日本人投资的公司。从民族精神的角度,从设计发展的角度,吴海燕最后拒绝与岛林签约合同。
决定担任中国服装集团总设计师时,中国美术学院也给了她很大的空间,告诉她:“你上完课,就应该到社会上去,多实践,把经验带回学校教学就可以了。”
文:本刊记者 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