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危机论再起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关键字:私人债务,房地产
  • 发布时间:2015-03-30 13:14

  研究过去50多年来所发生的22金融危机,发现都有两个共同现象,即私人债务一开始就很高,之后就快速累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如此,1991年日本金融危机如此,亚洲1997年金融危机亦是如此,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更是如此。

  中国危机论再次甚嚣尘上,是又一次狼来了?还是狼真的来了?

  总部位于费城的风险投资机构Gabriel Investments合伙人瓦格表示,中国当前经济状况很像2008年的美国,私人债务飙升,恐引爆金融危机。

  何谓私人债务?简单讲,主权债或者国家债务也称公共债务,而公司和个人家庭的负债就是经济学中的私人债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经在2013年发表研究称,相比巨额的公共债务,沉重的私人债务对经济增长更加不利。巨额私人债务的恶性影响在信贷驱动下的繁荣崩溃中会格外凸显。

  借贷超出收入过多的家庭纷纷削减他们的开支,而家庭开支正是GDP的主要构成。过度杠杆化的公司放弃了投资,并将重点放在通过还贷收缩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银行则由于债务侵蚀了资本,而变得更不愿意放贷。这些不良趋势彼此强化,加大了对经济增长的整体拖累。

  实际上,债务危机中问题最大的意大利,其实私人债务并不高,个人和企业的负债率都偏低,而主权债务却偏高。

  瓦格称,研究过去50多年来所发生的22金融危机,发现都有两个共同现象,即私人债务一开始就很高,之后就快速累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如此,1991年日本金融危机如此,亚洲1997年金融危机亦是如此,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更是如此。

  这些描述都正确,但是不准确,而且以此总结中国的经济走向,显然不理解“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瓦格指出,中国的私人债务飙升速度为人类史上首见。他说:“自2008年以来,中国私人债务已飙破12兆美元,但中国GDP仅增约4.5兆美元。中国经济体系里有庞大的坏账,产能过剩的现象严重。”瓦格说,中国私人债务占GDP比约211%,美国才146%

  与此同时,《中国即将崩溃》的作者章家敦再次附会,虽然2.7%的比率要低于国际公认的3%的安全警戒线,但仍有两个因素会让中国经济的观察人士感到不乐观。“一是中国2015年的GDP能否实现政府预期的7%。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8%。二是中国是否会按预算执行支出存在疑问。中国总理和财长都表示,如果2015年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央政府将会加大支出刺激经济。”

  章家敦表示,除提高政府支出外,中国政府没有其他更好的刺激经济的办法。他说:“降息和让人民币贬值这类货币政策只能加剧资本外流。”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中国银行售汇逆差50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82亿美元,显示资本外流且外流压力增大。如果扩大开支,中国政府的预算赤字率就可能超过美国。2005年,美国预算赤字率预计为2.6%。

  目前,中国的主权债务状况似乎也不容乐观。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年初的一份报告说,2014年,中国国家债务总额达到占GDP282%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甚至高于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水平。

  报告显示,在中国的全部债务中有近一半与房地产有关,包括家庭债务、非金融公司债务和政府债务。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2014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导致中国国内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全线上升。

  2014年末,深圳房地产开发商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能偿还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一笔4亿港元(约合5200万美元)的贷款,成为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首例违约。而佳兆业集团只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冰山一角。

  赵岩/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