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跟我一起住吗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打工,住房,教师
  • 发布时间:2015-04-23 14:59

  李老师这几天很纠结,不为别的,就是上门要做他老伴的人纷至沓来。

  事情是这样的。

  李老师是一位乡村教师,中年丧偶,既当爹又当妈,把儿子抚养长大。儿子长大后有出息,大学毕业后,办了企业,生意兴隆,赚了不少钱,在城里买了房,娶了媳妇安了家。

  儿子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想起父亲一生含辛茹苦,孤孤单单,就把退休在家的老父亲接到城里住,体贴入微地照顾。

  儿子很孝顺,媳妇很贤惠,都遂老人的意。李老师跟儿子生活在一起,无忧无虑,其乐融融,颐养天年,脸上整天挂着笑。

  儿子的企业越做越大,做到了国外,带着妻子到了国外打拼,李老师独住在城里,成了孤家寡人。

  李老师一人住在一百多平方的套房,看着空荡荡的住房,进进出出很是寂寞。李老师想着回乡下住,儿子不同意。儿子说:“城里条件好,生活也方便,为啥要回老家住?”

  李老师说:“一个人住在城里,人生地不熟,连说话唠嗑的人都没有,太冷清了。”

  儿子觉得也是,安慰道:“套房有空房间,你就写一个告示,免费提供住房。让那些在城里打工且没有住房的年轻人,跟你住在一起,这样就不冷清了。”

  李老师一想,这是好主意,想了一个通宵,拟写了几张《你能跟我一起住吗》的告示,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公告栏里。

  告示一贴出,吸引了很多人,也引起了很多议论。

  有的说:“真有这样的好事吗?骗人的吧!”

  也有的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太不可思议了。”

  议论管议论,有好奇者来了。李老师热情接待,诚心诚意地说明情况,还带他们看了空房间。

  前来察看的年轻人来了一批又一批,结果,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前来跟李老师一起居住。

  李老师很纳闷,这样的好事,怎么就没人来居住呢?

  李老师多了一个心思,托人暗中了解,才知道年轻人不愿意居住的原因:他们有个顾虑,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李老师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要是出了意外,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受牵连,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李老师心灰意冷,自己的一番好心,得不到人家的领情。一气之下,李老师萎靡不振,似乎苍老了好几岁,头发全白了。

  李老师几次动了回老家居住的念头,又怕拂了儿子的孝心,没跟儿子说,强颜欢笑居住在城里。

  有一天,李老师在家看电视,进来了一位中年妇女。中年妇女清清爽爽,衣服得体,笑着对李老师说:“李老师,看你一人挺孤单的,我来陪你吧!我也没了老伴,很凄凉,我们组成一个家庭如何?相互有个依靠。”

  李老师毫不迟疑,摇摇头说:“不合适呢!我一大把年纪,还要找老伴,让人家耻笑。”

  中年妇女很扫兴,僵着脸走了。

  中年妇女出去不久,又来了一位姑娘。姑娘打扮很时尚,说话嗲声嗲气,看上去很温柔。

  姑娘冲着李老师莞尔一笑,说:“李老师,你看我怎样?又年轻又有活力,我们来个老少配吧!我会好好地照顾你一辈子的。”

  李老师吃了一惊,心里想,太荒唐了,一老一少组成家庭,大逆不道。要是乡亲们知道了,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李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小姑娘,我可以做你的爷爷了,你嫁给我,成何体统?”

  “城里流行老少配呢!只要你情我愿,还怕人家嚼舌头?”姑娘嬉皮笑脸地说。

  李老师严肃地说:“城里是城里,我是从乡下来的,乡下人有乡下人的规矩。再说,我也是一位教师啊!”

  姑娘冷冷地说:“真是死脑筋,不开化,教书教糊涂了。”说着气咻咻地走了。

  连日来,李老师家门庭若市,上门来的都是女性,请求跟李老师组成新家庭。

  李老师被纠缠得心力交瘁,烦恼不已。

  一天,李老师起了早,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张贴的告示一一撕了下来。

  徐成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