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渡十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摆渡,水东河,撑船
  • 发布时间:2015-04-23 15:32

  发源于虎头水库的水东河,从博白穿山出林逶迤而来。虽然只跨两县,仅百十公里,但也形成个小水系,将沿岸土地分割成两边。逢着国道公路的地方,自然有桥通行,可那些前不着街后不着市的村落,就只有靠摆渡来接通两岸了。

  要说水东村名不见经传,可从这里过来,便可以接通公路,通州达市,于是不知道从哪一代起便设置了渡口。两岸人们趁圩入市,寻亲访友,都得从这里通过。往来于河两岸的一条小木船,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五尺,没樯没橹,用条长竹篙往水里撑。撑篙的汉子约摸三十多岁,身体矮胖,排行第十,大家都叫他“撑渡十”。他人貌丑脾气坏,脑筋也不太活泛,用当地话说是“争一锤”,这是借用木匠师傅的行话,做工入榫不到位,得加一锤才能敲进去。人虽如此,可他忠于职守,以船为家,自从接手渡工以来,从来没有过“野渡无人舟自横”,并且,练得了一手好本领,无论水多深浪多急,只要他一篙到底,那船就会来去自如,安稳如磐。

  一些船客,上了船之后,总喜欢与他逗笑,问他:“十哥,你有几兄弟呀?”

  他边撑船边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我……我有四兄弟呀!”

  “不是吧?你哪有四兄弟?”那人反问。

  “撑渡十”干脆停篙腾出手指,面红耳赤地说:“这、这、哪有假?我数你听:我、我哥、我爸、我妈。”

  逗他的人乐了:“哈哈,不错,刚好四个!”

  “不错吧?”他对着船客们骄傲地昂起了头。

  那时,乘船过河每人每次要收五分钱过渡费。“撑渡十”不识字,有人拿二分的纸币当五分的给,也不知道他认不认出来,反正照收了。至于那些老弱病残的乘客,没钱给,他也照样渡。

  “撑渡十”单身寡佬的,自接父亲的班后就以渡口为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从早到晚,守着渡船。有时,半夜有人因急事要过河,喊醒他撑渡,也没怨言。

  乡里说起他的撑船技术,也都竖起大拇指。这两米多长一米宽的小木船,在他手中那根四米竹篙的摆弄下,服服帖帖地来回穿梭在河面上。

  搭“撑渡十”的渡船,人们放心。这么多年来,他撑的渡船一直是平安无事的,就是偶尔出点小意外,也是有惊无险。

  那年的中秋节前夕,老天突下暴雨,雨后的河水湍急。按理,这情形不开渡的。可“撑渡十”凭自己年轻力壮和过硬的撑船技术,有人要过河,他照样开船。

  那天又逢集日,要过渡出街的人很多。第一渡,站在船尾的“撑渡十”左右挥篙用力,小船在湍急的洪水冲击下,不那么驯服,可总算平安抵到对岸。第二渡,候船的人急于过河蜂拥着往小船里挤。小船吃水很深。“撑船十”发火了:“丢那妈,不要命了?后面的几个下去。

  人下去几个,可还是超载,两边船舷差不多贴近了水面。任凭‘撑渡十”的发火、恶骂,再也没人肯下船了。他也只好挥篙,小心翼翼地撑着满载的小船向对岸驶去。船到河心时,不知是风吹浪猛,还是人动的因素,小船向一边倾斜,随即进水,满船人“哇呀”地惊叫着。

  “站好,不要动!”“撑渡十”大喝一声,双脚把定,如金刚罗汉,稳立船中,然后左右挥篙,把慢慢下沉的小船撑向对岸。但是,快要靠岸时,渡船还是下沉了。生长在河岸边,男人都会游泳。他们三扒两扒的就游上岸。只是有几个女人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正在十几米外一浮一沉的。

  撑渡十连救两个上岸,回头一看,还有一个被翻滚的洪水越卷越远,便又扑进河里,奋力向那女人游去,潜进河里将快要下沉的女人托起了。

  女人得救了,“撑渡十”却再也没有回来。

  洪水退去了,渡船修好了,摆渡在继续,只是掌篙人再不是“撑渡十”了。

  林永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