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中国传统取名报告
- 来源:读天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名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8 08:34
如何取一个好名字?这是一个大众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种族,都有不同的说法。但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别人看起来、听起来都不别扭,否则这便算不上好名字。
这里,我们不妨跟古人学学,看看他们都是怎么选字取名的。
什么时候该给孩子取名?
“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名字,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词组,一个意思。但在古人看来可不是一回事情,“名”就是名,“字”就是字,“名”和“字”是两个概念,这与“姓”、“氏”二字在古代早期有区别是一回事情。
名字是人的特定称谓,原始时期人们应该没有名字。那么,古人怎么想到起名字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根据“名”字的结构考证后认为,人类的名字最初是因为夜晚相遇分辨的需要而产生的,黑夜里,无法看清对方,只能自我报名,让对方知道“我是谁”。此即《说文解字》中所谓:“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许慎的观点未必正确,但还是有道理的。名字的原始功能就是一种社会符号,后来才产生了丰富的内涵。那么古人一般多大取名?
从《仪礼》所记来看,古人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由父亲起名字,此即“丧服篇”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死则哭之。”
曾子曾就“国君遗腹子”的问题请教孔子,据《礼记·曾子问》所记,孔子当时是这样回答的:“三月,乃名于祢,以名遍告及社稷、宗庙、山川。”即三月后拜祭亡父时起名,并以新取之名遍告祖宗和各方神灵。可见,孔子也认同孩子3个月大时起名字这一原则。
孩子为何在出生三个月后才取名?《白虎通义》是这样解释的:“人生三月,目煦亦能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就是说,孩子三个月大时,眼能左右望了,会笑有感知了,与人有了交流,这时候就应该给他取名字,以方便亲子交流。
在古人眼里,给孩子取名是一件相当严肃和重要的事。起名当天,要抱着孩子到宗族祠堂里,对着先人的牌位进行。因为古人觉得,取名是父亲教育孩子的第一堂课,即所谓“谨其始而教其终身”。
古代给孩子取名有一套程序。据《礼记·内则》,取名前,丈夫会代孩子说“钦有帅”,取名后妻子代为回答“记有成”。意思是,我将恭敬地遵循善道,记着父亲的话,将来有所成就。
选字有什么要求?
“五大原则”:信、义、象、假、类
当然,《礼记》中的一套取名程序,并不是古人给孩子起名的例行程序,特别到后来,没有多少人家会那么古板地遵守,至于到了现代,更没有此规矩了,但书香门第还是有讲究的。
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这也是一般家长觉得难的地方。早在先秦时,古人便对取名用字定了规矩,据《礼记·内则》记载,当地的选字原则是这样的:“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意思是,给孩子取名字要注意,日、月、国名、病名都不能用,也不能取和太子一样的名字。
说到“太子”,有一个笑话。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命名奇诡”条中有一故事,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有个小公务员姓皇,取名“太子”,人称“皇太子”。孝武帝听说后,“移其点于外,改为‘犬子’。”
“犬子”笑话说明,名字是不能乱起的。鲁大夫申繻也给出了一套取名规则,他归纳出有五点:“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记,当时桓公的太子出生,他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申繻当即说了这一番话,还具体解释道:“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信”、“义”、“象”、“假”、“类”,这一取名基本规则,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申繻还提出具体的选字方法:“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为什么呢?先秦人已开始讲究避讳,如果用国名、官名入名,将来死后很麻烦,因为要避讳,死人用过的字就不能再提,所以“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
孔子名“丘”,其名就是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取的。孔子生下后头顶长得特别,凹了下去,即所谓“圩顶”,遂取名“丘”。而孔子生了儿子后,恰好鲁昭公赐他一条鲤鱼,遂给儿子取名“鲤”,这又是按“取于物为假”的取名原则起的。
申繻的取名选字思想,反映了先秦人的起名风俗,即讲“避讳”。中国封建时代姓名避讳风气大流行,其源头实起于先秦,当然这在很多时候并未得到遵守。如果晋成公起名“黑臀”,楚公子起名“黑肱”,与“不以隐疾”的取名原则是有冲突的。
先秦时,殷王家族喜欢用生日的天干取名。《白虎通义·姓氏篇》称,“殷尚质,故直以生日名字也。”如商殷的开国君主成汤,便取名“天乙”;最后一位君主纣王,取名“帝辛”。这种爱用天干入名的风尚,到周秦时代仍很有影响力,为时人所喜欢。
为何取名后还要取字、号?
“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古人取“名”后,一般还会取“字”、“号”。
为什么要取“字”?这是因为,名是给父辈、长辈喊的,如果是同辈、晚辈叫就不太合适了,显得不尊重,故古人想到再取个“字”。如孔子,名“丘”,成年后称“尼甫”,就是这原因。如果同辈或后人如果直呼孔子为“孔丘”,便是对先贤的不恭和冒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大家都直呼孔子为“孔丘”,或戏称其小名“孔老二”,就是对孔子的蔑称,有意辱之。
“名”,是小时候取的;“字”,则是在成人后取。“字”一般与“名”的意思相关,有解释和表达“名”意思的特点,故又叫表字。
古人在3月大时取“名”,但取“字”则要在20岁成人时才可以。隋唐时国学大师孔颖达称,“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所以《礼记·檀弓上》上有“幼名,冠字”一说。
“名”是父亲起的,而“字”则未必,一般由师长、嘉宾帮助取“字”,在举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当然也可以自己来起。《礼记·冠义》称,“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说的就是取“字”的仪式。
至于取“字”的原则,古人早有总结,一般有同义互训、反义相对、连义推想、辨物统类、伯仲排行等多种方式。如孔子的门生颜回,取字“渊”,属于同义互训;端木赐,取字“子贡”则是反义相对。
如果到了50岁时,不只“名”不能叫,“字“也不喊了,而在“字”前加排行,以同辈排间排名来区别,即先秦人所谓,“五十乃称伯仲也。”孔子晚年称为“仲尼”,就是这意思,文革中称孔子为“孔老二”,还符合孔子那个年代的习惯,伯是“老大”、仲是“老二”。
而“号”则是自己根据喜好取的,没有多少限制,在唐宋时最为流行,后来还有别人送“号”的现象。
汉代人如何取名字?
喜欢单字,“二名非礼也”
汉代的取义风尚,与先秦相比,又有大变。在取名字上面,敬字、谦字、美字,是汉代人的取名时的首选,如《盐铁论》执笔人桓宽,字“次公”;汉武帝时位列九卿的朱买臣,字“翁子”。
这种取名倾向,折射出了当时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因为汉朝是一个敬老、爱老、重老的社会,长幼尊卑的排行字,广受青睐。在先秦时“伯”、“仲”、“叔”、“季”基础上,又增加了“元”、“长”、“次”、“幼”、“次”、“少”、“公”、“翁”、“君”、“臣”、“侯”、“宾”、“士”、“民”、“郎”、“兄”、“孙”、“房”等与血缘亲情相关的取名用字。
汉代人特别喜欢取单字名,与后来双字名区别明显。当时,从皇室贵族到普通老百姓,都以单字为好。如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在东西两汉24位有庙号皇帝中,只有汉昭帝刘弗陵取双字名,但在登基后出于避讳的考虑,除“陵”字,改用单字“弗”,故史家又称汉昭帝为刘弗。
在《后汉书》、《三国志》里,90%以上的人名都是单字,如魏武王曹操、蜀主刘备、吴主孙权,都是单字。
这一单字取名风尚,对后代影响深远。如在唐代21位帝王中,仅有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为双字名,其他都是单字。可以说,南宋以前的皇帝大多数都是单字名,一直到明清两朝,单字名才基本淘汰,在明清两朝28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一人是单字名。
为什么汉代人喜欢单字名?原来古人认为,双字名有低贱、不懂礼数的味道。这一“贱名观”在先秦时已存在。
《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在这么一个说法:“晋魏多帅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这话的大概意思是,晋国大夫魏多帅军队进犯卫国,魏多原名魏曼多。那为什么不叫他全名,而称他为魏多?是讽刺他取双字名“曼多”,双字名不合礼数。
单子名为什么在汉代特别流行?有学者认为与王莽有关。《汉书·王莽传》有匈奴单于“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这样的说法,听说中原人嘲笑双字名,于是匈奴单于将自己的多字名改为单字,意思是顺从中原朝廷了。
王莽最不喜欢双字名,其视单字名为古礼,所以在他的长孙王宗图谋夺权事泄自杀后,王莽复其本名“会宗”,也有贬低的意思。
因为王莽对单字名的崇拜,以致东汉及魏晋单字名大流行。其实这种说法不妥,王莽顶多推动了单字名的流行,单字名早在西汉时便很流行了。
就此“二名非礼”一说,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曾考证,《春秋公羊传》中错误理解了“二名”的概念,应该是一个人有两个字不合礼数,而不是双字名。但不管顾氏观点是否正确,反正取两字名在当时不流行是事实。
因为流行单字名,所以,魏晋以前,古人同姓重名的特别多。从这一点上看,取单子名其实并不好,虽然干脆、上口,但往往搞不清“我是谁”。
魏晋南北朝人为何取名青睐“之”?
宗教影响取名风尚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人取名字又出了新风尚,单字名不再一统天下,而双字名受到时人的重视和青睐。这期间,取名有两大特点,一、助词“之”最吃香,名字带“之”成为一种时尚;二、父子、长幼之间用字不再避讳,可以用相同的字。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王献之是中国东晋时著名的父子书法家,但他们名中都有“之”,这就代表了这一时期取名风尚。除了王氏几代共用“之”字入名,当时琅琊的颜氏、范阳的祖氏、东海的徐氏、山东的孔氏、河间的褚氏、陈留的阮氏、南阳的范氏等有名望的家族,也都出现了父子同“之”、祖孙同“之”、兄弟同“之”的现象。
“之”,在当时特别受青睐,地位高者,权力大者,特别是当时的显阀士人,名字里往往都带一个“之”字,似乎是当时精英人士(贵族们)的标志和荣耀。如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宋人斐松之、东晋时著名将领刘牢之、北魏著名道士寇谦之,名字里都未离开“之”。当时的皇族对“之”字也情有独钟,如晋宣帝的弟弟、安平献王叫司马孚之,儿子、汝南王叫司马亮之,后代还有司马景之、司马昙之等。
“之”字入名,确实寓意深远,兼具文采。但魏晋时期的人为了一个“之”字,为什么连传统的避讳也不讲究了,长幼尊卑也不分了?原来,时人在名字中习惯用“之”字,与一种叫“五斗米道”的秘密宗教,有直接关系。
五斗米道,即天师道、正一道,系中国早期道教派别之一,起初入教者需要交纳五斗米作为入教信物,故俗称“五斗米道”,简称“米教”。因反对过朝廷,发动过农民起义,官方一度称其信徒为“米贼”。
如何辨别入教者和非入教者,知道对方与自己同道?有识之士便开始在名字中使用“之”字,做为入教人士的一种暗记。父子、祖孙、兄弟同入米教,名字中便会都有一个“之”字。后来,米教首领之一的孙恩作乱,许多名字中含“之”人士受到牵连,不少人被杀了,这大概是姓名史上最糟糕的一件事情。
当然,后来“名”中再用“之”则与米教无关了,纯是一种个人喜好。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取名确多有宗教色彩。时人取名仅次于“之”的用字是“僧”,如南朝梁将领王僧辩、后魏善隶书的柳僧习、梁武帝时医师姚僧垣等。还有直接用“摩诃”、“菩提”、“药师”这些字入名。
何时取名讲究四柱、五行、辈份?
宋代以后起名开始迷信
中国的姓氏文化,在宋代及以后出现了大转变,一改以往的开放、自由,人为设置的限制多了起来。起名时除了考虑避讳外,还要讲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生肖属相、五格剖象、八卦六爻、喜迎祸福等等。这其中,以“生辰八字”与“阴阳五行”配合入名最为流行。这一现象至今尚存,不少现代“起名公司”,都喜欢用这一套来忽悠。
所谓“八字”又叫“四柱”,即根据一个人的出生的年、月、日、时所在干支历组成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四柱加起来正好是八个字。而“五行”则由“金”、“木”、“水”、“火”、“土”五个字组成,代表不行性质的物质和宇宙现象。
依“八字”原理推测,命里缺什么,取名时就补什么,如命里缺火,就会取带“火”旁的字,以补不足。明太祖朱元璋的指定接班人、惠帝名“允炆”,士术称其命里欠火,于是取名时找一个带“火”的“炆”。实际上这是迷信,从后来的史实来看,惠帝因为多了“一把火”,而丢了皇帝宝座——在“靖难”中,于宫里放火自焚。
宋代取名还有复古的倾向,汉代的尊老字受到宋人的欢迎,“老”、“叟”、“翁”这些字常常入名。有人因此说宋人的名字“老气”,如《东京梦华录》作者叫孟元老;《鹤山集》的作者叫魏了翁。
宋代取名的另一大变化,是“字辈取名制”开始流行,到明代则普遍推广。
字辈取名制也叫“世代排名制”,在宋以前,虽然有以字辈取名的现象,但并不普遍。在宋以后,这一命方式便成为古人取名的主要方式和原则之一,凡同宗同辈者,皆用一个固定的字入名。
明惠帝朱允炆,中间的“允”便是辈字。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给每一儿子分王后,还给他们定了不同的辈字,共20个字。太子一支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燕王朱棣一支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岷王朱楩一支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所以朱棣之儿皇帝仁宗取名“高炽”、孙皇帝、宣宗取名“瞻基”。而前国务院朱镕基的名字中有一个“镕”字,应该是岷王的后裔,但朱镕基本人对此未作回应。
明代“字辈取名制”的大流行,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提倡不无关系,他不仅给自己各个儿子定了辈字,还给“圣人之家”孔氏家庭赐了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取数字、重字名好不好?
古人以姓为名
“孙孙”遭取笑
在所有朝代中,数字入名在元代最为流行。如元未起义军首领之一张士诚名“九四”,“士诚”一名是一读书人后来献给他的,张士诚觉得不错,采用了。此名实是骂他的,语出《孟子》,“士,诚小人也。”另外断句说是“士诚,小人也”,暗讥张士诚不学无术。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名“重八”,其父原名“五四”。这种取名风俗,实际是统治者的一种姓名控制,元代汉人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龄来称呼,还有的直接用新生的体重来叫,如“六斤”、“九斤”等,所以现在从史料上会发现,元代人名中多含数字,这实际是一种“贱名”现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从本质上来说,名字就是一个人的符号,但当在用字上加入人的感情、希望后,便变得有内涵了。
有人说,名字决定命运,虽然这是迷信说法,但在现实上却有发现,名字起的不好,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如南宋初年有个人叫“钱唐休”,当时南宋刚定都又名“钱塘”的临安(今杭州),据庄绰《鸡肋篇》,宋高宗见宰相举荐了这么一人,认为其名字太不吉利,坚持不用,刚建立的南宋朝廷就要结束(休),这名字太恐怖了!
古人在起名字上,尽量考虑稳当。最忌与帝王、坏人等重名。如宋徽宗时,江西平乐县有个叫“孙权”的人,与三国吴主相同,因此被举报图谋不轨,因为其名“寓意僭窃”。
不要让人产生歧义和乱想,也是取名时要注明的。《明皇泳化类编》记载,有个学子名叫孙曰恭,参与永乐甲辰廷试,获第一名,朱棣看到后觉得不好,“曰”、“恭”二字加起来似“暴”字,结果把第二名邢宽钦点是第一名,孙曰恭改为第二名。
取名用字讲究字义的同时,还要考虑谐音的影响,否则要惹麻烦。在古代,皇帝最讨厌看到“王国钧”,这个名字谐音“亡国君”,不是骂皇帝的吗。有一真实的谐音故事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一年科举殿试内定一甲第一名(状元)是江苏高邮人史求,当时的道光皇帝在御批审定时,看到“第一高邮史求,当即用朱笔勾去,因为史求,谐音“死囚”,一个死囚当状元太不吉利了。据说,在“第九天长戴兰芬”,道光皇帝龙颜大悦,钦定为头名状元,因为“第九天长”谐音“地久天长”,“戴兰芬”谐音意思是“代代兰芬”,江山长青啊。
像现代取重(叠)字名,在古代是不受欢迎的,往往还会弄出笑话。名字重字,又叫“双名”,在古人眼里是身份低贱者用名,一般青楼女子多用,如元稹妾名“莺莺”、秦淮名妓有“陈圆圆”。
从音韵学上讲,女人的双字名读起来好听,易让男人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有一种心理性暗示。这一秘密也为现代音韵学研究所证实,因为有这个功能,古代有身份的男人一般不会取叠字名,否则就降了身份,贱也。
有意思的是,时代不同了,丑也能变成美。现代不少家长便特喜欢给孩子取叠字名。娱乐圈的不少女艺人也爱起叠字艺名或本名,如范冰冰、金巧巧、郭美美,但已无古时的“贱意”了。
还有,起名用字与姓同字也不好。徐珂《清稗类钞·姓名类》中“以姓为名”条,一名叫孙孙的幕客,就曾被人取笑:“君对于吾辈,本已为孙矣,今又名孙,是吾孙之孙也。”
最后要提醒一下,古人在取名不仅避用不雅字,还很在意字的声调,爱用“双声叠韵”字入名,这样读起来音节响亮,音韵哑仄的字,意思再好,结构再美也尽量不用。
>>被网友热议的15个姓名
“财”姓:财富通
“高”姓:高富帅
“黑”姓:黑木耳
“包”姓:包爽、
“曹”姓:曹尼玛
“范”姓:范统、范建
“祖”姓:祖国
“戴”姓:戴乃照
“支”姓:支付宝
“闪”姓:闪电球
“操”姓:操小马
“武”姓:武六七
“史”姓:史大佗
“好”姓:好牛逼
“来”姓:来高潮
>>10个用最多的单字名
女名:涵、梓、怡、子、萱、欣、可、嘉、梦、琪
男名:轩、浩、子、宇、然、博、文、涵、皓、昊
>>10个用最多的双字名
女名:子涵 欣怡 梓涵 晨曦 紫涵 诗涵 梦琪 嘉怡 子萱 雨涵
男名:子轩 浩宇 浩然 博文 宇轩 子涵 雨泽 皓轩 浩轩 梓轩
文 倪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