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大陆决定炮击金门的真实原因

  • 来源:读天下
  • 关键字:金门,毛泽东,台湾
  • 发布时间:2015-04-28 08:39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将其远东政策的着眼点放在对付亚洲共产主义对美国安全利益的威胁上,加紧在亚洲策划与制造一系列旨在遏制、孤立中国的“集体安全防御”条约,已在西太平洋地区对中国大陆构成一道半月形防线和包围圈,而台湾自然是这道防线上重要的战略据点。

  一个严峻的形势摆到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台湾和尚未解放的东南沿海岛屿问题?

  毛泽东决定把“解放台湾”问题再次突出出来。

  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刚刚结束,毛泽东即致电周恩来,指出:我们在朝鲜停战后没有及时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是不妥的,现在若还不进行此项工作,我们将犯严重的政治错误。显然,毛泽东是不能允许美国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也是不能允许蒋介石集团长期盘踞在台湾的。

  正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国共产党首先在宣传上突出了台湾问题。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次日,又发表社论《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任务》,强调: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就是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帝国主义侵略,消灭蒋介石残余集团,解放台湾。

  紧接着,朱德在纪念八一建军节的讲话和周恩来在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的报告中,都把“解放台湾”问题突出出来。8月11日,共和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外国干涉,号召“全国人民要为完成解放台湾、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任务而奋斗到底”。

  与政治上展开宣传攻势的同时,在军事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做出了炮击金门和解放一江山岛的决策。毛泽东决定采用炮击大小金门和马祖岛这一特定的军事手段,以表明中国政府对美国在亚洲推行侵略政策的严正立场。

  1954年9月3日下午1时5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对大小金门、马祖岛开始炮击。解放军驻闽部队猛烈炮击金门,连续打炮5000余发,揭开了炮击金门的序幕。这次炮战,摧毁国民党军炮兵阵地7个,击沉炮艇、拖轮各1艘,击伤猎潜舰3艘,击毁水上码头1个。此后至9月22日,解放军连续19天对金门进行不断的炮击。虽然每次炮击只持续一个多小时,但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这一事件,立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注意,也导致了美蒋之间关于美国协防范围的严重分歧。

  这一炮打懵了蒋介石,也打懵了艾森豪威尔,全世界为之震惊,小小的金门一下子成为了国际注目的焦点。

  美台之间的分歧,也使和平解放台湾成为一种可能。于是,毛泽东、中共中央提出了解放台湾的两种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共中央对台湾海峡的斗争方针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1955年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促进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落实,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在同美国进行大使级会谈的同时,自1955年夏停止对国民党军的主动炮击,已修好的机场不进驻;人民解放军继续实行精简整编,全军总员额由383万减至240万;通过各种渠道向台湾当局表示和平解决的诚意。

  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并未获得国民党当局和美国政府的响应。

  毛泽东抓住这个时机,果断地作出第二次炮击金门的决策。

  1958年7月18日,毛泽东召集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和空军、海军、炮兵等单位的领导人,部署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任务,对炮击金门作战作了明确指示。毛泽东指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持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不能仅限于道义上的,还要有实际行动的支援。他说,金门、马祖是中国的领土,打金门、马祖,惩罚国民党军,是中国的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经中央军委批准,福州军区成立了以叶飞为首的前线指挥所;调任聂凤智为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组成福州军区空军前线指挥部;海军组成了以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为首的舰队前方指挥所。至8月21日,参战的各部队克服福建地区连降暴雨,部分公路桥梁被冲垮的困难,按时隐蔽进入指定位置,作好了战前的一切准备。

  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看了广州军区13日关于在深圳方向进行演习的部署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他写批语给彭德怀:“准备打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不要在广州深圳方向进行演习了,不要去惊动英国人。”

  毛还说:“请叫空军注意:台湾方面可能出动大编队空军(例如几十架至百多架)向我反击,夺回金、马制空权。因此,我方应迅即准备以大编队击败之。追击不要越过金、马线。”(毛泽东给彭德怀的信,1958年8月18日)由此可见,毛泽东已定下了立即炮击金门的决心。

  8月20日下午,毛泽东在北戴河住处召集周恩来、邓小平、林彪、黄克诚、叶飞、萧劲光、陈锡联、王秉璋、王尚荣、陶勇开会对炮击金门作战进行了具体部署。毛泽东决定,立即集中力量,对金门国民党军予以突然猛烈的打击(不打马祖),把它封锁起来。他同时指出:

  经一段时间后,对方可能会从金、马撤兵或困难很大还要挣扎,那时是否考虑登岛作战,视情而定,走一步,看一步。

  根据这一思想,中央军委确定于23日开始,对大、小金门实施一次大规模的炮击,着重打击国民党军指挥机关、炮兵阵地、雷达阵地、料罗湾码头的国民党军舰;先打3天,走出第一步,然后视台湾当局态度和国际反应,再走第二步。

  在决策炮击金门的时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是否有夺占金门的意图?攻占金、马、澎、台一直是中共中央的既定决策。运用威慑的手段迫使国民党撤军,也有1955年大陈岛的先例,何乐而不为。当然,毛泽东历来是灵活用兵,不拘一格,他是决不会把一些意图固定化的。

  8月23日,在毛泽东、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福州军区参谋长石一宸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畅行无阻的联系。指战员们在焦急地等待着毛泽东的最后命令。

  下午5时30分,炮击金门作战正式开始。福建前线指挥部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下达炮击命令。顿时,前沿阵地万炮齐鸣,大、小金门,大担、二担等蒋军盘踞的岛屿,遭到猛烈的轰击。3万发炮弹倾泻在这些岛屿的机场、弹药库、油库及前沿和炮兵阵地上。

  蒋军猝不及防,死伤数百之众。金门防区司令胡琏因躲在地下指挥部而幸免于难,副司令吉星文、章杰、赵家骧均伤重殒命。

  8月24日,解放军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炮击。同时,解放军海、空军也投入了战斗,重创国民党军“中海号”大型运输船,击沉前一天因受伤而正在修理的“台生”号货轮。

  两次大规模的金门炮击,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毛泽东当时认为,如果不炮击金门,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舆论将会把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看作既成事实,这必然要对日后解放台湾统一祖国带来不利的影响。至于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是无权加以干涉的,只有中国才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权利。

  所以,当年10月21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访台,逼迫蒋介石撤离金、马,双方发生激烈争执。为配合蒋介石同美国的斗争,在杜勒斯到达台湾的前一天,毛泽东下令恢复炮击金门,这及时帮助了蒋介石,使其获得拒绝从金、马撤兵的口实,事实也帮了蒋介石。

  就这样,通过炮火把金、马、台、澎与大陆联在一起,使美国分裂中国的阴谋难以得逞,同时也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文 张树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