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青春期 谈谈青少年性心理成熟的标志

  大家知道,从性生理上来说,一位少女出现了月经初潮,意味着她的生殖功能已开始趋向成熟。一位少男第一次出现遗精,意味着他的生殖功能开始趋向成熟。

  那么,性心理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呢?青春期性心理发展遵循着一定规律,人的性心理从幼稚到成熟,应当具备性意识健康、性情感稳定和性适应良好这三个标志。

  一、性意识健康

  性意识是人对性的认识和态度。青少年伴随性成熟过程,性心理的突出表现就是性意识觉醒。性意识觉醒是指青少年开始意识到性别内涵、两性差异、两性关系,以及对待两性的态度和行为规范。当今青少年性意识发展出现新的特点:

  对自身性征:由恐慌到自豪

  在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对性征变化往往持恐慌、惊奇等消极的心理状态。而在开放社会中成长的青少年,他们处在性信息的氛围之中,从影视、网络、报刊书籍等渠道获得了不少性知识,有时在同龄人之间还会讨论有关性的奥秘。因此,有的孩子在青春发育前就对性发生了兴趣,提出了许多使成人无法回答或感到解答为时过早的问题。

  有的孩子对自己显示出“性”的特征而高兴。如调查发现,女孩对月经初潮持不恐慌态度的占49.24%,她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为自己长大了而高兴。其中有10%对月经初潮的处理不向任何人请教,她们说:“我早就知道怎样护理,不用问妈妈。”有75.46%的女孩已掌握了科学卫生的处理方法。男孩对首次遗精持不恐慌态度的占68.34%,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为自己成为男子汉而自豪。其中77%的男孩对首次遗精的处理不向任何人请教。

  对自身性征提出的问题,与过去也有很大不同。过去的女孩子为自己隆起的乳房而害羞,常用躬背姿势来掩饰。现在不少女孩提出:“我的乳房平平怎么办?还会发育吗?还会再隆起来吗?药房卖的丰乳霜有用吗?”男孩子对自身睾丸和阴茎的发育也十分关注,他们常常会提出:“我已经遗精了,为什么阴茎还不如其他人大,对以后会有影响吗?”过去,孩子不会提出这类问题,而今,他们是那么的直率。

  性意识发展:引导十分重要

  以往,把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分为疏远异性期、接近异性期和初恋期三个阶段,如今这三个阶段出现了变化。

  过去,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中,存在着男女同学的“性别群体”、“性别独立王国”的现象。如今学生中已经没有男女泾渭分明的现象,某中学初一有四个男女学生,放学后留在教室里,把门窗关闭后,把衣裤全脱光,相互看清异性赤裸的身体,然后再把衣服穿好,一路说笑着回家。这种事虽然是个别的,但是在过去异性疏远期是不可能发生的。

  异性接近期则表现为十分混乱。一方面,社会文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不少夜总会、酒吧、歌舞厅等应运而生,一部分学生已涉足营业性文化场所。调查发现,有15.87%的男学生和11.21%的女学生涉足这类场所。沿海地区比例更高,广东、福建、香港沿海城市的男学生为32.26%,女学生为27.95%。而且,进出这些场所都是与异性在一起,一部分学生以自己异性朋友多而炫耀,认为自己有“魅力”,若不能吸引异性或没有异性朋友就是无能。这样就容易出现超越异性间正常友谊和交往方式的范围的现象。

  另一方面,与开放的大环境相比,不少学校、家庭的小环境仍处在封闭状态。因此,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在学生性意识中同时存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混乱已到了急待解决的地步。有的师长缺乏青春期性心理知识,对学生中出现的异性间的爱慕误以为是恋爱,并加以反对和遏制,要他们尽早“分手”。结果引起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弄假成真过早进入“恋爱角色”。如在某中学初一二年级,教师误以为两位男女学生干部在“恋爱”,并找他(她)们轮番谈话,结果反而引起“早恋”蔓延。

  初恋期提早到来。初恋是青春期性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性意识相对成熟的阶段。据调查,当今青少年的异性意识和异性交往比过去有所提前。8~10岁已开始向往异性;12~13岁愿意与异性一起活动;l3~14岁开始频繁与异性交往;14~15岁心中已有了特别喜欢的异性,有了亲密的异性朋友,并开始与意中人早期约会;15~16岁男女学生已进入到初恋阶段。十五六岁正是念初三或高一。

  一般情况下,初三学生因临近毕业,学业的压力使他们较少顾及到约会等交往活动。但进入高一后,初恋情况便逐渐发展起来。中学时期的初恋与成年人的恋爱有着根本的区别。这是一种自然的、朦胧的爱、冲动的爱,是一种纯正的情感,较少有社会杂念掺入,尚属未完全成熟的性心理表现。有这种情况的学生,需要师长们通过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向着清晰的、理智的、成熟的方向发展。

  性观念:呈现开放倾向

  当今青少年的性观念呈开放倾向,与社会开放度相吻合。调查显示,57%~70%的学生认为性是人皆有之的正常事,是光明磊落的事,是纯洁快乐的事。60%~75%的学生对影视、文艺作品中的性爱描写持无所谓或喜欢看的态度,只有5%的学生认为性是见不得人的、肮脏下流的事。在中学时代能否恋爱,较多学生认为不宜恋爱,但仍有24%的男生与15%的女生认为身体发育到一定程度需要恋爱,恋爱能互相帮助。

  上述可见,社会文化对性意识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开放环境中,青少年健康性意识形成确有难度,既要挣脱性禁锢束缚,企盼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又受到性无知、性愚昧的影响,有时对外来文化良莠不分,兼收并蓄,有时接触了黄色淫秽读物,造成性意识扭曲和偏航;这是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必须使青少年能正确认识自身性征的发展,按照社会规范要求进行异性交往,能有意识地抵御外界不良刺激,能持有健康的性观念及其积极的态度,这就是性意识健康。青少年形成了健康的性意识,是性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性情感稳定

  性情感是人们对性所持态度的体验。当今,开放的社会文化与世界接轨,丰富了青少年性情感的发展内容。爱情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当今青少年观看的影视与文艺作品中,几乎都有性描写,有的还把中学生作为主角。青少年在观看时,与其共鸣,寻觅到自己的影子,进入角色。

  这样,不仅丰富了青少年性情感的内容,而且对性情感的发展起了潜移默化的诱导作用。当代青少年性情感发展表现为以下特点:

  由闭锁到开放

  在封闭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闭锁心理比较突出,他们对异性的向往与思念常常是独自沉思,内心自白,默默地爱,有时会用记日记方式倾诉思念之情,极少在异性面前表露心迹。当代青少年对异性的向往与爱慕虽有闭锁心理存在,但较多的是以情感吸引和实际接触的形式强烈地表现出来,如利用QQ、微信或学习和工作讨论的机会,直接与对方交流情感,表达内心的激情。在社会性文化的感染下,他们摆脱了羞怯的感觉,不顾及周围的人们用什么眼光看待他们的言谈举止,不顾及社会舆论对他们性行为的评判,执意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坦然地与异性接近。

  处于青春期的男女渴望与异性接近,渴望异性注意和重视自已,他们为异性对自己存有好感而欣喜,为异性对自已的冷落而悲观。为此,他们会主动接近异性,通过与异性接触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青春期的男女还常常会对年长的异性表露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其对象可能是富家、教师、医生、演员、作家、歌星、体育明星,或对曾经帮助和关心过他(她)们的年长异性,由敬佩、仰慕到倾慕、喜爱。这种感情有时是隐蔽的,不轻易流露而深埋在心底;有时则是外显的,明知不可能,却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而以各种方式主动向对方“求爱”。

  冲动来得快去得也快

  现代的少男少女会产生对异性强烈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往往以过分的感情体验代替理智的反映,言行举止受情绪勃发而表现出冲动。

  有的少男会“一见钟情”,被某女性的容颜身姿所吸引,陷入“深渊”而不能自拔。有的少女会出现“爱情错觉”,天真地把某男性的言谈举止一厢情愿地理解为爱情来临。个别的还会因为缺乏自控力,而做出越轨行为。

  对待这种冲动的情感,有的青少年难以驾驭,有时会明知故犯。但它常常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激情过后,时过境迁,这种感情也就烟消云散了。有的青少年则会陷入无谓的痛苦之中,以致影响学习或身心健康。有的青少年甚至在感情上留下了创伤,给今后的生活蒙上了阴影。

  随身心发展渐趋稳定

  整个青春时期,情感是从不成熟向成熟、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青少年的性情感也随着整个身心发展逐渐趋向稳定。

  性情感的年龄差异是明显的。相对而言,13~14岁的初中男女学生的性情感易于外显,他们对异性的爱慕往往是群体的,好像在不断变更。而15~l7岁高中男女学生的性情感较为深沉、内隐,他们已在异性群体中开始鉴别和挑选意中人。

  据调查,15~17岁的男学生,有56%的人心中已有自己特别中意的“白雪公主”,62%的女学生心中已有中意的“白马王子”。初中学生的性情感还处于浅层,波动性比较明显,不善于克制自己的情感表现,与异性的离合不会有多大悲欢。到了高中,性情感已向深层发展,开始摆脱过去那种幼稚的痴情,而追求情感的默契配合;随着身体、智力、意志力和个性的发展,对自己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已逐渐提高,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情感开始出现,能够形成外部行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表现。此时如果得到良好的教育与培养,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转移或升华自己的性情感,使性情感逐渐趋于稳定。

  以上所述性情感发展的三个特点,说明我们青少年的性情感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总是由幼稚向成熟、由波动向稳定发展。同时,应该看到现代社会文化对青年性情感发展的诱导和诱惑的作用,它一方面丰富了青少年性情感发展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过于刺激青少年的性情感而使他们产生种种困惑。

  因此,青少年应能把握自我情感的发展,能转移或升华暂时的情感冲动,保持心态平衡,学会有意识抵御性信息的困扰,避免性情感的无节制漫溢,从而稳定自己的性情感,这就是性情感稳定。性情感的稳定是性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性适应良好

  青少年的性适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身性征变化的适应,二是异性相处的适应,三是与社会规范要求相协调统一的适应。性适应的发展过程即从不适应到适应良好。

  当今青少年性适应的特点:开放的社会文化给青少年性适应带来了新的烦恼。

  对自我体象的失望

  现代青少年对月经、遗精等已掌握一定知识,大多数青少年也能接受这一事实。

  现在的问题是存在自我体象失望所引发的烦恼。如身材的高矮、体型的胖瘦、生殖器的大小等。目前流行的高个型、消瘦型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男孩常为自己还没长到1.75米而忧虑,女孩常为自己皮下丰满的脂肪而发愁,盲目锻炼,错误的节食减肥,损害了身体健康。有些男孩还将自己的阴茎与他人的相比,总感到自己阴茎长得小,还顾虑别人会有议论。这种多忧多虑,对愉快接纳自己的性成熟带来了困难。其实,人的身材体型各不相同,由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会影响健康和幸福。

  与异性相处的异常现象

  青春发育与性的差别,会使青少年产生异样感觉,或疏远或接近异性等都属正常之列,是尚未适应的缘故。但也有一些异常现象:①对异性恐惧。在异性面前脸红心跳,举止极不自然。有这种情况者应增加接近异性的机会,在了解异性后,情况会逐步改善。②极度关心异性。对某一异性极度关心,要掌握对方的一切,见不到面就坐卧不宁,超出常人关心异性之度。有这种情况者应改变对异性的态度,学习尊重异性,不强迫人,不打扰人。③对异性狂热。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发展到不能自制,狂热失态,干什么事都得有异性在场,否则感到暗淡无光。有这种情况者应改变对异性的态度,要自尊自爱,学习调节与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④压抑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因受错误观念影响和环境限制,对异性交往产生“罪恶感”。有这种情况者应建立健康性意识,逐步与异性接近交往,消除“罪恶感”。⑤同性恋:性成熟的青年出现同性思慕,在同性身上寻找爱情,说明性心理与性格不同常人。形成同性恋原因繁多,但生长环境可能是主要因素,在过去我国同性恋很少,但随着社会的开放,西方性文化的各种浸透,在现代青少年中同性恋现象大有呈增长趋势,这应该引起学校、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异性交往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是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创造和建设一个健康的、宽松的男女交往环境,是帮助青少年异性相处良好适应的最好途径。同时,青少年应该自然大方、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地与异性相处,抵御各种不健康的习俗和心理干扰。

  走向性成熟中的四种选择

  社会文化开放有利于青少年破除“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当他们一旦挣脱“性禁锢”,摆脱男女交往中的窘迫、拘谨等现象后,新的问题也往往随之而来。当前主要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成熟的矛盾性。

  当代青少年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方面性成熟提前,产生了初恋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社会成熟滞后,性成熟后还得在课桌边渡过一段时间;因此,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不平衡性。他们从性本能的自然需求到符合社会规范的性行为,一般需要10~15年的等待时间。在这个矛盾面前,青少年大体有四种选择:升华、压抑、初恋、失误。

  升华是指性感情的抒发能够符合自己和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求得象征性的满足。这类青少年在矛盾面前找到了正确的途径,他们一般都是成才意识强烈,兴趣广泛,文化素养好,意志比较坚强,情操高尚,因而在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中适应良好,约占青少年的20%。

  压抑是指在矛盾面前找不到恰当的解决途径,但又理智地感到对性的需求必须抑制。他们常常会叹息“痛苦伴随着我成长”,他们对“理解万岁”十分共鸣。这类青少年基本上能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协调,经过帮助,使压抑的情感得到正确疏导,能使被动的适应转化为适应良好,约占青少年的60%。

  初恋是指部分学生已经涉足爱河。据调查,男学生的13.88%和女学生的11.60%,已经有了恋人。他们不顾社会舆论和长者的阻挡,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其中有的学生分散了精力,影响了在中学时期应该完成的人生课题。已经初恋的学生,应该懂得现代社会发展对青少年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青少年集中全部精力,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地学好各科知识,掌握为社会服务的本领,自觉推迟恋爱、婚姻的进程。

  失误是指个别学生在外界强烈的性诱惑情况下,急于模仿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偏离社会规范的性行为,如少女怀孕、人工流产、生育等。据调查,男学生的37.98%,女学生的18.42%想接触异性的身体;有的已付诸行动,如拥抱、接吻、爱抚行为等,还有13.29%的男生和8.07%的女生已有性交行为。

  上述的性适应三个方面提示我们,青少年的性适应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它对青少年的健康、幸福和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大的关系。

  性适应是有规律可循的。青少年应该根据社会规范和社会发展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把精力、体力集中于学习文化,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社交活动,发展各种兴趣爱好等,从而自觉地做到使自己行为和社会规范相协调,达到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统一,这就是性适应良好,它同样是性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

  笔者谈完了青春期性心理成熟的三个标志,在实际生活中,三个标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性意识是关键、是基础,性情感是外部表现,性适应是行为选择,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衡量青少年的性心理是否成熟,要从这三个标志着手,不能丢弃任何一个。

  此外,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应该齐心协力,创造一个文明科学的、健康活泼的性文化环境,使青少年的性心理成熟在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点滴渗透中自然形成。

  文/杨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