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只要闪光点,如此,就能翻越创业途中的“恐惧和贪婪”两座大山,梦想也就成了前进中的灯塔,照耀着创业之路,也照亮着自己的人生。
马云的人生又添闪光点。
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总共筹集到了250亿美元资金,创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IPO交易,使得马云一跃而成为中国首富。
1999年,35岁的马云第一次游长城,游人大多只看到长城的壮观,他却看到了一个细节:墙体上到处都是涂鸦:“××到此一游”。马云灵机一动:“人都喜欢留下印记,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弄个网站,让商人到网站上留言,应该会很火。”
于是,他带领18位志同道合者在杭州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三年后,网站火了,却没有赢利模式。尽管挣不到钱,烧钱却很猛。如何赚钱?只有做买卖。买卖什么?当然只能是网站上的东西。想到这,马云眼前突然一亮:网站上的帖子非常多,何不来一个沙里淘金,把那些具有闪光点,即具有价值的信息挑出来,然后将其推荐给卖家,特别是海外卖家,从中收取佣金。
根据这一想法,马云要再挖掘出一个闪光点。
要在网上推销,最关键的是要别人信任你!于是阿里巴巴推出了一个叫做“诚信通”的产品。通过一次性地邀请多家媒体采访,诚信通终于被人们接受了。尽管此时阿里巴巴已经将从软银、高盛、美国富达投资等机构融资的2500万元美金的大部分都烧了进去,负重而行,但网站还是开始盈利了。
2005年,雅虎欲投资阿里巴巴10亿美元,同时让雅虎中国并入阿里巴巴,从而获取阿里巴巴40%的股权。对雅虎伸出的这一橄榄枝,当时集团有许多人都反对接受。但马云认为这又是一个闪光点,力排众议,接受雅虎的提议。
果不其然,虽说雅虎中国后来给阿里巴巴带来很多麻烦,但在当时,作为站在全球互联网巅峰的雅虎投资阿里巴巴,让世人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刮目相看,从而使得他们公司在互联网行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由此,阿里巴巴得到了长足发展。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为商家提供服务的B2B业务在香港上市,市值一度接近300亿美元。此时的马云有许多选择,比如游戏,雅虎的搜索、门户、邮箱、即时通讯业务等,尽管这些都是非常赚钱的,但马云认为这不是他的梦想,也就是说并非他心目中的闪光点。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的目标不是赚钱,要是以赚钱为目标,他可以把拿到的融资去搞房地产。马云认定的闪光点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诚信的人赚到更多的钱。因此,在技术上他也就专注于解决用户面临的三个痛点问题: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如B2B、淘宝、天猫,是解决信息流;支付宝、小微金融,即解决资金流;解决物流则有菜鸟网络。
关于“闪光点”,前不久马云写过一篇《父爱如山》的文章。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于杭州一户普通人家。从小学到中学,虽说身体瘦小,他却特别喜欢打架。因此缝过13针,挨过学校的处分,父亲还为他转过三次学。
一次,马云又闯祸了,母亲叹惜地对马云爸爸说:“小云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没用。”马云爸爸说:“那我就当一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
马云喜爱外语,父亲就为他创造条件,一旦有空就骑着自行车带他到西湖边上,找老外聊天儿。从13岁起,马云就开始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就这样,英语成为了他的闪光点。由英语带动其他,最后虽说经过了三次高考,但到底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读了本科,学了他爱好的英语专业。使得他的大学生活如鱼得水,从而点亮了他的人生,也点亮了他的梦想。“因为有梦,才能简单;因为简单,才能执着”,人们皆说这是马云创业15年来留给商业世界最宝贵的财富。
梦想是只要闪光点,如此,就能翻越创业途中的“恐惧和贪婪”两座大山,梦想也就成了前进中的灯塔,照耀着创业之路,也照亮了自己的人生。
文/清心可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