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创板“市胆率”的背后:上市公司忙跨界并购基金公司忙集中持股

  创业板指数在本周一(5月11日)突破3000点关口,目前创业板整体平均市盈率高达120倍,最新平均市净率也已经超过10倍。

  由于难以用传统的市盈率、市净率来理解创业板当前超高估值,市场创造了另外一个估值模式--“市胆率”。

  在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从年初的约60倍到目前120倍的提升过程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业板公司热衷于跨界并购,而一些公募基金则集中持股,游走于灰色地带。

  这些市场“怪现状”都在提示投资者应当警惕创业板目前蕴藏着的高风险。

  从“市盈率”到“市胆率”

  “市胆率”是个什么率?这很难用文字进行解释,但市场中人却都能心领神会:100元敢不敢买?不敢就炒到200元。200元不敢买?炒到300元。300元不敢买?炒到400元。400元不敢买?炒到500元……

  “市胆率”的典型代表当数全通教育(300359),上述从100元到接近500元的“市胆率”演进过程,正是全通教育今年以来的行情表现。

  而“市胆率”的核心即在于“胆”字,如果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足够优秀,可以支撑股价表现,也就无所谓“胆气”;正是因为基本面十分平庸,而股价却被大炒特炒到完全离谱,介入时才需要“胆气”。

  创业板可以一直用“市胆率”估值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创业板是否可以一直用“市胆率”进行估值?换言之,板块整体的超高估值从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看,会不会是一个常态?

  业界为创业板高估值寻找的“解释”和“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创业板走牛,可以让中小型公司和创新型公司的上市、融资都变得容易,企业可以获得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二是创业板代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代表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创业板企业整体具有高成长性,可以用高成长性来支撑股价快速上行;

  三是创业板与1999年纳斯达克“dot.com”泡沫巅峰时相比,尚不算十足的疯狂,还有进一步疯狂的空间。

  对此,我们认为,在每一次泡沫化的疯狂阶段,投资者(尤其是新进入市场的投资者)都能寻找到诸多的理由来证明“这一轮泡沫与以往的泡沫并不一样”,但证券市场却会用事实来证明,泡沫仍然是泡沫,泡沫与泡沫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有业内人士指出,创业板走牛有助于融资和产业调整确实没有逻辑上的问题,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要以资本市场稳健、健康发展为前提,这个朴素的道理对创业板市场同样适用。

  而创业板整体高成长性支撑股价快速上行,也缺乏数据的支撑。创业板2014年整体业绩增速约为16%,今年一季度整体的同比业绩增速甚至下滑。而创业板今年前4个月的涨幅已经超过130%,股价的前行速度远远超过业绩的前行速度!这一情形,用业绩推动来理解只能让人感到困惑,创业板的疯狂更现实的理解是“资金推动”。

  将创业板与纳斯达克曾经的泡沫巅峰对比,看似逻辑合理,但纳斯达克市场当年在疯狂的估值中漫游了2年之后,亦制造了惊人的投资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股中,有三分之一破产、退市或者彻底边缘化,大批财务投资者成为了互联网投资的“先驱”。

  让我们回归到最初的问题:创业板可以一直用“市胆率”来估值吗?

  以正常的逻辑和投资的基本常识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无疑也是否定的。

  上市公司忙跨界并购

  在去年以来创业板交投的火爆气氛中,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更热衷于跨界并购和资本运作,对于传统主业则缺乏热情。

  “现在可以说是全民并购。几乎所有的PE都在转型做并购,上市公司,券商直投,投行、会计师、律师,但凡有市场资源的人,几乎是全员参与。只要有并购一副牌,不管好不好,都能拉几个涨停。按照海外经验,并购成功率其实很低,但你根本就挡不住。”摩盛资本董事总经理张晓勇此前对媒体表示。

  对于创业板公司而言,并购的逻辑不外乎几类:一是并购政策驱动,监管放开。二是IPO排队时间过长,几近停滞。三是新兴产业,如移动互联网、医疗、文化、传媒、互联网金融成为市场中心热点。

  事实上,从一些跨界并购案例来看,上市公司并购的出发点并非产业发展或业务转型,其着眼点更在于通过并购来形成二级市场上时髦的概念,助力股价的上涨,达至股东财富的暴增。

  基金公司忙集中持股

  在创业板“市胆率”的形成过程中,基金公司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发现,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公司对创业板多只个股控盘率较高:包括安硕信息、京天利、旋极信息和光环新网等4只个股均被单一基金公司控盘20%以上。如果仔细分析这些持仓数据,可以发现不少创业板公司背后都有着若隐若现的“庄主”。

  近日,市场频传证监会约谈三家基金公司,要求放慢创业板的买入节奏。种种情形说明,在创业板“市胆率”的形成过程中,相当部分的机构投资者并未发挥主流作用,没有履行理性价值投资的承诺,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市场环境更为恶劣。这些市场“怪现状”都在提示投资者应当警惕创业板目前蕴藏着的高风险。

  本刊记者 王柄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