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新媒体、纸媒体——艺术界媒体的出路在哪里?

  • 来源:收藏拍卖
  • 关键字:自媒体,新媒体,纸媒体
  • 发布时间:2015-05-21 12:58

  媒体的困境问题已经在各个行业和领域被讨论了无数次,中国艺术品行业内媒体自然也难以置身这个攸关前途命运的讨论之外,媒体有统一的特征与生存方式,同时也因为资深的行业特点有所差别。那艺术界的媒体都会有哪些出路呢?

  新媒体很猛?

  新媒体有这样一个标准的定义: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在刚刚从事媒体行业这个工作的时候,相信艺术行业媒体人对媒体的定位可能与抱有各种新闻理想的业界同仁相比显得不太入流,更多个人想通过媒体来接触到这个行业里最直接的信息,以及最资深的专家。同时通过我们富有创意性的选题来展现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所以,我们对于媒体传播方式的敏感度相较于其他行业的媒体会弱一些,我们更看重在这个小圈子之内的声音与形象,所以,即使在当今谈新媒体色变的大环境之下,艺术行业内的一些传统媒体也依然活得很好。

  我们行业内有两家大型的综合类艺术网站:一家(雅昌艺术网)依托于行业内标杆性的印刷公司,另一家由一位来自天府之国的老板出资创办。

  在最初,我们整个行业内能够被人想起的仅仅是那家依托于印刷的网站。这家网站在成立之初的定位是为给自己公司的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扩展,这家印刷公司逐渐成为艺术品行业内提供优质专业印刷服务的领头羊,无人能出其右。网站声誉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家网站提供给艺术行业内用户的几大基本框架包括新闻资讯、藏友论坛、艺术家个人网页推介、以及艺术品拍卖数据查询。

  听起来跟其他网站的构架基本没有区别,但正是因为依托声誉日隆的印刷服务,网站才能够与行业内的各个领军人物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网站的品牌形象趋于稳定。个人看来,这家网站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是他们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提供艺术品拍卖数据查询业务,这成为了这家网站独领风骚的核心技能。据笔者了解,行业内的很多专家购买自己的藏品,在不能赶到拍卖现场时,或在需要出手自己的收藏而又对价格不明确时,这家网站的拍卖数据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和直接的参考。相信他们这十几年的全面数据搜集整理,已经得到了行业内大部分人的认可。曾经也有其他的公司试图去建立一套新的拍卖数据系统,来抗衡这家公司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十几年的积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能够被颠覆,于是,拍卖数据成为了垄断资源,也成为了这家公司形象的代表与未来事业拓展最强有力的基石。

  最近,这家印刷公司新推出的艺术家鉴定备案项目,为当前仍然在世的名家提供其所有作品的征集鉴定备案,这就相当于当年皇宫大内之中的《石渠宝笈》。有了这样一个身份证,这些作品在未来的交易程序,可想而知——将省去大量的考证与鉴定工作,收藏家只需要在意作品质量与价格的问题。

  陈述这么多,我觉得可以再谈一谈另一家艺术类网站,这家网站创建于2003年,在创建之初,给予我们的最初感官就是:行业内突然出现了一个异常活跃的网站媒体,活跃到什么程度?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有艺术活动的地方,肯定能看到他们的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相信各位观众对于新出现的公司都会用他们是不是够活跃、够有冲劲来衡量公司的前途,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判断方式略显肤浅。当然这家网站仍然是能够和刚才那家网站相提并论的唯一的“另一家”艺术网站,但是在最初的活跃与勤劳过后,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营,有心之人会慢慢地发现,除了活跃,好像也没剩下什么。据说,网站的老板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因为缺乏资金而再去寻找新的投资伙伴。我想任何一个老板如果如此疲于奔命都应该静静地坐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核心产品的问题。细数这家公司主要业务,除去不断地刷新闻之外,便是同艺术家、画廊、拍卖公司不断地人情交流。以此来获得稀有的合作机会与广告利润,最多会举办一些活动拉一些广告赞助,而和艺术家的合作相信在狼多肉少的艺术圈也不是那么稳固。所以,一家没有自己核心产品的网站,可能剩下的也就只是勤劳与活跃。

  就在不久前,拥有两大核心产品的雅昌网请来了一位资深的媒体运营经理,又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媒体主编,就这样,他们的新闻选题以及同画廊、拍卖等等机构的合作与活动马上与另外这家网站又拉开了几条街的距离。我觉得,疲惫不堪之时,决策者还需坐下来静一静。

  当然有很多人觉得艺术类网站依托更大的门户网站,例如新浪、搜狐,希冀会获得更多的点击量与浏览量。但是我们简短地总结一下这个美丽的幻想:不管放在哪个平台,艺术品行业永远是一个小众的圈子,点击量不会高,点击量也不代表一切。而大众媒体的新闻点与艺术类行业的新闻点与产业模式有着本质差别,所以,那些挂靠于大型门户网站的艺术栏目,要么沦为话题噱头的奴隶,要么就因点击量寥寥而平平度日或者被撤并。

  没成本的自媒体

  我觉得可以把使用手机等移动客户端的那一部分并入到自媒体来,自媒体,看字面的意思也能明白——自己就是媒体。

  笔者认为这对于行业内传统业务形态的冲击是最大的。以前在使用微博的时候,或许大家还没有那么明显的感觉,毕竟在微博那个充斥着愤青、公知、公开大空间里,很多微博大V对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还讳莫如深,尽量不在微博发布带有更多个人色彩的言论,以免引起网络暴民的恶毒攻击。但是随着微信的兴起,随着朋友圈这个更加私密的空间的兴盛。大家变得更加随意,朋友圈信息也变得更加集中有效。如果你担心某个人是别有用心的公知,或者故意刺探新闻的不良狗仔,你完全可以不接受他的好友请求,甚至可以直接将其拉黑删除。

  这样一来,整个世界就变得清静了,收藏家们可以足不出户,在微信上晒出自己的藏品来交流,天南海北的经纪人也可以松口气,不用再那么车马劳顿地寻找生意机会,画廊可以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小群组,让自己的客户交流更加频繁深入,拍卖公司也可以让自己的拍品更加便捷快速地送达客户的手上。

  在一个行业之内,各个角色的参与者都希望自己被更多的人知道,这是一种从业者的直觉和本能反应,也是媒体之所以存在的最直接原因。在以前电子通讯和移动客户端没有现在这么便捷的时刻,经由媒体的广告和其他方式的推送,是他们被外人所熟知的唯一途径。但是现在的情形却完全发生了改变,小小一部手机,下载一个当前火热的即时通讯软件,再使用一些免费的衍生产品,广告宣传的效果就比以前花费巨额广告费的效果还要好。

  媒体行业以前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与职责就这样被迅速地消解了。一个人开一个订阅号,不用花那么多钱租办公空间,雇佣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以前一家杂志社要做的事情,还有一条,他们也不用去支付那昂贵的印刷费和运输费用。一切对于传统的纸媒体来说,显得非常非常不妙。

  但是冷静下来看,如果真要将一个自媒体做到风生水起的地步,可能还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单位组合来支撑。行业内最近有一个迅速崛起的微信公众号,创办者利用自己的渊博学识与人际积累,快速地成长为业内红得发烫的自媒体代表。从这个公众号,你可以了解到近现代国画大师的种种趣闻与知识,也可以看到读者对这类知识的渴求与追捧。但是真正到达商业转化的时候,可能也只有那么几家拍卖公司愿意去付钱来推广他们马上要拍卖的拍品。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这自然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勤勤恳恳的劳动不再是免费的付出,而是有人来买单了,但是这样的费用相比于付出的精力可能是微乎其微。再换一个角度来讲,凭借这个公众号创办者雄厚的知识积累,他买张画再卖出去,微薄的广告费分分钟就能挣回。所以,自媒体的本质说白了就是图个欢乐。如果创办自媒体的人仅仅把个人当作一个“媒体”还是很好玩的,就像以前的作家不管写得好不好都要想办法出本书一个道理,但是如果要达到商业目的,还是要回到媒体产业链这个恒久的命题中,至少在艺术类媒体中,这个恒久的命题。

  纸媒体如何破局

  “纸媒正在走向死亡”,相信这句话很多人已经听过不止一遍,但是笔者并不认同这么极端的说法。承接上文所说媒体的产业链,我们来认真剖析这个问题。传统的大众媒体的创收内容主要来自于各个行业的广告投入,而厂商选择投放的标准无非就是发行量和影响力,传统的纸质媒体面对迅速发展的新媒体,自然是几无招架之力,几乎是被新媒体打了个措手不及。

  艺术行业的纸媒体同样受到了冲击,目前,互联网的迅速与强力覆盖,让原本就更加渴望直接面对客户的画廊、拍卖公司等逐渐放弃了难以量化和目测投产比的纸媒体。纸媒体开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不过在笔者看来,艺术行业的纸媒体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一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要从整个行业的特点来分析。

  21世纪初兴起的中国前卫当代艺术,让北京的798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艺术圣地,一夜间从西方空降而来的中国前卫当代艺术,带动了一系列的生意链条,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拍卖的数字也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呈几何级增长,抢眼的价格神话刺激着无数艺术从业者的神经,跃跃欲试、拼死一搏的人物故事无处不在。艺术媒体自然也在那段时间里井喷。

  我们这里有两家成功的案例,也有无数的失败版本。先说这两家现在都还不错的杂志。

  第一家杂志比较严肃,以市场为导向。这家杂志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目光瞄向了跨行业的合作,栏目设置以笼络业内专家及业外“土豪”为主线,专题策划以为行业外人士普及艺术市场知识与收藏方式为侧重点。同时,这家杂志开创了纸上媒体开办线下活动的先河,在其他媒体还在傻乎乎拼着自己硬广数量的时候,他们轻轻松松地拿下了宝马中国在国内的首个艺术赞助项目,赞助金额以几百万计。通过这样的大型线下活动,这家杂志迅速获得了自己的口碑效应,靠投放硬广自然也赚得盆满钵满,以致最后要不断限制杂志硬广数量。

  笔者认为做一本刊物重要的不是你花多少精力去拼自己内容和硬广,而是如何用自己更超前的思路领跑这个不断会被淘汰的行业。就在其他刊物纷纷效仿举办线下活动的时刻,这家杂志却早早地开始布局新的产业方式,就在不久前,这家杂志的艺术空间开幕,他们同行业内顶尖的艺术家开始了展览合作。按理说,身为媒体是不应该介入到艺术交易之中的,因为媒体的角色就是“中立报道”,如果一些行业内媒体还是如此幼稚地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与定位,那只能说这样的书呆子不适合在这样的小圈子里打拼。

  另外一家杂志社其实从创刊开始就立场非常明确的,这家杂志的创办人同时开办了一家画廊。老板创办的杂志同第一家的风格恰恰相反,风格轻松八卦,业内人戏称,这样的杂志就是蹲马桶的时候看的。这家“不正经”的杂志迅速地占领了行业内的口碑份额,而杂志老板同时举办的年轻艺术家选秀展览和评奖活动也如火如荼,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都是这位老板通过这本口碑良好的杂志打开了自己在整个中国前卫当代艺术市场的生意。据说这本杂志的发行量只有6000册,但是每一个阅读者却都是与这个行业联系最紧密的人,试想,不管是拍卖公司、画廊还是收藏家,谁会拒绝和这样的老板打交道呢?

  这里不得不提另外一家同样依托在一家大型时尚产业集团的纸质杂志,这家杂志在创办的初期,北京马路边的广告灯箱里都是它的广告,试想财大气粗的东家是投入了多少的资本?而这样的杂志的广告费自然也贵得咂舌,估计投一次广告那些画廊小半年的展览费就搭进去了,值不值得投?我想画廊老板自然有自己的答案。事实也证明了高冷路线有时候真的只能赚赚眼球。同时这家杂志推出的很多类似于青年艺术家的推广项目,大型线下活动同样是明星云集,派头十足,但是真正能进行商业转化的有多少?为什么大集团的青年艺术家推广项目不如这些“小作坊”杂志做得好?为什么大型的线下活动也不如“小作坊”更有效?总而言之,大型企业对青年艺术家选择和推广的灵活度不如“小作坊”更贴近真正的收藏市场,大型线下活动可能只是配合其他部门甚至只是配合整个集团的“面子工程”。

  艺术,在这里只是一个陪衬和更加文化范儿的噱头。

  我想说到这里,对于艺术行业内的媒体出路的争辩已经非常清晰:在这个小众的行业里,没有绝对独立的媒体,只有永恒的生意,没有永恒的理想(如果想坚持理想,那就做一个纯粹的收藏家),这个行业里永远不会失业的只有三个角色:艺术生产者、艺术推销者、艺术收藏者。离开这三个最为本质的身份,其他的都只是这个行业里的过客。

  文:胡兆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