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生活表情

  • 来源:元素ELEMENT
  • 关键字:绘画,茶馆,长途车站
  • 发布时间:2015-06-01 15:02

  龚玉的水彩画,从乡场、集镇、庭院铺子、茶馆、厨房,到各种静态中花卉的美色,慢慢凝视,你会感觉一股气韵在画面流动,笔触的简洁清新,浓艳的色彩洇荡,在唯美的、寂静无声的表象下,牵扯出一种甜蜜又惆怅的气息,细绘出和岁月一起变得更为醇厚难忘的思念和记忆。

  龚玉的水彩世界

  在龚玉位于重庆黄桷坪艺术区的工作室里,午后微醺的阳光洒满角落,花盆里挑出长长的蔷薇枝蔓,飘逸着沁脾的香气。龚玉坐在那里,目光柔和,笑容像是渗透到你心中的一缕阳光,无半分矫情之气,而这种表现方式正是她的一贯画风和内心体现的和谐统一:追求完美、纯净、优雅的风格,于自由、安宁和超然的意境里,慢品生活之美。

  珍贵岁月连缀起来的片段

  纵观龚玉作品的灵感之源,不难从她的绘画中找寻到蛛丝马迹:不同年代的历史画面在同一空间呈现,释放出令人亲切的乡土情感,唤醒人们重新怀念那些曾经鲜活于记忆却已永逝的韶光。

  凭着女人特别的善感和视角,龚玉创作了大量有关茶馆的作品。茶馆仿佛是她身体里的一个符号,随时启开藏于心中最深沉的思念。

  上世纪80年代末,龚玉常常带学生外出写生,避去人声嘈杂,周边乡村古镇恰好是充满人文怀古的好地方。学生们专注于画山水,龚玉却独独迷恋于浸泡在小茶馆的时光。从清晨到黄昏,一杯清香在手,慢慢地品,细细地欣赏光线深深浅浅地洒落,将老式青瓦建筑和摆放的竹编桌椅点染上岁月风霜,一股陈年旧事的暗香在空气中飘荡。茶馆里人很多,聊天的,遛鸟的,打牌的,卖小吃的,人们用浓浓的乡音拉扯着龙门阵,从容享受来自生活的乐趣,任凭日头浮沉起落。龚玉一次一次被这些画面打动,敏锐的观察力为她日后的创作找到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茶馆》系列中,那些丰富又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总能让人有一见如故的感觉。龚玉喜欢用大片的冷灰加入蓝色和橙色,用轻快的线条塑造出她所构想的一切,让整个画面基调明快,平静中弥漫着亲切而熟悉的味道,准确地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

  龚玉总能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市井百态也是龚玉笔下的常客,《烟叶集市》、《街头补锅匠》、《老城街一角》、《长途车站》..不断丰富着人们探究其深意的遐想。那些灰蒙蒙、湿漉漉的熟悉场景,每步移动都是一个生动画面的展现,静中带动、动中寓静地融入作品构图中,画家用人文与艺术的角度去挖掘,表达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龚玉坦言自己的作品就像快门,忠实记录下一个城市断面的变迁,“当我们再回头看,会发觉它们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她基本不卖画,尤其是这些曾经给她带来灵感、激情和怀想却正在消逝的画面。

  无处不在的城市美感

  在十几年水彩画的浸染和岁月洗练中,龚玉始终保持着对这一画种的偏爱和狂热。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水彩画既有源自英国古典绘画的优雅、精致、高贵的艺术特色,也是作者的独特审美、情感和个人艺术思维的再现。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重庆人,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美感常让她不能自拔。

  在龚玉的眼中,重庆是一座自然生长出来的作品,依山傍水是独一无二的风景,山水的变化,光影的交叠,起伏跌宕的节奏感,以一种自由气势和自信建构起城市的灵魂。龚玉去过不少城市,但她摇头轻叹,它们很平坦,也很平淡,让自己无从下笔。只有回到重庆,她的创作情绪才会真正调动起来,爆发出欢愉的热情。

  她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次徘徊在重庆的长街短巷,磁器口、黄龙溪、朝天门、川道拐、石板坡、吊脚楼、旧码头、老巷子,尽管城市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它的速度和节奏,但并不妨碍龚玉在作品中将这些历史散落在各个角落的碎片重新串起。

  龚玉尤其喜欢《重庆石板坡》这幅画,里面的情景让她不由自主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爬坡上坎,每天要经过无数烟熏火燎的小摊铺,当炉挥汗如雨的掌柜,身后围坐一圈热闹喝酒的汉子,不远处,街邻们随意拉出几张小凳子,有的坐,有的蹲,或乘凉或聊天,如盖的黄葛树稳稳地替他们遮雨避凉,侧耳倾听,青石板上路人咯咯噔噔往来的脚步声不经意就回响了几个世纪..画面是静止的,历史却是流动的,一切只待你细细品味里面的故事。

  圈内朋友对龚玉的画推崇备至,有人说,她以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示其作品的魅力,含意丰富,有着明亮温暖的感受。有人说,这些水彩画可以把人们带回遥远夜空中城市边缘的宁静中,那是可以用心灵感觉到的生命的记忆。也有人指出,她的画透露出苦涩、清冷,寂寥,难免曲高和寡。

  龚玉坦言她的作品从未考虑过市场因素,画画完全出于一种热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人生,表达对生命的体会。相信真情流露的作品必会具有不凡的生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她舒展的额头上泛起一波自信的光芒,此刻的龚玉,恰如其画——朴素、自然、真性情,却又显得与众不同。

  宁静优雅的生活方式

  龚玉是个很纯粹的女人,她曾经画过一幅名为《家》的作品,通透明亮的画面,明快而温馨的色彩,小院落叶,黄叶飘飞,树影憧憧,墙壁布满青苔。建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格局,赭红粗砖,数扇陋窗,隐隐的木门后面,看得见室内的寒伧。然而,画面的主体位置上,一素白的立柜上,大红花瓶里插满鲜花,画家温暖的笔触顿时为整个画面注入了几分亮色,仿佛在诉说着动人的情怀。

  这是四川美院的过渡房。当年龚玉一家就住在里面,房子破旧,逢雨小漏,但清晨时分,树上鸟儿的叫声就像在你耳边,窗外是大片的竹林,葱翠的细枝常常探进房间里,颤巍巍,似乎在向你点头问好。龚玉回忆说,物质简陋,但小院生活那种人情味和艺术感,让人心里舒适度极高。

  生活中的龚玉很随和,有时朋友来访,会撞见她高挽着衣袖快乐地洗着衣裳、打扫厨房,她非常喜欢这种快乐随意的人生状态。这时的龚玉已在圈内声名鹊起,她的作品曾经先后拿过国内一些绘画大赛的金、银、铜奖,多次被海外人士收藏。然而,她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创作心态,于宁静生活中精心构想着每一个故事。

  近几年,龚玉一如既往频频外出写生,创作她所热爱的任何一种生活细节。闭门时,她就画花卉,与花儿灵性地交谈,借用画笔的不凡,赋予那些黄与绿、红与紫感情色彩的变幻,或嫣红娇艳,或瑰丽幽雅,或冷静孤傲,或鲜润蓬勃,花儿们散发出低调优雅的清芬,那种未经雕琢的自然表情,会让你忘掉一切。

  这是龚玉本人及作品留给观者的一个启示。

  教学:

  自2002年设立水彩专业以来,与教研室其他老师一起,从无到有地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各主要课程等。建立与增强同全国各高校水彩专业间的学术、教学交流,扩展了美院水彩专业的影响力。重点开展水彩专业的科研创作活动,提供展览信息,组织学生抓创作,仅过去一年,水彩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共有15人参加过全国及省市级水彩画展。教学与社会时间、专业展览相结合是一贯的教学目的。

  科研学术成果:

  画风偏重于民风民俗,擅长风景、集市、花卉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出版、收藏。水彩作品《街头补锅匠》获2002年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大展金奖;水彩作品《阆中茶馆》获1997年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银奖;水彩作品《外婆的厨房》获2000年中国第五届水彩画、粉画展铜奖。水彩作品《女人体》入选2003年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

  其画风流畅、色彩丰富,用笔简约、气韵生动,擅长于提炼表现纯朴、细腻的生活所见、所悟。热爱在大自然中捕捉使人感动的画面,色彩笔法学贯中西,彰显水彩艺术当代特色。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出版、拍卖、收藏。大量水彩作品刊登国内重要刊物。大量水彩作品被国内外大型画廊、机构以及个人收藏。

  主要展览:

  《阆中茶馆》获1997年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银奖;

  《街头补锅匠》获2002年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大展金奖;

  《外婆的厨房》获2000年中国第五届水彩画、粉画展铜奖;

  《女人体》入选2003年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

  《茶馆》入选首届中国黄山中国美术百年水彩展;

  《桐梓花开》入选2006年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

  2008年龚玉水彩个展(中国全华水彩艺术馆);

  《冰川下的锅庄》2009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艺术家简介

  龚玉

  1957年11月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水彩协会副会长,水彩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撰文/MOCCA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