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助力企业转型 响应市场

  第十七届CENCE企业协作及通信大会以及第八届CCS企业云计算高峰论坛暨展览于2015年5月27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会中精彩内容不断呈现,还有知名厂商登场,与会嘉宾尽享了一场视听盛宴。其中,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杨震博士表示,语音大数据处理可能是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影响企业形态和生态的一个主要技术。因为,单从呼叫中心中的语音数据来说,它的价值含量很高,用户打114,或者企业客服,肯定是带着问题来的,每一次通话里都有实际的价值,如果能有效地将其挖掘出来,就能找到新商机,节约人力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都为语音大数据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语音大数据、语音识别、语音理解、云计算和社会化媒体结合在一起又会给呼叫中心注入新的活力,让呼叫中心焕发新的生机。

  聚合行业动态 博览最新发展趋势

  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协作与统一通讯事业部总经理倪殿令谈到,思科有一个预测,到2019年的时候,全球75%的移动通信数据都是以视频的形式来展现的。因此,视频通信,视频协作将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谈到企业协作的时候,倪总强调了客户的价值诉求和体验,帮助企业改变传统的协作方式,用最新的多元化的方式与客户协作,同时强调了协作的重点是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让客户拥有更好的体验。

  目前的企业协作中,用户已经可以通过软件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回放错过的内容,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加入正在进行的讨论。另外,现在各种视频终端以及应用,都可以完全无缝地连接在一起,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合作伙伴或客户之间,都能实现,并且带来了极好的用户体验。

  微信连接了人,也连接了企业,用户可以在上面发消息、发照片、发视频、聊天,也可以进行音频通话、视频通话,微信成为了一个通信平台,而且,微信公众号提供了一个海量用户的接口。那么,微信能满足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的所有愿望吗?华为中国区企业UC解决方案销售总监曲昌智对此表示了遗憾,微信公众号提供的通信功能非常有限,不可以进行实时的音频通话和视频通话,不能实时地和海量用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也不能在微信上接入到企业的呼叫中心。因此,企业需要的很多元素,微信现在还没有满足,而对于通信厂商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在谈到对企业内部IT产品的要求时,中粮可口可乐CIO陈庆表示,产品一定要很简单,一上来就能做某件事情,千万不能把系统做复杂了,如果那样就不会有人用了。目前,中粮可口可乐的企业IT系统中包括ERP在内的产品已经整合进了BPM中,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集成,陈庆很自豪地表示中粮可口可乐实现了用技术手段来管理生意。

  陈庆也谈到了未来的规划和目标,即连接人与业务,连接人与客户,业务移动化。建立知识云盘也在其考虑范围之内,把所有东西放在云上,通过手机登录帐号即可使用。企业现在正在建立客户互动系统,想通过与用户互动,知道真正的目标消费者是哪些,消费者关注的是什么。至于考虑的系统架构,陈庆表示,需要统一的移动开发标准、开放的系统整合移动标准,包括安全标准、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体验,系统的快速迭代。

  云计算如火如荼,很多企业都在向云计算转型或已经步入云端,那么,云计算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中国惠普公司副总裁、云计算首席技术官谭瑞忠表示,传统企业通过向云计算转型,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快速响应竞争对手,快速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谭瑞忠认为,混合云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现状,是企业需要面对的现实。

  构建灵活的产业互联网云平台

  企业部署云计算,选择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IBM大中华区中间件部资深架构师陈德福表示,在欧美市场,混合云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很多大企业,一方面在部署自己的私有云,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多地考虑或者正在把负载移到公有云上面。私有云一方面是完全可自定义的,在定制化和个性化能力方面能满足企业的更多需求,另外在安全可控方面,也更能够达到企业的期望。公有云无论是在进入门槛,使用成本方面,还是在高度灵活性和弹性方面相对私有云都有优势。所以综合来看,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混合使用,对企业来讲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策略。

  工业4.0,“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其实都在阐述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就是企业如何对接互联网,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消费互联网,它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和消费者的连接。但是,产业互联网除了解决和消费者的连接之外,还要解决另外两个连接:一个是和企业内部的更深度、更广泛的连接,另一个是解决企业和它的上下游(它的整个生态系统和它的合作伙伴)的连接。这种产业互联网平台相对于互联网平台会更复杂和多元化。

  说到IT基础架构,有一个CAP的理论是从三个纬度看系统IT的架构设计,第一个是一致性,第二个是可用性,第三个是是非区的容错性。从理论上来讲,没有任何一个系统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传统IT系统里集中式的处理系统更多的是保证一致性和可用性,现在分布式系统的网络节点数量较多,部署也比较广,网络间故障频繁发生,所以更多是从可用性和分布性上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一致性。我们经常看到用不同的渠道访问同一个网站,比如用手机、APP、网页等,有时可能在同一时间会得到不同的信息,就是因为它不同节点的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所以,从这个理论可以看出,无论是互联网世界代表的分布式系统,还是传统的集中式的控制系统,它们都各有所长,是一个互补的关系。结合前面的CAP理论,一个企业如果要构建自己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做到数字化转型,这个平台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快速。所谓的快速就是需要实现快速的IT资源交付,这种交付主要是通过云计算以及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很多自动化的手段来完成,而不需要太多的手工操作。它的整个管理和资源的提供对用户来讲,使用门槛都比较低。

  第二,智能。互联网访问有着不可预估性和不确定性,一个好的产业互联平台,它必须能够感知这些互联网的不确定的动态的需求。并且能根据这个访问需求的变化,实时、动态地调整它底层支撑的IT架构,能够做到弹性伸缩和自动扩展。

  第三,整合。产业互联网必须能够和后台把交互系统、记录系统和洞察系统有机整合起来,同时要把企业的关键业务能力社交化,把业务接口化和云化,并且对外接口要保证它的安全访问。

  这三种跟整个计算机发展的演进是比较同步的,前两点,快速和智能可以对应到混合云的管理需求。计算机演进阶段主要是关于整个IT架构变化的趋势,从最开始的虚拟化,到现在管理上的优化,这种管理上的优化除了在基础架构云的管理支撑之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在强化自己在平台云方面的管理能力,也就是要做到基础架构云和平台云的综合管理能力,再进一步演进到动态的混合云、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部署来使用。

  本报记者 冯霄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