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欧洲三大影展开幕,内地媒体照例都要跟风报道。这相对于二三十年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当然也有退步的地方:二三十年前,对三大影展的报道虽然不多、信息传递不全面,但好赖还是围绕电影风格、剧情和主创本身来报道。可从十几年前开始,报道的注目点开始步着国内的潮流,一厢情愿地移到海外发行这一块。到2000年以后,都意识到海外发行比较渺茫,娱记们又开始把目光投往更不着四六的明星红毯秀。
今年戛纳的红毯秀报道尤其无关痛痒,已经从气质和影展人气,进一步转向华语女星服饰以及国内网友的评论了,针对电影本身所做的功课少之又少。媒体镜头下大肆张扬并引发争议的一两个女星,近年似乎并没参演戛纳影展的入围作品。那她们去戛纳又算干嘛的?媒体记者报道她们又算怎么回事?媒体以报道影展的版面,刊发与参展作品无关的报道,又是出于怎样的动机?一贯爱联想的读者或网友,说不定又会把追问点投向媒体人是否在进行有偿新闻。这些联系起来,又无法不说是我们电影生态的一个直观反映。
没份得奖的活动,艺人通常是不会出席的。这是中外几乎所有娱乐奖项的通例。不只是耍大牌,而且是因为确实没档期。除非是合同规定,需要利用展映机会,出来帮助出品方推销作品。而后一种情形下,国内艺人通常出国的机会很少。不只少,而且之前还爆出过有演员因为剧组宣传经费紧张而缺席戛纳,错失当届影帝的传闻。现在作品无缘评奖的内地演员都能跑到戛纳去走红毯了,这也算是奇葩了。还有报道说,有女演员因为在红毯上停留时间过长,而被现场工作人员催促,这更令人有种五味杂陈的感受。
当某个艺人没有参展作品,却跑到影展上搔首弄姿,通常只会被解读为个体推广的需要。如果该艺人是跑到了世界级别最高的影展上这样做,只能说明三件事:1、这个艺人太想炒作自己了;2、炒作团队确实厉害;3、对这一行没有起码的敬畏之心——一旦类似的情况在几个影展出现过几次,就一定会发生膨化,成为欧美媒体和业界,对内地艺人乃至华语艺人的总体印象。
如果按照表演实力和影响力来衡量,戛纳的红地毯,华语片明星能站上去的屈指可数。葛优、梁朝伟、张曼玉因为拿过奖,勉强算是当之无愧。问题是这个级别当之无愧的演员,世界上多了去了。像巩俐、廖凡、章子怡、姚安濂、张震、刘青云、梁家辉、黎明、舒淇,或因地位,或因熟脸和演技。周润发、刘德华、甄子丹、杨子琼因为票房号召力,基本也就这样了。其他各年龄段的实力派——秦海璐、周迅、李雪健、高明、成泰生、黄晓明、张志坚、吴秀波、姜武、倪大宏……都还需要等合适的契机。规矩总是要有的,而规矩之中的艺人,自然也知道三大影展是个什么级别的舞台,那是当初即便杰出如阮玲玉、石挥、蓝马、周璇、赵丹、舒绣文、冯喆……也无缘登上的啊。
敬畏真的不能当饭吃,但它至少能让人把饭吃好、吃得更踏实。
文/徐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