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重压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成本,重压
  • 发布时间:2010-07-28 10:37
  国家统计局6月11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PPI 5月份上涨的幅度达到7.1%;另外国家已经同意在新疆试行资源税改革,无疑将提高部分原材料和基础产品的价格;“收入倍增”计划有望被纳入“十二五”规划,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14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由此可见,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企业的运营成本上涨将是不争的事实。

  倒逼增长方式转型

  本次工资水平的上调、资源税改革的本意,是在于刺激内需、缩小贫富差距,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希望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世界工厂 ”的地位,与中国企业快速提高的劳动生产水平是分不开的。过去30年中,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超过了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幅度,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人均劳动报酬为1998年的3.9倍,而2008年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是1998年的5.3倍,显示出企业平均单位生产成本是下降的。如果企业能够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应该能够应对成本的上涨。

  多种手段化解成本压力

  面对成本上涨,很多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企业利润被蚕食的老板们,想到的对策就是适度提高产品售价,但是又要顾虑失去一部分消费者的可能。因此,将成本上涨部分甚至全部转嫁给消费者的行为,适合于需求价格弹性指数较低的企业。企业也应该具备较高的市场份额,或是与其他竞争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化,否则单个企业调整价格,将导致企业失去大多数客户。

  对于市场竞争性强、产品相似度高的产品,则存在企业间的联合,采取行业协商涨价的方式。从中长期看,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的积极性将会有所提高。

  企业也要努力加强内部管理来降低内部成本。例如采取外包等更加灵活的用工及组织方式来缓和人力成本的上升。同时,可以以集中采购代替分散的采购来获得谈判空间,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在物流方面,也可以采取外包来节约成本。

  不必担心“二次探底”

  中国区域之间的互补性非常强,中西部很多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而东部地区已经开始了更多依靠自主创新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加之东部和中西部劳动力成本上的差异,像本次最低工资上调后,陕西、宁夏等地仍然较上海、深圳等地的月最低工资相差500元左右。西部地区在税收上也存在更多优惠,如重庆实行的15%的企业所得税率。这样在国内产业转移的余地相当大,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从收入水平高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得传统的“雁阵模式”可以在中国区域内延伸。

  中央和地方政府,也会在必要时根据企业的情况,在税收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和支撑。例如最近就提出了“化税为薪”,即减轻竞争性行业企业税赋,腾出空间给员工增加工资的建议。现在来看,对成本上涨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复苏造成二次探底的担心,应该是多余的。

  * 作者系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宏观组首席研究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