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半城?

  • 来源:元素ELEMENT
  • 关键字:公益,半城
  • 发布时间:2015-08-03 15:45

  2014年9月起,我以个人身份采访了十位重庆的文化品牌创始人。采访他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于重庆本土文化的梳理,记录正在变化的文化生态。

  选择这些企业和机构的标准,不以其经济规模论,以其在推动城市公共文化及社会联结的表现来选择。《半城》的出书行为本身也是一个公益行为,虽然视觉上比较私人,但最大限度地力求了案例的客观性、公益性和写作的独立性。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深爱这座城市。但由于其身处内陆,经济相对落后,文化上也缺乏辐射力。重庆一直是一个移民城市,后来又成为陪都、历经抗战,长期的工业城市经济结构使其几乎没有闲情逸致来发展文化。

  在采访中我发现,即使是在根基薄弱的情况下,重庆仍有一帮本土的文化人、文化机构,在努力地构建城市的文化氛围。在别人看起来,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也许显得很笨拙,不合时宜;但文化行为本身是一个燃灯之举,只要化空谈为行动,去做,去坚持,能做多少是多少,就一定会有改变。

  他们是:

  精典书店。重庆第一家独立书店,重庆最早开启精英阅读的书店。

  喜马拉雅书店。一家免费看书的书店。它的创始人希望它未来可以发展成一座公共图书馆,留给城市。

  西西弗书店。一家在商业和模式上都非常成功的书店。它的成功,间接地推动了大众阅读。

  n18。重庆第一家旧城改造成功转身商业街区的文化园区。

  印制二厂。一家定位于为文艺创想者提供舞台的旧城改造项目,在城市大建大拆的今天,它是城市再生的细胞和希望。

  南山书院。立足于南山生态的传统书院。

  锦瑟画廊。经营16年的商业画廊,收藏了上千张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和青年艺术家画作,为推动本土艺术家走向国际化持续努力。

  器空间。实验艺术的圣地。它的独立性、先锋性,获得了国际性的关注和尊重。

  壹秋堂夏布。为有千年传统的夏布注入当代设计,并使古老的技艺和今天的美学紧密相连。可能是中国最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版本。

  漫淘网。打造手作产品网上平台。国内最大的手作美学生活平台。

  这些案例以及文化现象,在国内也许算不了什么惊人的成就,但是它就是重庆文化发展的基础。于我个人而言,十几年的记者生涯,已经不需要依靠写作来扬名;但是我希望传播这些故事和精神,让文化的种子作用于这座古老的城市,同时为正在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上下半城,是重庆最显著的城市特征。“半”,意味着未满、开放、可能性,也意味着城市未被看见的另一面。你可曾真正地见到这座城市的全貌?她一向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而我,也不过是把我所看到的,分享给大家。

  由于是第一次写书,加之才疏学浅,也常常有力所不逮之感。在写作完成后,我最希望的是有更多人读到它,重新认识我们的城市。倘若大家因此新增一点点儿的感悟或文化自信,我会多么庆幸。

  对话作者

  Q=《元素element》 A=敖玉琴

  Q:是什么原因让你想要写这本书?

  A:我常常听人讲:重庆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对于这个观点我是不认同的。

  以前做记者时,我接触到很多人,他们在重庆做着一些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就像我们这座城市的形态一样,它是层层叠叠的,它的城市肌理充满了褶皱,所以它的很多东西都隐藏得很深。我想我应该把这种褶皱打开,让大家看看,噢,原来重庆还有这么好的文化,这么多美好的人。

  所以决定写这本书,我认为没有比书更好的文本传播,它对于当下的文化生态有一个记录作用。我们很多年回过头来看会觉得非常有意思。如果能坚持一年或者两年写一本,一直写下去,就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Q:写这本书花费了你多少时间和精力?

  A:有这个想法是去年6月份。真正开始采访是8月份,然后9月份开始写。当时我还在北京的一家艺术类杂志工作,因此只能保持一个月飞回来一次,采访一个人的节奏。

  每次采访完,我在北京听着采访录音,仍然会觉得感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成功或者失败,但并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日积月累的付出。包括对于这本书,从开始写的那一天,它从一个念头变成行动,再到逐渐的成文、甚至推倒重来的修改。从有了那个想法的那天开始到现在,我每天都在围绕它而工作。

  Q:书的名字叫《半城》,在你的采写中,你认为重庆上下半城有哪些不同?

  A:半城是一个不太“讨好”的名字,因为它太“文”了,不具有畅销书那种进攻性。

  但却是我一直坚持并且最喜欢的名字。因为我不是写畅销书的,我只想写这个城市最核心的轮廓,就是若隐若现的“半”的状态。

  重庆的上半城和下半城,一开始是有明显的分界线的,似乎下半城是城市开始的地方,人们从江上来,下岸后逐水而居。他们的生活和生意,几乎都和水与码头有关系。他们是城市最原始的状市形态上的划分,但实际上他们是水乳交融的,把它们连在一起的,就是人。

  但是现在下半城的建筑和居民都越来越少,也许有一天它也会成为商业中心。但这也让人们没有怀旧的地方了,这不是个人化的悲怆,而是可能我们确实丢失了重要的记忆和钥匙。我个人希望它们的差异性越大越好,至少保留一部分。以保留下半城那种魔幻、阴暗、蓬勃的气质,据说这让很多摄影爱好者和电影人痴迷不已。

  Q:在采写中有让你特别深刻的事情发生吗?

  A:每一个人的故事都不同。他们的录音我一直都保留着,经常会自己一个人听。做文化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他们也给我很多力量。对于细节的反复揣摩,则可以教给人很多做事的方法。这种深刻,对我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

  Q:你从小是在哪个半城长大的呢?它对你有哪些影响?

  A:我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城里人。我的童年都是在重庆的乡下度过的。城市一直是我很向往的地方。所以,当我第一次来到重庆的时候,它带给我强烈的视觉震撼。我也很羡慕那些长在上半城或者下半城的人,城市和他们很亲近,他们的重庆话也很地道。但我们这些“移民”,也有自己和城市的亲近感,它可能少了以命相抵的浓情,但是多了一些珍惜,因为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留下来的地方。

  Q:在采写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A:采访和写作都挺顺利的。只是由于第一次出书,在时间上没有很合理地做好整体的安排,比如哪个阶段摄影师进入、哪个阶段排版设计沟通。我都是一个阶段完成后再开始下一个阶段,完全成了手工匠人了。这样周期会很长,会让人很容易疲惫。我觉得最难的就是在身体已经到达极限的情况下,仍然去坚持做到最好。

  Q:这是你的第一本书,你希望它能带来怎样的效果?

  A:一本书出来后,会有它自己的命运。

  我想每一个阅读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希望它能使大多数阅读的人感到愉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