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传统与当代

  • 来源:设计家
  • 关键字:设计师,万浮尘,公益
  • 发布时间:2015-08-05 08:22

  ——2015中国设计中的传统与当代文化论坛实录

  主办:《设计家》 承办:简一大理石瓷砖

  时间:2015年5月30日 地点: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

  5月30日,中国设计精英之旅系列活动中的主题论坛环节,“2015中国设计中的传统与当代文化”论坛于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圆满落幕。

  论坛由《设计家》主办,简一大理石瓷砖承办。本次论坛汇集了来自上海和苏州设计界的精英设计师,共同探讨如何在日益趋同的世界里保持地域的传统与个性,同时顺应现实的需求和未来的方向。论坛开始,《设计家》主编许晓东与简一大理石瓷砖副总经理游俊分别进行了致辞。许晓东在开幕致辞中说:“设计需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设计所依托的现实生活无法割裂传统凭空存在,如何处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是设计界永恒的话题。”此次论坛的开展让两地设计师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又促进文化在设计中的作用,推动设计界的发展。

  万浮尘:中国乡村的保护性设计与现代东方设计的禅境理念

  我喜欢游历,也去过很多地方,感受多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感悟不同的建筑设计。我认为设计师应该多出去看看,感受不同的东西,对设计的影响会很大。

  我出生在新疆,那里伊斯兰教文化比较盛行,且80%以上都是外来人口,文化背景非常复杂,我从小对各地的风俗习惯都有了解,这对我后来做设计有很大影响。我到中东国家,看到一些建筑用土坯建造,二十多层,看上去像海市蜃楼,但建筑内部设计考虑了保温、通风和卫生设施。也门的皇宫设计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大,建筑使用白色的石材,设计非常简约,伊斯兰文化中就是用当地产的白石灰来做建筑。在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我看到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会反思自己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去了国内很多地方,发现中国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在九江,我看到一座唐代遗留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寺庙,还保留了廊桥设计,非常漂亮。游历过很多地方后,我发现做设计还是要学习和寻找本民族的文化,而游历能让我去浮尘,寻静悦。

  我做过很多设计,建筑、规划,甚至风水、数字设计,但真正的设计应该是追寻内心的设计。我做了一个美丽乡村的公益项目的规划设计,这是一个保护性的文化项目,客户不希望做城市化的设计,希望做原生态设计。要去浮尘,做真正的乡村设计,就要按照农民的心态来做设计。但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于乡村设计还流于形式,美丽乡村的重点是农耕文化,只有让农民富裕了才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现在的设计师讲究形式主义,追求创意和材质,却忽略了设计生活。农村也要设计生活,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我们研究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在规划中,我们设计了廊桥、祠堂,希望以此寻找项目与当地文化的内在联系。此外,做乡村设计,还要真正深入地调查。我们调查了当地人寿命不长的原因,发现当地人喜欢吃腌制的食品,这种食物含有硝酸盐,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而当地房屋保温效果又不好,因此很容易生风湿病。鉴于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建议政府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建房屋时,先铺一层水泥板再挂瓦,既防止漏雨,又能保温。

  我的办公室也做了一些文化设计,入口处设计成《孙子兵法》的书卷形式,墙面设计了一个壁炉,楼梯设计成扇形,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态,像扇子或像裙摆,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后海,我设计了一栋保护性的古建筑,客户要求改动不能太多,但又必须翻建,于是我在设计中融入了江南的砖雕,使北派建筑看起来儒雅一些,也更安静一些。在设计中我希望看到一些自然的变化,曾经设计过一个写字楼,在设计走廊时,我植入了天然的竹子,现在已经变黄了,我想把竹子从青葱到灰黄的变化放进室内。当然,室内设计会用到很多照片,考虑到摄影师的版权问题,我采用自己拍摄的照片,家具也是自己原创的。

  做了很多设计,我总结做设计的九种心态:安静、平静、宁静、定静、虚静、空静、真静、明静、灵静。设计师如果静下来,做事情就会开心。我设计过一个学校内的多功能厅,这个厅平时很安静,但如果学生要搞活动,LED灯光会变化出多种色彩,瞬间变得热闹。我在太湖的东山设计了一个私人度假会所,站在山坡上可以看到太湖,这个设计是让人定下心来。虚静是我比较喜欢的状态,在灵动中找到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空静是在放空自己的状态下做设计,我设计了一个苏州博物馆项目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做的。方案中用到清水混凝土做外立面,但审批方认为只有外国人可以这么做,我做要在立面上用外挂石材,我没同意,项目就搁浅了,这个设计业主很喜欢,我也很喜欢,而且造价和工艺也都很好控制。

  在浮点禅隐客栈项目的设计中,我希望表达灵静。项目所在位置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有很多浪漫的爱情故事,还有神话故事。当地安静的禅意环境给了我灵感,我希望把神话和禅意融于设计之中,就做了一些水墨感的设计。项目地的建筑具有商业性质,我设计的建筑处于建筑群中央,是一套八十年代的房子,结构有些损坏,当时的想法是将这栋建筑与周围的建筑群联动起来设计。

  我想保护这些老建筑,要解决政府的拆迁问题,就采用合营、租赁,或半租赁的方式把商业和居民居住联系起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模式和商业模式,我们就按照这种模式做设计。在改建中,我们设计了一些阳光房,为了解决阳光照射的问题,采用了日本枯山水的方式在全玻璃面上铺上鹅卵石,夏天将鹅卵石铺满玻璃面,阳光照不进室内,冬天将鹅卵石堆成小山,阳光就可以照进屋内,这是人为的方式调光和调温,比较原生态。这个设计是受到福建土楼的窗户设计启发,那里的窗户没有玻璃,只用两根木条错缝来调节通风和采光,这其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我们要探寻,能学到很多东西。原创空间不是空想,要有一点启发,只要把一些实际中的事物转换一下就可以。客栈二楼有一些共享空间,由飘带型的楼梯连接上去,入口是日月洞的设计,门洞后是一座白色的影桥。室内设计我不喜欢现在的那种室内套房子的内饰模式,既不环保也不节能,我就想把那层皮扒下来,就做成毛坯。

  林琮然:用设计表达更好的生活态度

  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国文化,我说我用中文讲话,文化本身的基因已经在我的血液里,不用刻意去想或做,它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我做过很多跨界的设计,这与自身的性格有关,我不喜欢拘泥于一种状态。我做过一些成功的设计,从最小的艺术品设计到展览、室内、建筑和规划设计都有,我把每一个做设计的过程当做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历练的过程。下面以我做过的一些设计为线索,与大家分享我对中国文化的一些思考。

  五年前,我在台湾成立了阔合设计,我这一代在台湾属于第三代建筑师,已经没有很多设计可做。当时台湾有个”文化部”为推动一些小而美的创意或艺术展,遴选了十位年轻设计师,让他们用与汉字有关的设计表达对空间的看法。这个项目有点像作文,你要思考:用空间、材料、元素表达你要做的事,且用作品与观众对话。当时我们的创作命名为“有字”,这个创作很难凭借个人的知识完成设计,所以我们翻阅了一些书籍,想找一些灵感。我们找到了王羲之和鲁班。鲁班是设计师的祖师,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第一人,他们两人给了我们一些灵感。鲁班有一把很有名的尺,叫鲁班尺,鲁班尺与《易经》有关,它上面有一些字,很多人不知道有字的尺怎么用,这一点启发了我的创作。鲁班尺的上排用于看阳宅,下排用于看阴宅,尺面有八个字,每个字后面分四个小字,代表不同的含义,比如在测量中,量到红色表示趋吉避凶。所以从前的设计都会包含各种寓意,门头的尺寸可能寓意登科,床的尺寸可能寓意添丁,所有家具也都有很好的寓意。你可以想想,为什么人走进苏州园林里的一些房间会感觉很舒服,这可能是老祖宗在空间里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密码,这些密码是红色的字和长短的线条。

  中国人对尺寸的观念与西方人不同,西方要求很精准,1厘米都要分成10毫米,西方人做任何事,尺寸的把握非常精准,30厘米的设计就必须是30厘米。但中国工匠做椅子,椅子好不好,用尺量,30厘米和31厘米对工匠来说没有太大差别,只要舒服就好。中国工匠更看重的是意境,一把椅子里也寄予了他们美好的祝愿,每个人都生活在善意里,这是中国人对生活的态度。我同时取了王羲之字帖中的“有”和“字”两个字,我将鲁班尺与这两个字结合,拼出两个很大的字,又用三百多把尺拉伸出线条,形成一种空间感,这两者结合可以体现中国文字书写的力量。“有字”作品最有趣的是它的文创产品,给参观者看到“有”“字”还不够,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品尝文化的力量,品尝字的感觉,所以做了五款带字的棒棒糖,拿到现场赠予参观者,效果还不错。

  两年前,我在东莞的一家商场里设计了一个家具展,要求在空间里植入空间,使一套非常文雅的家具隐含于商场之中。当时想到的是苏州刺绣,由绣线构成的面能够隐藏布料,所以在商场里一块椭圆形的场地上,我们用五米高的流苏搭建了一个隐藏空间,暗含了出世入世的线索。这个空间远远看去非常完整,从外面看不见里面,但拨开流苏就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且流苏并不限定人进入的方式,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入,但是心境会不同。在这个小空间里我们摆上商业的家具,流苏起到一种美化环境的作用。

  做室内设计有很多不同的手法,我和大家分享去年做的一个项目。客户本身学土建工程出身,从小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喜欢写书法。他租了一个仅一层的像仓库一样的老房子,想把它设计成一个私人会所,可以与朋友喝茶、打牌、喝酒、做按摩,也可以读书。对我来说,这个项目比较有挑战性,房子面积不大,仅三百多平方米却要容纳这么多的功能空间。在与业主聊人生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业主很喜欢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客户原本希望在会所里悬挂一幅完整的《富春山居图》,但考虑到各种客观因素,这个想法并不能实现。我提出以文房四宝作主题,而所有的山水意境都可以转换,我们结合砚台的特点把平面的山水设计成立体的,并打磨山水流畅的曲线,使之与整个空间相协调。在这个设计中,为了保留一点手工制作,我们邀请了雕塑学院的老师来做,这样打开会所的门就能看见山水。进入后还可以看到一个茶几,后面是酒吧,左边是书画吧,可以读书下棋,按摩室的设计非常简单。立体的山水平时可以作为茶几,也可以泡脚,是大俗也是大雅,很符合上海海纳百川的个性。做这个设计也有一种自我的突破,设计是一个服务业,大俗和大雅本身没什么矛盾,重点在于服务好客户。

  开发商请我们做建筑设计时想展现自身的实力,我觉得展现实力不如展现一种生命的态度。每一个住宅项目都有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居住在一间间房里的人的生活很实在,他们对于未来的期待是超乎我们想象的。我会告诉开发商人们对于生活只要有一点小确信——小的确切的幸福就够了。有一个开发商邀请我们设计一栋新的售楼处,但我们看到楼盘边有一个仓库,就建议开发商将仓库改建成售楼处,并且在原来的庭院中植入绿色空间,既节约成本和工事,又很绿色环保。我们将仓库设计成一个喝咖啡的售楼处是希望改变销售的方式,客人走进售楼处可以先喝杯咖啡,再看房,这是让生活的本质先进入空间的一种设计策略。

  今年年初,在做广丰一个景区里的禅寺的规划设计时,我们研究了很多禅学知识,发现“一”对于中国人来说很重要,设计的切入点就从“一”开始。我们当时研究了白花岩,它高630米,在海拔570米处有一个禅寺,我们对包括白花岩在内的整片区域做了规划。如何用建筑和空间来展现佛与山的关系,一个山头,一座寺庙,想要在山上放入宗教信仰,佛本身就是宗教的一部分。山是什么,庙是什么,庙可以分散在山上各处,当庙一分为二时,庙还是庙吗?我就把庙拆解,分散在山里面,庙在哪里,佛就在哪里。我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方法,找到最合适的地点植入一个寺庙,研究庙的布局、路线,最后确定依山而建一座庙。我们还研究了寺庙地点与光线的关系,庙中间隙可以让阳光射进来,产生光影调节的效果,让人感觉时间在空间里有变化。空间里不一定要有一尊很大的佛龛或佛像,佛从四面八方来,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精神状态。

  从艺术品到规划,是从小到大,再回头看更小的设计,今年我们设计了一些产品,把山形设计成比较小的器物,如烟灰缸。品香的传统早已流失,可能是香料的问题,或者文化本身没有延续,烟本身就有一种烟的状态,有虚无缥缈的感觉。我想用设计表达更好的生活态度。

  赵智峰:用设计让更多人享受快乐

  我总结了自己做设计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第一我们要聆听客户的想法,从客户的生活细节中捕捉设计灵感。第二要向项目学习。比如做酒店设计,要研究酒店管理公司的形象,酒店的特性,厨房的设置,餐饮的设计,调查人流量的多少等。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新的学习过程,即便是同一行业,品牌和属性也不一样。第三要学会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分析客户的不同诉求。每一个项目中都有很多角色,除了甲方、使用者,周围的环境对项目也有诉求。第四要对问题有精准的定位,找到解决的方法。第五在满足空间功能性的要求外学会讲故事,赋予空间生命力。此外,做设计还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尊重甲方,用专业获取甲方信任。二是用设计让更多人享受快乐,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设计能够被客户和同行认可,也是设计师的价值所在。下面先分享一下我的成长经历以及做过的一些项目。

  我是一名职业设计师,也是苏州大学的全职教师,教授的课程是商业空间设计。我从小就喜欢绘画,大三时,与同学一起开了第一个设计事务所,我希望用设计为大家服务,同时用设计创造价值。但发现文化学习非常重要后,我最终去了法国重新学习产品空间设计,现在我是一名教师。我一直认为设计是实践型学科,仅在课堂上讲没用,还要坚持做设计。我将设计理解为一种商业活动,设计师的作用是把周围各个关系人的想法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我在法国做过一些产品空间设计,产品空间设计包括公共汽车内部、游艇内部、高铁内部,飞机内部等空间设计,既是产品,也是空间。在法国旅游区,我参与了一个游客中心的整合设计,包括建筑、室内和车体空间设计。空间设计只用了简单的木条和一些视觉元素如黄色、红色的流线来划分功能区,我认为设计的形式虽然重要,但功能性是第一位的。游客中心有一个小火车,信息发布的地方我们采用卷纸的设计理念,将景区著名的景点都标示在卷筒中。小火车除了运输的功能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探索,在旅游风景区,它会一直上到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地上,随着小火车的上升,它会有一些变化,周围植被也有变化。我们希望让游客看到更多风景,便将设计融入到环境中,车体上设计了景区的一些特色动植物。虽然最终改成了自行车观光,但小火车一直放在山上,成为山上风景的一部分。

  巴黎的T3线平板电车及车站设计是我们做的,T3线在整个巴黎是全线运营,巴黎是时尚之都,每节车厢采用了不同的颜色,我们希望每天进入车厢空间的人都有不同感觉。巴黎也是艺术之都,车站地图和周边景点都是由当地著名艺术家绘制,车体外形使用了盾牌形状,因为巴黎的徽章就是盾牌形状。勒芒赛是F1赛车的集结地,那是个充满激情的城市,但在二战中遭到摧毁,现在的城市都是新建建筑。我们为整个城市设计了交通系统形象和平板电车,电车的形式像赛车,线条非常流畅,车体的橘黄色代表城市的血液,寓意城市重新焕发活力与光彩。普尔是一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城市中有很多城堡建筑,有三四百年历史,我们在设计车体的表皮时采用了镜面处理,让车体能够随时反映城市,从而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我在法国的RCP设计公司工作时,所有成员不到二十人,但每年都会做很多在法国或欧洲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觉得设计的好坏与公司的大小没有关系。我回国后创办了自己的事务所CHY设计中心,我希望把它做成国际整合的设计机构,团结最优秀的设计师,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实现最强效的设计价值,不断唤醒设计的力量。

  我设计了苏州六中图书馆改造项目,图书馆向学生开放,不能做得太花哨,但也不能没有设计感,我们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设计,以“播植化育,谓天地普生万物”为设计理念。播,有传播、播种的意思,图书馆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化,有文化、教化的意思,知识被每个个体吸收并转化为自己所用。在设计形式中,涟漪的形态谓之播,汉字有很多笔划,将之拆解谓之化。波、涟漪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很多,我们为图书馆设计了一个方案,有涟漪,也有字体,灯的造型以笔划的概念来体现。在苏州六中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大剧场改造项目,中国有句老话:山水之间有智慧,我要讲述山水之间的故事。我们把剧场顶设计成倒山的形式,墙面设计成水波的形式,利用梁的结构关系,把山形起伏的感觉做出来。这只是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还有其他形式,故事是设计方案的灵魂,表现形式是浮云,只要适合就可以。

  我喜欢用山水理念做设计,在设计山西澳林中环办公会所项目时,业主要求我们做一个大气的设计,什么叫大气?我觉得万物自然是大气,山是大气,水是大气,没有任何东西比自然更大气,所以会所的大堂仍然用倒山形层层叠叠表现山,侧面做了一个背投形式来体现山水结合的理念。

  苏州的芯易斋是培训心理咨询师的地方,因为要表演各种情景剧,所以设计上既要有讲课空间,又要有剧场的功能空间,而且业主还要求有放松的地方,可以喝茶聊天。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位于拥有悠久历史的平江路,房子本身已有一两百年历史,属于文物保护建筑。房子的钢梁被加固,不能改动,于是我们在室内做了一个回廊形的阶梯教室。项目有两个单体建筑,中间不相通,我们与业主商量后,在中间做了一些禅意的设计,人进入后会感觉很安静,心情也能沉下来。心理咨询师每天要接收很多负面信息,生活很容易被负能量影响,我们希望有这样一个空间让咨询师抛弃所有负能量,安静下来想事情。空间中定制了一些家具,一些细节设计如树杈既可以挂小背包,也能使屋顶与地面有一种联系,让人体会自然的感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