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天山
- 来源:中国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天山,自然保護區,野果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06 12:05
1 托木爾
位於天山西部,最高海拔7,443米。涵蓋了托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全部面積。由南向北依次為托木爾山、汗騰格里山和哈拉周里哈山。這裡是天山最大降水分佈區,發育了規模巨大的現代冰川。
2 喀拉峻-庫爾德寧
位於中天山山間盆地,喀拉峻屬特克斯縣,海拔1,820~3,910米。庫爾德寧屬鞏留縣,坐落那拉提山北坡的恰普克谷地,海拔1,600~3,830米,涵蓋西天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由野果林構成的獨立山地落葉闊葉林垂直帶景觀。
3 巴音布魯克
位於天山中部尤爾都斯高原盆地底部沼澤地,最高海拔2,600米。其中開都河從西向東橫穿中部。水資源豐富養育了以濕地為主的中國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由於海拔較高,屬於典型的亞高山草原景觀。
4 博格達
位於天山東部,最高海拔5,445米,最低海拔1,380米。包括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地博格達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池。博格達峰區有現代冰川113條,是眾多小河流發源地。由冰川、河流、湖泊、濕地組成水域風光和冰川地貌。
5 克孜爾石窟
為中國建造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也是西北地區三大千佛洞之一。地處拜城縣東南木塔特河谷北岸,約73公里。此佛洞鑿於3世紀,5-7世紀時為最盛期,現存洞窟236個,窟內遺留大量壁畫,堪稱「第二莫高窟」。
6 克孜爾尕哈烽燧
庫車鹽水溝東側,在維吾爾語中為「紅色哨卡」之意。這座建築是絲綢之路上最古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漢武帝時期,西域歸漢朝版圖,因此漢朝的烽燧制度也在西域地區實施,僅新疆境內目前就發現了數百座烽燧遺址。
7 蘇巴什佛寺遺址
又稱昭怙厘大寺,據史料記載始建於東漢。位於庫車縣城東北23公里處,為魏晉時代的佛寺遺址。昭怙厘大寺被庫車河水從中分割為東西兩個部分,故有東、西寺之稱。
8 交河故城
西域古國車師前國的都城,位於吐魯番以西13公里處。因兩條河水繞城在城南交匯,故名交河。13世紀下半葉以後,交河古城屢受戰亂禍害,破壞嚴重。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形制佈局與唐代長安城相仿。
9 高昌故城
吐魯番以東40公里處,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漢代,高昌故城呈長方形,周長5.4公里,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分。高昌城在13世紀末的戰亂中廢棄,大部分建築物消失無存,目前保留較好的外城西南和東南角保存兩處寺院遺址。
天山自西向東逶迤2,500多公里,是亞洲中部最大的一條山脈。眾多山峰高達海拔4,000米以上,終年積雪。天山山脈發育了規模巨大的現代冰川,擁有現代冰川近7,000條,面積達1萬平方公里。其中托木爾--博格達山匯區,是僅次於珠穆朗瑪峰、喬戈里峰的世界第三大山嶽冰川集中分佈區。
10 北庭故城
公元7-14世紀東天山北麓的第一大城鎮,也是天山以北地區的重要軍政中心和交通樞紐。自漢代以來,北庭成為管轄西域地區的中心。唐時設北庭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以天山為界分疆而治。轄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西達咸海廣大地區。15世紀初毀於戰火。如今城內建築遺址如佛塔、寺院、衙署、宮院均隱約可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