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胡同?新玩意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北京老胡同,四合院
  • 发布时间:2015-08-06 13:45

  要說到北京最具特色的地方,算來算去還是胡同。那裡有說不完的老北京故事,還有那份濃濃的北京味兒……且慢,別以為胡同賣點只是「老」。如今有一群人,在胡同中尋找對城市的認同感,並且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青磚灰瓦之中。現在的大柵欄、南鑼鼓巷和國子監一帶,在他們手中得到新靈魂,展現全新風貌。

  認識胡同四合院

  北京大至城市的佈局、皇宮紫禁城、官府王府,小至平民百姓的合院住家,都講究中軸線左右對稱,無不以均衡為美。這點似乎反映出傳統中國對儒家中庸、平衡的精神追求。此外,「院落」也是傳統空間的主要表現形式,圍合內向的空間特質,和西方大不相同。四合院外觀通常只能看見一面灰磚砌成的樸實圍牆,而美麗的垂花門、什錦窗、磚雕、裝飾畫等,都是要走進大門後的院落裡才看得到。中國人含蓄內斂的品格,由此體現。

  三進四合院

  三進四合院級別高,較為講究,分隔內外院的牆壁通常會以什錦窗或壁心做裝飾。

  1 第三進院

  2 內院

  3 外院

  除非是家人或重要貴客,外人拜訪通常在外院接待,不會進入內院。

  4 夾道

  如果四合院位在胡同南側,就會設置夾道來調整,使整座院落不需移動方位,正房仍舊坐北朝南。

  5 二門

  三進四合院的二門,通常是一座華麗的垂花門加上後方緊連的屏門,合起來構成勾連搭的屋頂形式。

  6 後罩房

  給家中未婚女子居住,或是做為雜屋。

  7 耳房

  正房兩側以及廂房的南側可以增建耳房。

  8 正房

  家中長輩的居所。

  9 環狀走廊

  10 大門

  位在胡同北邊的四合院,正門常設在東南方。

  11 影壁

  12 屏門

  13 倒座房

  接待客人以及男僕的居住場所。

  接地氣的單層平房

  一般來說,四合院院落建築都是單層。近代西方城市住所以樓高、視野好為佳,但是北京直到今天,仍有許多人認為生活在土地上「接地氣」才能活得健康。

  1865年英國的史坦利爵士(Lord Stanley)曾對北京鄙夷道:「這麼大個地方連個兩層的樓房都沒有!」但是十八世紀時,康熙皇帝也曾看着繪有歐洲建築的畫作說:「無疑歐羅巴乃狹小可鄙之邦,蓋臣民無足夠地氣可接,以安家重土;竟至居於半空。」以結構來說,北京四合院基本是由坐北朝南的正房、正房兩旁的耳房、東西向的廂房和坐南朝北的倒座房圍合而成,依戶主身分地位及財力不同,四合院規模相差甚大。王府可能擁有好幾個院落外加一片精美的私家園林,平民最簡陋的可能只有一個單院。

  含倫理精神的空間佈局

  由於正房採光最佳,通常作為家中長者居所。東、西廂房地位次於正房,是晚輩住的地方。房子都建在抬高的地台上,而正房的地台是最高的。與北房相對的倒座房,則用於接待客人或是給男傭人住。院落中房屋的地位與家庭成員組織相對應,展現出傳統中國對倫理規範的重視。

  四合院的宅門一般在東南方向,若東南方向無法設置大門,則會以夾道來調整,因此整座院落不需移動方位。進入大門後,映入眼簾的是影壁,而西側則是屏門。若只有一進院落,那屏門後就是內院;二進以上的院落則會設置第二道門,門外是接待客人的外院,外人通常不進入內院。大家閨秀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便指此意。

  新玩意1 內盒院 大柵欄老房改造

  add_北京西城區前門楊梅竹斜街72號院

  notice_此處現為民居,不一定開放參觀

  Transportation_地鐵前門站C出口,往煤市街走400米可到楊梅竹斜街

  「如何讓四合院的居民過上現代人的生活?」這個問題吸引了眾建築(People’s Architecture Office)設計事務所三位年輕建築師何哲、沈海恩、臧峰,最後創造出「內盒院」系統,成為可能的解決方案。

  一天內完成新房子

  「內盒院」的做法獨闢蹊徑,不須破壞結構,而是在原有的房子裡面再嵌入一個模組化的空間。嵌入的「盒子」,由事先在工廠製作的板材搭建而成。板材採用眾建築自行研發的新型PU複合夾芯板系統,這種夾芯板有七厘米厚,結構穩固且能夠達到保溫效果。

  此外,門窗、電線、水管、插座以及室內外表面等部件,都已經事先做在板材上,且板材也內置了相互連接的裝置,所有板材僅需通過一個內六角扳手即可固定連接,非常簡便,幾個普通人即可在一、兩天內完成一座「內盒院」的搭建。

  楊梅竹斜街72號院的改造,由六位工人參與,從運輸材料到完工,總共只花費兩天時間。傳統四合院通常缺乏私人衛浴設備,若要加裝設備,會牽涉到管線的鋪設,是最傷腦筋的部分。

  眾建築的設計師在72號院的衛生間改造中採用化糞池系統。由於化糞池在四合院中仍有佔地面積大的缺點,眾建築正在與研發堆肥馬桶的廠家接洽合作,這種馬桶可以把排泄物處理成乾燥的有機肥料,一般民眾方便清理之餘,肥料還能作為植物的堆肥,綠化環境。

  保存胡同生活方式

  「內盒院」的目標,是能讓經濟條件優厚的大雜院住戶,不用搬到現代的集合住宅,也能享有好的生活條件,繼續在熟悉的胡同中過日子。模組化的內盒院,由工廠大量生產板材,因此能壓低價格,造價大約每平方公尺2—3000元人民幣。

  新玩意2 模範書局 尋找民國風

  add_北京西城區前門楊梅竹斜街31號

  tel_+86(10)6304—6321

  time_10:00—18:30

  Transportation_地鐵前門站C出口,往煤市街走400米可到楊梅竹斜街

  民國初年,楊梅竹斜街曾是一條書店街,全盛時期有六、七間書局和出版社共同爭妍,充滿書香。如今已成大雜院的61號院,正是作家沈從文初到北京時下榻的酉西會館,他在這裡寫出了《邊城》、《長河》、《湘西散記》等雋永的散文體小說。楊梅竹斜街可說是一條歷史悠久且知名的文化街。

  兼具詩人、書籍設計師及古籍收藏家身分的姜尋,特別選擇在這條街上開設了他的精品書店――模範書局。店裡陳列的,有民國時期稀有的精裝畫冊,也有由姜尋創立的煮雨山房工作室所設計出版的雕版印刷和線裝書,都是收藏等級精品。

  「從印刷的角度來說,活字為『模』,盛器為『範』。『模』、『範』推動着古代活字印刷術的進步。

  姜尋希望,模範書局能成為承載中華圖書文化產業歷史記憶的空間,作為古舊書籍和新文化書籍交流之地。

  拆吊頂、洗磚牆

  由於姜尋過去曾學過建築,當他看到楊梅竹斜街31號中西合璧的美麗門面,便知道這樓多難得,非得把它頂下親自改造不可。更有意思的是,店址曾經是民國時期的「生」報社、「彝寶齋南文具店」;西側毗鄰的則是過去的鉛字局。書店不開在這裡要開在哪裡呢?

  但是,原本的建築曾被作為大雜院,裡裡外外都被加蓋、搭建得一蹋糊塗。例如胡同中典型的「吊頂」,就是居民為了減少暖空氣外流、冷空氣流入,在室內斜屋頂下方搭建板子,使屋頂變矮的做法。拆除了吊頂,美麗的木結構屋頂便重新展現出來。

  此外,西式風味的門樓帶有大窗戶,以前的住戶不習慣,都用板子架在窗前遮擋。姜尋去除它們,並製作新的窗框。而被粉刷過的磚牆,也重新洗淨,露出原來磚頭的古樸質感。薑姜尋說:「這棟房子本來就很美,我只是盡量讓它恢復原貌。」

  老門板變身木地板

  為了配合房子古色古香的氣息,姜尋把以前蒐藏的清代老門板裁成木條,作為木地板的材料,每塊木頭都有不同顏色和質感,整體卻構築了濃濃的古意。木製的書架,也都使用有歷史的木材。

  雖然31號院中多數居民已經遷走,卻還剩下一戶老先生住在後院的二樓不願搬遷。姜尋仔細觀察,發現老先生的陽台欄杆很漂亮,便把自己前院店面的陽台欄杆也做成跟老先生一樣的樣式。這個設計巧思,不僅尊重了原住戶,也維護了店面的整體設計感。

  未來,後院將陸續舉辦雕版刷印裝訂體驗活動,以及更多作家見面會、詩歌朗誦會、花器、文房具展、民國書展。模範書局,似乎也成為為老屋注入新靈魂的「模範」。

  新玩意3 彼伏時裝 青樓中的當代時尚

  add_北京西城區前門朱家胡同9號

  time_每日10:00開店,一般採預約制

  tel_+86(10)6313—5944

  Transportation_地鐵前門站C出口,沿煤市街往南走到大柵欄西街口,沿大柵欄西街口走可見朱家胡同

  大柵欄曾經是京城的娛樂中心,除了各大戲樓百花齊放以外,還有一塊特殊的地方,被稱作八大胡同,在1950年代以前,是北京有名的尋花問柳之地。「八大胡同」並不僅僅是八條胡同,是一個虛數總稱,而彼伏時裝所在的朱家胡同便是其中之一,朱家胡同9號過去就是一座青樓。

  彼伏時裝設計師陳興,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並在米蘭取得建築學碩士。雖然現在轉換跑道設計衣服,過去建築系的經驗仍深深影響着他。

  黑白方格磁磚營造現代格調

  彼伏時裝在胡同裡的舊建築中設店,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選擇。進入一樓店面,俐落的黑白方格磁磚地板營造出現代的冷調,但是屋子的結構、樑柱等,仍維持着木材質溫暖的歷史感。為了讓院子和店面相通,陳興花了兩個月才打通牆壁。因為舊建築的牆壁結構很脆弱,必須一邊加固、一邊慢慢挖。最後,在店面和院子之間安裝玻璃門,空間感變大,採光也更好了。

  原本建築中木頭樑柱已經不穩固的地方,陳興使用裸露的鋼結構做加強,產生材質原始的衝突感。而二樓有一面已經損壞了一半的磚牆,在保留舊牆之餘,加上新磚塊修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嶄新的和歷經歲月的磚塊之間,時間刻畫出不同痕跡。二樓是工作室,彼伏的設計研發和樣衣都在這裡製作。為了能幫助靈感湧現,陳興細心設計了天台,往外望去,大柵欄地區的四合院屋頂連綿,令人心情加倍舒暢。

  早前,彼伏在朱家胡同9號舉辦時裝秀,模特兒從二樓老舊的木質樓梯出場,再走到院子中,整間店就成了服裝伸展台。

  新玩意4 一承茶舍 四合院中吟詩、品茶

  add_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8號

  time_10:00—00:00

  tel_+86(10)8402—6424

  Transportation_地鐵雍和宮站C出口,沿雍和宮大街轉入國子監街

  從雍和宮大街轉進國子監街,就能在左側一條小小的胡同口看見寫着「茶」的紅燈籠,帶着好奇心拐進去,傳統的對開木門上掛着「一承」的招牌,裡頭竟是座別有洞天的四合院,院子中石榴樹、芍藥花等花草鬱鬱蔥蔥,地上的大魚盆、院裡的乘涼架、木製的門窗,充滿北京平房小院樸實之味。這裡就是一承茶舍。

  致力推廣傳統文化

  四合院中,坐北朝南的正房、西邊的廂房,分別隔成幾間大小不一的茶室包間,亦有提供中式的榻榻,可以盤腿坐着喝茶,很是自在。這裡的茶師會依照季節推薦客人茶品,例如夏季以綠茶類為主,冬季可以喝普洱茶,而精於喝茶的客人若有需求,茶舍也備有其他較少見的茶葉。

  一承茶舍致力推廣傳統文化,從佛教的修行方法、文化藝術,到古琴、插花的研究學習活動,都經常在這個具有時代感的建築環境中舉辦。到此喝茶,若聽見隔壁傳來古琴聲,可不是為了配合情境播放的曲子,而是旁邊廂房中店主開設的古箏教室正在上課!運氣好的話,還能遇到文人在此聚會時,興之所至的即興表演。

  院子裡半開放式的茶桌,正好適合舉辦欣賞會,曾舉辦過搭配傳統國樂器演奏的古詩吟誦活動,不僅吸引傳統文化的愛好者,也有很多外國人前來捧場。

  新玩意5 樂在·南鑼精品酒店 胡同裡的低調奢華

  add_北京市東城區南鑼鼓巷沙井胡同3號

  tel_+86(10)6445—7445

  price_依房型不同,約1280~3280RMB房/晚

  Transportation_地鐵南鑼鼓巷站A出口,往南鑼鼓巷方向走可見沙井胡同

  時至今日,旅館的概念早已超越單純的睡眠空間,城市的文化特色、獨特的歷史記憶、絕妙的空間設計都成為提升「在地體驗」的關鍵元素,而樂在·南鑼四合院精品酒店,正是一間為在地體驗打造的高品質度假旅館。

  樂在·南鑼坐落於北京最知名的旅遊胡同――南鑼鼓巷的沙井胡同裡,穿過喧鬧、市井的南鑼主巷,彎進沙井胡同,襲面而來的青磚灰瓦、草木蔥蘢,正是恬靜、古樸的京城四合院風情。樂在·南鑼的院落歷史,可上溯至百年以前。

  初建時為京城大戶人家的三進四合院私宅,後來又輾轉成為了北京老城區典型「大雜院」形態。幸運的是,經過精心設計及改造,院落又恢復初始的完整與大氣。

  房間以傳統節氣命名

  樂在·南鑼的空間規劃,由專門接老建築改造案的楔合設計事務所負責。整體設計理念,是在保留傳統趣味的同時,引入現代設施和當代美學。因此,在傳統的建築中,運用了大量落地玻璃,磚結構的陽台上則鋪設了木棧,並且設置沙發。大膽的綠色、橙色配色,在胡同綠蔭下顯得和諧又不失活潑,呈現出既傳統又現代的新中式院落風貌。

  此外,樂在·南鑼更是集個性餐廳、藝廊、公共沙龍空間及十二間客房為一體的現代院落群。客房區位於春夏秋冬四個小院中,每間客房均以中國的傳統節氣命名,其室內裝修及用品依照每間房間原始結構而有不同設計,各有特色。

  茶之淡雅,味之醇厚

  樂在·南鑼設有一間以東方茶為靈感的主題餐廳――茶.餐廳,提供從早午餐、下午茶、晚宴、到夜間茶吧的全天候的餐食服務,讓旅客全方位體驗東方茶道及輕食養生的淡雅之韻。

  不同於茶.餐廳的淡雅,屋裡廂.上海餐廳呈現的是濃油赤醬的本幫風味,由北京最好的本幫菜私廚主理,秉承古法烹製、手工現做的理念。餐廳二樓包廂中的每件桌椅,都是從上海二手淘寶運來的,非常特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