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印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小说,手印
  • 发布时间:2015-08-07 14:32

  县里建成了人民广场,总让人感觉到缺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呢?有人很善于集思广益,经过琢磨,得出了一条结论:广场体现了“人民”,但是没有体现谁是“人民”的领导。

  智囊将这个结论报告给了县里的老一。

  老一沉吟片刻说:“你看出来了。准确地说,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不是领导是谁?领导总要立项吧?”

  智囊献计献策说:“何不趁此机会,体现一下领导的力量,或者说,体现各级领导班子的力量。”

  老一瞅着智囊说:“说具体点。”

  智囊清了清嗓子说:“我建议在广场上搞个手印墙,把各级领导的手印刻到墙上去,名垂千古!”

  老一摇摇头说:“县里各部门的领导、乡镇的头头,人太多,不宜都上墙。”

  智囊说:“您明察秋毫。我的意思是有代表性就可以了。您,是绝对要上墙的,而且,您的手印要比一般人的大。您是巨手!”

  老一笑道:“你这么说,可就夸张了。”

  智囊也笑了:“不是我夸张,大海航行靠舵手,您指到哪里哪里亮!”

  老一又笑了,指着智囊说:“你,你真的成精了。”

  老一圈定的工程,很快就开工了。

  三个月后,广场上矗起了一堵墙。对,就是手印墙。

  老一带人到人民广场参观。

  老一看见了预想中的那堵墙。老一、老二的手印比别人的手印都大,在最左边领衔。是他下令给智囊,把老二的手印放大后制作到墙上。依次是个局委办的负责人,然后是乡镇的一二把手,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当然了,他们都是一般的小手。

  智囊上前说:“按照您的意见,该上墙的都上墙了。”

  老一微笑着,没有说话。他浏览着墙上的手印以及下端的签名。说实话,这些人,没有他不熟悉的,更知道他们是如何进步的。说到底,还不是靠他一句话?当然,墙上不可能有生坯子,生坯子早就让他搞蛋了。墙上这些人的手印,真是千奇百怪,什么样都有,有胖的有瘦的,有厚的有薄的,唯一的共性是,这些手,都像是要抓什么东西。

  智囊讨好地说:“弄来这些手印,真不容易。我只好搬出您,说您打头,人家才肯把手印拍出照片。谁让他们是您一手提拔的呢?”

  老一没接这个话茬,突然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鬼点子的?”

  智囊忙说:“您可真会开玩笑!这个点子不是您出的吗?”

  老一问:“我出的,我啥时候出过这个点子?”

  智囊说:“您忘了,您去香港转了一圈儿,参观了香港的星光大道。回来后,您就感慨说,星光大道上刻满了名星的脚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奋斗者刻上足迹?嘻嘻,我记住了您的话。”又说,“咱不走香港的老路,咱在广场上弄个手印墙出来!”

  老一赞许地点点头。老一问智囊:“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要说,唯一的缺点是墙面弄成了黑色?看着像黑手印!”

  智囊说:“几种颜色都试过了。白色的,白天反光;红色的,血淋淋一片;蓝色的、绿色的,令人毛骨悚然……只有黑色的,看上去效果还不错!”

  老一笑道:“效果好,就好嘛!”

  手印墙就这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道风景。尽管有人嘲笑,但它就矗立在那里,供游人拍照、赏析。

  只是不到一年的工夫,有一个在墙上留下黑手印的人,就到该去的地方喝茶去了。

  下一个是谁呢?

  人们盯着手印墙,几乎要盯出血来了。

  渐渐地,人们就把手印墙叫做黑手印了。

  到了冬天,寒风瑟瑟,这里特别阴冷。尤其是晚上,墙体透着幽光,手印更像是黑手。

  总是有人冒着严寒,来看这些黑手印,想看出来点什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