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鬼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懒惰,勤奋
  • 发布时间:2015-08-07 14:43

  王老二是出了名的馋鬼,因他好吃懒做,馋得出格,因此“馋鬼”这个绰号越叫越响。

  六十年代,家家都不富裕。谁家做了好饭,都逃不过他那个馋鼻子,嗅着味找到人家里。一个村的邻居,都好面,免不了虚让一下:“一块吃点吧!”王老二也不客气,坐下就吃。时间久了,没人敢让他,他就发问:“你们猜猜我是吃还是不吃?”当然人家说他不吃了,这家伙就厚着脸皮说:“猜错了。”说完坐下就摸筷子。倘若人家说他吃,他抓起筷子边吃边嘟囔,“这次终于猜对了!”

  有一回,他领着五岁的儿子到一邻家串门,这家人就老两口过日子,恰巧人家包的饺子。他那个不要脸啊,说:“咱爷俩正好没吃饭,你三爷爷和三奶奶就给咱准备下了。”说完坐下就吃。你想,两个老人过日子,白面本来就稀罕,老人还没等坐下,他爷俩很快就吃了大半。老人火了,一把将盛饺子的锅盖掀到了地上。按说,人家都这样了,你总该知趣了吧?谁知,他竟像没事人儿似的,从地上拣起一个饺子,吹吹泥,嬉皮笑脸地对儿子说:“你三爷爷和三奶奶不愿意吃,咱爷俩拾着吃!”你说脸皮厚不厚?

  有一回他家的一位远房亲戚上坟,中午饭时,菜肴中最好的要数肉丸。他狠劲一筷子挑起来三个,边说我的筷子怎么不上绞,边往嘴里塞。另一位四十来岁的亲戚看不惯他的作为,也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他不便明说,看了看,桌上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就用手抓起来一把肉丸往小孩的口袋里装,一边装还一边说,“小孩子怕饿,装上几个路上吃。别嫌俺脏,俺记得小时候俺娘给俺洗过手了。”这事被人编成段子,四处传扬,四里八乡的,经常有人说,别像王老二吃肉丸——一筷子叉仨还嫌不上绞。

  他天天到处吃别人家的,大家都想找机会报复他一下。正月里,都鼓动他请客吃饭,可他说什么也不肯答应。大家没办法,到了饭点,主动去他家不走了。王老二也不含糊,吩咐老婆快烧水、泡茶,大家都想,今天算是吃定你了。哪承想,一气喝了一个多小时的茶,不见饭上来,齐说,你不是请我们吃饭吗?“吃饭?”他装得跟没事人一样,“开玩笑吧,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没吃饭?”大家本来就饿,喝了半天的茶,肚子早就饿扁了,顾不得和他磨牙,一个个溜回自家吃饭去了。

  这一年,他家住的茅草房子漏着天了,下雨漏雨,晴天透风,被老婆骂了多次,他名声不好,许多人不愿帮忙,经不住他好说歹说,几位老少爷们才赶来拾掇。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一看,烙的白面薄饼,心说这饭还行。没想到他做了不多,等每人拿走一个后,就只剩一个了。大伙都想,看你怎么办。王老二拿起饼一掰两半,环顾一周,选了一个年龄较小的,递过去一半说,“你塞也塞上,挨也得挨上它。”剩下的一半,自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大伙儿没办法,半饥不饱地回家了。

  馋和吝啬成了王老二的代名词,村里人教育孩子,总拿他做反面教材。没想到的是,上了年纪的王老二做了一件敞亮的事,改变了大家伙儿对他的看法。

  那年腊月里,村里的丁小山在家偷偷做鞭炮,想等年底卖了钱好过年,谁知炒药时不小心砰出火星子引燃了爆竹,大火一下子就窜到了屋顶。“救火啊——,村西丁小山家着火了——”凄厉的喊声冲破了小村寂静的冬夜,男女老少只要在家的,挑起水桶就奔来救火。在大家伙合力抢救下,火势渐渐小了下去,丁小山的老婆一声哭喊“我的孩子——”,把大家伙的心又提到了半空中。丁小山的女儿还不到两岁,出事时正在里屋睡觉,吓蒙了的丁小山老婆这回反应了过来,大家正在准备组织人往里冲的时候,一个黑影像个烤地瓜,趔趔趄趄从屋子里撞了出来,众人一看,孩子安然无恙,还在迷迷糊糊睡觉呢,来人却像一个醉汉,“扑哧”一声倒了下去,这人正是王老二。

  医院里,重度烧伤,已昏迷了三天三夜的王老二终于睁开了眼睛,没想到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烤熟的羊腿还没等下嘴,就把人家的梦弄醒了,真是个败家的老娘们!”

  正在哭哭泣泣的王老二老婆顾不上擦脸上的泪说,“你个死东西,差点真的变成了‘鬼’,还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