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进入“多事之秋”

  8月A股以抗跌性反弹为主基调,近两周A股的审慎性反弹正是此表现。但在“走一步看一步”的反弹再次逼近4000点大关之时,A股整体似乎也正在进入一个多事之秋。一是,战略新兴板的推出已万事俱备,只待与注册制协同落地,而在此之前更加急迫的则是IPO重启;二是,经济数据超预期地低迷,通缩在PPI和消费数据上已得到证伪,“通缩无牛市”的预期开始增强;三,更主要的是众矢之的的人民币开始出现显性贬值,市场多空分歧加剧。

  对于以上。我们认为,之前国家队在行情危急之时入市一方面是为了纾解市场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但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市场的基本功能,即稳定市场预期、促使行情反弹后能尽早恢复IPO和注册制的落地。对于经济低迷,有比较多的投资者认为对市场的影响是无关大碍,因为过去一年多行情大涨时期的经济也是低迷的。但我们不这么认为,因为,行情的基本规律是涨时重量,跌时重质。

  目前可确定的是,在去杠杆之后市场的流动性规模显性缩小了,即已难以再现2个月之前“故事+流动性”驱动的盛景。相反,在防御策略成为市场主流之后,价值防御因素开始增强,因此,市场已开始出现基本面与流动性双收缩的压力,这将成为后期行情的主要制约因素。

  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利弊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只要从市场角度认清几个基本规律即可,一是,有利于稳经济,不利于资产价格;二是,有利于出口部门的企业,不利于进口部门的企业;三是,会有资本外流的压力,但在资本项尚未开放的现实情况下,资本外流规模及其影响比较有限。实际上,人民币这次采取突发性贬值和一次性迅速贬值到位的策略,也使欲图外流的资本难以做出反应,因此外流规模将是比较有限的。人民币显性贬值对行情的具体影响是短期内中性略偏空,略偏空主要是因为地产股与金融股,以及部分进口行业如原油、航空等市场权重相对更大。

  从行情角度看,我们继续认为A股仍处于“千点震荡”的框架之内。在配资与融资风险得到清理、场外资金和已离场资金望而却步之后,目前的行情已经全面转入存量运行的节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行情涨跌的资金面已以存量为主,这通过两市交易量的显性萎缩已得到确定。我们认为,之前的“双2万亿”在比较长时间内已经难以再现,“双1万亿”或会成为市场新的常态。二是,不同于以往“行情头部机构先离场”的行情特征,这次6月大跌基本上是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同步被套。因此,目前行情仍处于“各扫自家门前雪”的自救阶段,当前机构投资者的基本策略是“上半年实现收益、下半年实现兑现”。机构自救即是行情反弹的动力,但也是反弹到位后的压力;当然,“各扫自家门前雪”无序涨跌的自救行情凸显的是存量行情的基本性质。因此,拉锯震荡仍是行情的基本架构。

  我们近期分析,在行情整体区域性震荡中,之前“乱涨乱跌”的股票将有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无序到有序也是一个分化的过程,而人民币显性贬值更是加剧了这种无序和分化。在当前“各扫自家门前雪”的自救阶段,之前被“乱砍乱伐”而深度下跌的股票不尽然是坏股票,被自救性拉升的的股票也不尽然是好股票,机会与风险尽在其中,具体交易行为上应仔细甄别和取舍。现阶段只适宜于轻仓交易,还未到下重注的时候。

  华鑫证券 万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