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北京植物园的枯与荣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6-12 09:44
情急之下,植物园的10名青年工作者,在竖排的信纸上,用毛笔工工整整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求解决植物园的永久性园址
1956年5月18日,历时6年,北京植物园筹建一事终于敲定。
这一天,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批文,由财政部拨专款563万元,作为第一期建园经费。
来自华北、西北、东北等地的1000多种植物,不再东搬西迁,在北京西山卧佛寺、樱桃沟一带安营扎寨。
乱葬岗
苍松零落,荒草没膝。许云峰和江姐相互搀扶着,坚定地走到敌人枪口下。上个世纪60年代初拍摄的黑白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牺牲的一幕,外景正是取自北京植物园。
乱葬岗、荒草坡、石头滩---这就是北京植物园最初的景象。
自明代起,皇家早夭的子女和妃嫔宫女,大都埋葬在“风水宝地”西郊香山一带。老话说,“一溜边山府,七十二座坟”。有钱人家雇人看坟头,长居山上的守墓人,慢慢聚成一两个小村落。权贵没落、战火纷起后,西郊香山被当成了乱葬岗,守墓人也渐渐零落。
1956年,拓荒开建植物园的首批人员到达这里后,仅有寥寥数人还在靠看坟头为生,其中一名老者,依然看守着1937年建在香山路南侧的袁世凯五姨太墓地。
山上是乱葬岗、荒草坡,山下则是雨季从山上冲下来的碎石堆。人迹罕至、无路无田的香山,透着无尽的寂寞和荒凉。深夜,山中回荡着声声狼嚎。
穿越荒芜,西郊香山一带被确定为北京植物园永久性园址,多少有些被逼的味道。
西郊公园
1950年初,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甫一成立,就开始筹建北京植物园。“先进国家有植物园,我们也得有,而且研究经济植物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还是普及植物知识的场所。”建设植物园的意义,往小了说,可以愉悦眼睛,往大了说,支持国民经济。
1950年下半年,俞德浚作为高级人才,被从英国皇家植物园召回,带头发展国内植物学,任植物园第一任主任,带领手下4人,筹建北京植物园。
在英进修3年的俞德浚,见识了英国皇家植物园从世界各国收集的5万种以上植物,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杜鹃、百合、樱草等众多品种。当时,英国和新中国还未建交,他眼睁睁看着国内的奇花异草在英国土地上开花结果,却无法把它们引种回国,只好把种子小心翼翼地藏掖在行李中。
借鉴国外经验,俞德浚要求,采集的种子必须按种属分类,同时,展开与苏联等国家的种子交换。有了种子,还需要地盘、温室等进行育种、栽培。
“以印月桥为界,西边是植物园,东边是动物园。植物分类研究所与西郊公园合办植物园。”1950年9月25日,中科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和西郊公园开联席会议,讨论合办植物园事宜,西郊公园提供地盘,植物分类研究所提供技术。
1951年,西郊公园4.6公顷土地借用给植物分类研究所,用以建设苗圃,俞德浚希望把全国及全世界所有植物种类都引种栽培到这里。
地处北京西直门外大街一带的西郊公园,是明代的皇家庄园,清初改为皇亲福康安贝子的私人园邸,俗称“三贝子花园”,由乐善园和可园组成。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农工商部在三贝子花园和广善寺、惠安寺旧址上,领衔建立了农事试验场。农事试验场把各类农作物分为五大宗:谷麦、蚕桑、蔬菜、果木和花卉进行实验,是中国的近代植物园。
1930年,当时的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和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在农事试验场旧址上合办了植物园,搜集植物近2000种,多中外珍奇之品。
然而,1937年北平沦陷,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迁往陕西武功,日伪园艺试验场接管了植物园,树木遭到砍伐,农事试验场变成了菜园子。
1946年,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迁回北京后,往昔的植物园,面积由40多亩缩水为不到1亩,2000多种植物无影无踪,虽然经过再次搜集,至新中国成立时,由前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等4个机构合并组建而成的植物分类研究所,接管的植物仅300余种。
1953年,植物分类研究所更名为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人数也增至12人,35间土温室在西郊公园落成,发展刚见成果,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袭来---西郊公园要收回借用的土地,从山西采集的梨树品种、山东的苹果品种、栽培试验成功的牧草、杜仲、蓖麻等植物,必须尽快搬家。
上书毛主席
植物所希望中科院能够解决新园址,却迟迟无果。
情急之下,植物园的10名青年工作者,在竖排的信纸上,用毛笔工工整整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求解决植物园的永久性园址。这封信中首次提到建设国家植物园的建议,并陈述了1950年至1953年,植物园四处借地的窘境。
俞德浚得知此事,表示赞同。
“大家都是年轻人,来到植物园工作不到一年,干得正起劲时,土地却被收回,才能无处施展,就想到了给毛主席写信。”参与“上书”的董保华现已81岁高龄,1952年他从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植物分类研究所。
“当初学园艺,只为了回家种果园。”1947年,19岁的董保华本想考北京大学园艺系,却因为分数之差,考上了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习园艺科,该科仅有4人。
非园艺不读的董保华,从伯父身上看到了从事园艺的美好前景。
伯父191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高等专门学堂,之后又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农业经济学博士。抗战期间,伯父买下了重庆垫江县的300多亩果园。
当时的重庆,作为国民党的战时陪都,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加上伯父“点木成金”的农业技能,园子里的柠檬、橘子等果子,销路极好。柠檬运到上海,卖价与从美国进口的相当。300亩果园,让董家老少十几口人日子过得相对宽松。帮伯父打理果园的董保华,希望学得一手园艺,今后接伯父的班。
3年的课程因战争中断了两年,1952年毕业时,作为新中国的早期植物学人才,董保华被吸纳到植物园的建设队伍中。
年轻人写给毛主席的信很快得到批复:加快园址选定。
1954年,在园址还未最终确定前,植物园的苗圃耗时3个多月,从西郊公园迁到清华园,占地80多亩。谁知,当年中关村修筑下水道,清华园苗圃被切割成两半,苗木再次受损。
定址卧佛寺
“首都今后一定要有一个像苏联科学院莫斯科总植物园一样规模宏大、设备完善的北京植物园,收集祖国和世界各地的植物资源,布置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展览区,以供试验研究、教学实习和广大劳动人民及国际友人参观。”1954年4月5日,中科院致函北京市人民政府,希望在北京玉泉山和碧云寺附近,规划出5000至6000亩的土地,作为植物园的永久性园址。
圆明园、金山、十三陵等北京郊区,都曾作为候选地点而经勘察。“最终选在卧佛寺一带,是因为这里空间很大,地势起伏,地形变化复杂,樱桃沟的水源充足,距离市区较近。”董保华说,“唯一的缺憾就是土质差些,土壤层薄,要靠植土解决。”
1954年12月,北京市政府同意在卧佛寺附近划定8000亩,在颐香路以南划定1800亩,作为北京植物园永久园址的规划范围。
1955年,南辛村20号,颐香路以南200亩土地,被用作植物园引种试验用地,年底,清华园的苗圃搬至此处,命名为“北京植物园苗圃”。 此时,植物园已收集到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植物1000余种,并与苏联等30多个国家的植物园建立种子交换关系。
1956年,时任北京副市长的吴晗指示:北京植物园欲建成全国性的植物园,科技方面由中科院负责,事务管理由北京市负责。
为此,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简称院方)和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园林局(简称市方)签订了筹办植物园合约:
院方和市方共同领导北京植物园,院方负责建园整体规划、建设方案,建设经费申请国务院专款。建园完成后,院方负责技术指导,试验费用由院方负责。植物园开放后,门票收入由市方负责。
“按照规划,南边的南辛村20号200亩土地是院方引种、驯化植物的实验区,成活的植物将移植到北边市方负责的对外开放展览区。”董保华说,“1960年底,展览区修出了东、中、西三条环路,樱桃沟水坝修筑完成,丁香园等8个园区初具规模。”
南北园变奏
这座国家级的植物园,开始繁荣起来。
这里栽下了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带来的礼物---一棵从佛陀成道的圣树上繁殖出来的菩提树小苗,接受高僧膜拜;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赠送的油橄榄树苗,也在这里开枝散叶;还有日本园艺家大贺一郎寄来的100粒荷花种子??到1966年时,这里已有4000多种植物,喜好兰花的朱德,把他心爱的十几盆兰花也搬了来。
不过,563万元的专款刚用去四分之一强,就因困难时期而被冻结,市方和院方的合作至此中断。
“南园”在中科院研究经费支持下,继续着植物的驯化和引种;而没有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北园”,顿刻凋敝下来,正逢困难时期,填不饱肚子的人们,甚至把这里当成了菜园子。
“文革”十年,植物园的植物被视为“毒草”、“修苗”,砍烧,“挖修根”,4000多种植物只剩下300多种;全体研究者被“一锅端”到“五七”干校,植物园被撤销。
1972年5月,在周恩来支持下,中科院再次重建北京植物园,但是“南园”、“北园”分治的格局却没有改变。
1986年,俞德浚去世。“两园不合并,我死不瞑目。”他曾满怀遗憾。这位北京植物园初创者的骨灰,被安葬在“南园”水生展览区北侧。
今天,香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也就是“北园”,已是游人纷至,园内引种栽培植物10000余种,2000年建成开放的热带植物展览温室,因超大面积而居亚洲第一。相形之下,南园却显得有些寂寥。
被一条香颐路隔开的南北两园,门前都挂着“北京植物园”的牌子。一些外地游客总会困惑,到底该进哪个门?
……
1956年5月18日,历时6年,北京植物园筹建一事终于敲定。
这一天,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批文,由财政部拨专款563万元,作为第一期建园经费。
来自华北、西北、东北等地的1000多种植物,不再东搬西迁,在北京西山卧佛寺、樱桃沟一带安营扎寨。
乱葬岗
苍松零落,荒草没膝。许云峰和江姐相互搀扶着,坚定地走到敌人枪口下。上个世纪60年代初拍摄的黑白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牺牲的一幕,外景正是取自北京植物园。
乱葬岗、荒草坡、石头滩---这就是北京植物园最初的景象。
自明代起,皇家早夭的子女和妃嫔宫女,大都埋葬在“风水宝地”西郊香山一带。老话说,“一溜边山府,七十二座坟”。有钱人家雇人看坟头,长居山上的守墓人,慢慢聚成一两个小村落。权贵没落、战火纷起后,西郊香山被当成了乱葬岗,守墓人也渐渐零落。
1956年,拓荒开建植物园的首批人员到达这里后,仅有寥寥数人还在靠看坟头为生,其中一名老者,依然看守着1937年建在香山路南侧的袁世凯五姨太墓地。
山上是乱葬岗、荒草坡,山下则是雨季从山上冲下来的碎石堆。人迹罕至、无路无田的香山,透着无尽的寂寞和荒凉。深夜,山中回荡着声声狼嚎。
穿越荒芜,西郊香山一带被确定为北京植物园永久性园址,多少有些被逼的味道。
西郊公园
1950年初,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甫一成立,就开始筹建北京植物园。“先进国家有植物园,我们也得有,而且研究经济植物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还是普及植物知识的场所。”建设植物园的意义,往小了说,可以愉悦眼睛,往大了说,支持国民经济。
1950年下半年,俞德浚作为高级人才,被从英国皇家植物园召回,带头发展国内植物学,任植物园第一任主任,带领手下4人,筹建北京植物园。
在英进修3年的俞德浚,见识了英国皇家植物园从世界各国收集的5万种以上植物,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杜鹃、百合、樱草等众多品种。当时,英国和新中国还未建交,他眼睁睁看着国内的奇花异草在英国土地上开花结果,却无法把它们引种回国,只好把种子小心翼翼地藏掖在行李中。
借鉴国外经验,俞德浚要求,采集的种子必须按种属分类,同时,展开与苏联等国家的种子交换。有了种子,还需要地盘、温室等进行育种、栽培。
“以印月桥为界,西边是植物园,东边是动物园。植物分类研究所与西郊公园合办植物园。”1950年9月25日,中科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和西郊公园开联席会议,讨论合办植物园事宜,西郊公园提供地盘,植物分类研究所提供技术。
1951年,西郊公园4.6公顷土地借用给植物分类研究所,用以建设苗圃,俞德浚希望把全国及全世界所有植物种类都引种栽培到这里。
地处北京西直门外大街一带的西郊公园,是明代的皇家庄园,清初改为皇亲福康安贝子的私人园邸,俗称“三贝子花园”,由乐善园和可园组成。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农工商部在三贝子花园和广善寺、惠安寺旧址上,领衔建立了农事试验场。农事试验场把各类农作物分为五大宗:谷麦、蚕桑、蔬菜、果木和花卉进行实验,是中国的近代植物园。
1930年,当时的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和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在农事试验场旧址上合办了植物园,搜集植物近2000种,多中外珍奇之品。
然而,1937年北平沦陷,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迁往陕西武功,日伪园艺试验场接管了植物园,树木遭到砍伐,农事试验场变成了菜园子。
1946年,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迁回北京后,往昔的植物园,面积由40多亩缩水为不到1亩,2000多种植物无影无踪,虽然经过再次搜集,至新中国成立时,由前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等4个机构合并组建而成的植物分类研究所,接管的植物仅300余种。
1953年,植物分类研究所更名为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人数也增至12人,35间土温室在西郊公园落成,发展刚见成果,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袭来---西郊公园要收回借用的土地,从山西采集的梨树品种、山东的苹果品种、栽培试验成功的牧草、杜仲、蓖麻等植物,必须尽快搬家。
上书毛主席
植物所希望中科院能够解决新园址,却迟迟无果。
情急之下,植物园的10名青年工作者,在竖排的信纸上,用毛笔工工整整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求解决植物园的永久性园址。这封信中首次提到建设国家植物园的建议,并陈述了1950年至1953年,植物园四处借地的窘境。
俞德浚得知此事,表示赞同。
“大家都是年轻人,来到植物园工作不到一年,干得正起劲时,土地却被收回,才能无处施展,就想到了给毛主席写信。”参与“上书”的董保华现已81岁高龄,1952年他从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植物分类研究所。
“当初学园艺,只为了回家种果园。”1947年,19岁的董保华本想考北京大学园艺系,却因为分数之差,考上了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习园艺科,该科仅有4人。
非园艺不读的董保华,从伯父身上看到了从事园艺的美好前景。
伯父191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高等专门学堂,之后又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农业经济学博士。抗战期间,伯父买下了重庆垫江县的300多亩果园。
当时的重庆,作为国民党的战时陪都,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加上伯父“点木成金”的农业技能,园子里的柠檬、橘子等果子,销路极好。柠檬运到上海,卖价与从美国进口的相当。300亩果园,让董家老少十几口人日子过得相对宽松。帮伯父打理果园的董保华,希望学得一手园艺,今后接伯父的班。
3年的课程因战争中断了两年,1952年毕业时,作为新中国的早期植物学人才,董保华被吸纳到植物园的建设队伍中。
年轻人写给毛主席的信很快得到批复:加快园址选定。
1954年,在园址还未最终确定前,植物园的苗圃耗时3个多月,从西郊公园迁到清华园,占地80多亩。谁知,当年中关村修筑下水道,清华园苗圃被切割成两半,苗木再次受损。
定址卧佛寺
“首都今后一定要有一个像苏联科学院莫斯科总植物园一样规模宏大、设备完善的北京植物园,收集祖国和世界各地的植物资源,布置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展览区,以供试验研究、教学实习和广大劳动人民及国际友人参观。”1954年4月5日,中科院致函北京市人民政府,希望在北京玉泉山和碧云寺附近,规划出5000至6000亩的土地,作为植物园的永久性园址。
圆明园、金山、十三陵等北京郊区,都曾作为候选地点而经勘察。“最终选在卧佛寺一带,是因为这里空间很大,地势起伏,地形变化复杂,樱桃沟的水源充足,距离市区较近。”董保华说,“唯一的缺憾就是土质差些,土壤层薄,要靠植土解决。”
1954年12月,北京市政府同意在卧佛寺附近划定8000亩,在颐香路以南划定1800亩,作为北京植物园永久园址的规划范围。
1955年,南辛村20号,颐香路以南200亩土地,被用作植物园引种试验用地,年底,清华园的苗圃搬至此处,命名为“北京植物园苗圃”。 此时,植物园已收集到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植物1000余种,并与苏联等30多个国家的植物园建立种子交换关系。
1956年,时任北京副市长的吴晗指示:北京植物园欲建成全国性的植物园,科技方面由中科院负责,事务管理由北京市负责。
为此,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简称院方)和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园林局(简称市方)签订了筹办植物园合约:
院方和市方共同领导北京植物园,院方负责建园整体规划、建设方案,建设经费申请国务院专款。建园完成后,院方负责技术指导,试验费用由院方负责。植物园开放后,门票收入由市方负责。
“按照规划,南边的南辛村20号200亩土地是院方引种、驯化植物的实验区,成活的植物将移植到北边市方负责的对外开放展览区。”董保华说,“1960年底,展览区修出了东、中、西三条环路,樱桃沟水坝修筑完成,丁香园等8个园区初具规模。”
南北园变奏
这座国家级的植物园,开始繁荣起来。
这里栽下了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带来的礼物---一棵从佛陀成道的圣树上繁殖出来的菩提树小苗,接受高僧膜拜;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赠送的油橄榄树苗,也在这里开枝散叶;还有日本园艺家大贺一郎寄来的100粒荷花种子??到1966年时,这里已有4000多种植物,喜好兰花的朱德,把他心爱的十几盆兰花也搬了来。
不过,563万元的专款刚用去四分之一强,就因困难时期而被冻结,市方和院方的合作至此中断。
“南园”在中科院研究经费支持下,继续着植物的驯化和引种;而没有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北园”,顿刻凋敝下来,正逢困难时期,填不饱肚子的人们,甚至把这里当成了菜园子。
“文革”十年,植物园的植物被视为“毒草”、“修苗”,砍烧,“挖修根”,4000多种植物只剩下300多种;全体研究者被“一锅端”到“五七”干校,植物园被撤销。
1972年5月,在周恩来支持下,中科院再次重建北京植物园,但是“南园”、“北园”分治的格局却没有改变。
1986年,俞德浚去世。“两园不合并,我死不瞑目。”他曾满怀遗憾。这位北京植物园初创者的骨灰,被安葬在“南园”水生展览区北侧。
今天,香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也就是“北园”,已是游人纷至,园内引种栽培植物10000余种,2000年建成开放的热带植物展览温室,因超大面积而居亚洲第一。相形之下,南园却显得有些寂寥。
被一条香颐路隔开的南北两园,门前都挂着“北京植物园”的牌子。一些外地游客总会困惑,到底该进哪个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